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袁绍如果下手狠一点,斩杀两个忠臣祭旗!不至于把一手好牌打烂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袁绍“以宽厚得人心”。官渡之战前,袁绍如果心再毒一点,下手再狠一点,先杀了手下的两个大忠臣田丰、沮授,用此二人的人头祭旗,然后出征,则很可能统一思想,鼓舞部队士气,进而击破曹操。

    对于袁绍,毛主席曾有过精辟的评价:“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袁绍给人的感觉,似乎比曹操能力差许多,其实,他之所以比不上曹操,还是因为官渡之战中战败了。在此之前,袁绍在各方面也都堪称是一个枭雄。

    公孙瓒对此曾有过评价说: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官渡之战,不是不应该打,而是袁绍没有打好,把一副好牌打烂了。如果打好了,他是很有可能战胜曹操的。

    袁绍之所以战败,和他手下的两位忠臣有很大的关系。这两个人虽然出于忠心,却在客观上扰乱了军心,起到了很负面的作用。

    史书记载,官渡之战前后,袁绍的表现判若两人。

    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官渡之战是个分界点。在此之前,袁绍堪称是一方枭雄,到了官渡之战开战前后,他似乎突然变了一个人,完全不能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变得非常自私、愚蠢、武断。

    袁绍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

    根据史书记载,官渡之战前,袁绍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几乎还找不到他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后来,几乎在所有的重大战役中,他都取得了胜利,除了官渡之战。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讨伐董卓。并在汉末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先占冀州,又夺取青、并二州。

    建安四年,袁绍击败公孙瓒,统一河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割据势力。

    他打击公孙瓒时,公孙瓒的2000多名逃散的骑兵突然冲到了袁绍的指挥所,箭如雨下,向他们射来。

    左右扶着袁绍,请他暂时退走躲到墙后面。袁绍猛地将头盔摔到地上,说:“大丈夫宁可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袁绍亲自指挥手下应战,终于击退了2000多名骑兵的攻击,赢得了战役最后的胜利。

    此役过后,他的势力和声望达到了顶点。

    官渡之战前,如果说袁绍有失误的话,那就是他没有接受别人的建议,抢在曹操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在这一点上让曹操抢了先,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失误。但从当时当事人的认知水平角度来看,算不算失误,还真难说。

    因此,吕思勉先生评价说:

    “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

    官渡之战,袁绍的胜算其实非常大。

    官渡之战之前,反对与曹操开战的,主要有田丰和沮授。

    这是两个忠臣,他们完全为袁绍着想。后来,沮授被俘后拒不投降,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仍然密谋回到河北的袁绍阵营,事败被杀,经受住了考验。

    可是,由于这两个人在战前,甚至在战役爆发后,大肆散布失败论,导致袁绍集团内部思想严重不统一,对于要不要打?怎么打?始终在吵闹不休,内耗不断。而曹操集团内部则思想高度统一,这是袁绍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但是,后来的人却普遍认为,袁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接受这两个人的正确意见。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田丰一开始也是主张偷袭曹操的。他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现在只有曹操,曹操目前和刘备打仗,正好可以派大军袭击曹操的后方,可以一举平定。”

    但曹操击破刘备用时很短,当时袁绍的准备也不充分,大军出动,是需要提前做若干准备的。而且当时袁绍进攻曹操,还没有找到正当的出兵理由。

    所以袁绍并没有立即采纳田丰的意见。

    刘备兵败投奔袁绍后,袁绍认为自己此时准备已经足够充分,地广兵众,条件已经成熟,这才着手准备进兵攻打许县。据《三国志》记载:

    五年,绍既并四州之地,拥众百万,骄心亦盛,乃简精兵十万,欲出攻许。

    此时,田丰和沮授却成了强力的避战派,他们认为,曹操刚取得胜利,眼下不宜出兵,就劝阻袁绍说:“曹操已打败了刘备,许都不再空虚了。曹操擅长用兵,不可轻视。建议长期坚守,派出部队对其不断袭扰,等待时机,不出三年,曹操将不攻自破,否则很可能战败。”

    授窃为之患,乃进绍说曰:“近讨公孙,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三国志·魏书·沮授田丰别传》。

    那么,官渡之战之前,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吗?

    田丰和沮授认为:袁绍肯定打不过曹操、肯定会失败,所以宁死也要反对打这一仗,他们坚持认为袁绍只能够长期坚守,绝不能主动出击。

    并且,这两个人的预见后来全部实现了,因此,似乎是因为袁绍不肯接受正确意见,导致灭亡。

    按照这个观点,袁绍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应该对快速坐大的曹操放任不管。避免和曹操发生大的战斗,只能偶尔派些小股部队骚扰骚扰,等待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时机。

    殊不知,如果任由曹操坐大成势,当曹操的势力大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必然会腾出手来收拾袁绍,到那个时候,再想击败曹操,恐怕要更加困难一万倍。

    问题是,田丰和沮授凭什么强烈反对袁绍对曹操用兵?

    当然,袁绍集团并非十全十美,弱点也不少。但如果和曹操相比,还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的。

    袁绍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力量对比绝对占优。

    无论从占有的地盘来看,还是从双方的兵力来看,袁绍的力量相比于曹操而言都是碾压性的。

    官渡之战,前后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袁绍投入兵力10万人,而曹操只有2万人,曹操以少击多,出奇制胜,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怎么可能事先就能判定:曹操肯定能以少击多,袁绍必败?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许多人在事前都看好袁绍必胜。

    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内部很多人都认为肯定打不过袁绍,并且和袁绍私通书信。

    后来,曹操取得胜利后,搜到了大量私通袁绍的书信,曹操看都不看(其实我估计他肯定看了的,只不过他对外宣传他不看,目的还是稳定人心),把这些书信一把火烧了,并说:“开战前,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能战胜袁绍,何况别人呢?”

    二是袁绍师出有名。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准备诛杀曹操,后来事情败露,被曹操夷灭三族。曹操的做法明显不得人心,并受到当时各方势力的憎恨。

    消息传到袁绍那里,袁绍于是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袁绍奉汉献帝的衣带诏讨伐曹操,并让陈琳写檄文公开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体无全肤: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忠害良,专为枭雄”。

    袁绍此时发兵,占有舆论上的优势。如果失去这个时机,等到曹操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那就没有发兵的借口了。

    三是袁绍获得了各方势力广泛的支持。

    袁绍派遣使者招揽各方势力,遣使招诱兖州、豫州诸郡。

    刘表首先响应了袁绍讨伐曹操的号召,并主动派人策动诸州郡反曹。豫州除了阳安郡之外,其余诸郡大多响应袁绍的号召。而关中诸将则表示中立。只有张绣等少数势力归顺了曹操,袁绍获得的支持远高于曹操。

    因此,当时的情况,分明是袁绍占有很大的优势,占有极大的胜算。如果再拖下去,情况对袁绍反而不利,毕竟天子在曹操手上。

    袁绍的谋臣审配、郭图也指出了这一点,他们说:“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兵力比敌人多五倍就应当进攻,双方兵力相当就可以交战了。现在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大军,兵力占有绝对优势,讨伐曹贼其势易如反掌。如果现在不打,将来等他势力坐大就很难对付了。”

    郭图、审配叱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因此,田丰和沮授凭什么断定袁绍必然失败?他们凭什么要坚决反对袁绍出兵?他们凭什么认为,只有长期坚守,才是唯一的取胜之道?

    他们反对出兵的理由,其实根本就不成立。

    沮授强调师出无名,不是正义之举,所以肯定会失败。

    授曰:“盖救敌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瓚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惧之。”

    前面已说了,袁绍进攻曹操,在当时是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再等下去就更没有理由出兵。更何况,战争是以实力说话的。

    郭图对此进行了反驳,指出现在正是“及时早定大业”的最佳时机。

    图等曰:“武王伐纣,不为不义;况兵加曹操,而云无名!且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灭也。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由于沮授权力太大,现在又坚决反对出兵,所以袁绍对其进行了分权,但仍将其作为监军之一。袁绍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袁绍的主要弱点是:集团急剧扩张,内部矛盾加剧。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原因诸多。我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袁绍集团急剧扩张,摊子铺大了,导致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内部不团结,从而没有形成合力。

    袁绍集团的内耗非常厉害,主要表现为豫州派与冀州派的斗争,面临大敌时,各怀各的心思。

    在战与和之间,袁绍集团内部思想严重不统一,并且一直到战役爆发,内部仍然分歧意见严重。

    最重要的是:面对内部分歧意见,袁绍没有在战前进行广泛的动员,统一思想。

    而曹操集团,作为新崛起的力量,其内部没有那么多矛盾,非常团结统一,凝聚力很强。

    田丰等人鼓吹“失败论”,严重扰乱军心,也打击了袁绍的信心。

    在袁绍已经作出与曹操决战的重大决定之后,其内部就应该广泛进行动员,取得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去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是,田丰在袁绍作出决定后,不是立即修正自己的观点,辅佐袁绍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是继续不断宣扬“失败论”,不断泼冷水。

    袁绍的监军沮授,也不断散布“失败论”,甚至散其家财,摆出一副很快就会灭亡的模样。这对袁绍军队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授临行,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仗还没开打,这两个人的行为,无疑会严重扰乱军心。

    甚至袁绍本人,都受这种失败论的干扰和影响,变得完全不自信了,导致战争爆发后,他瞻前顾后,多次出现决策错误。

    这正是“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

    战争开始后,袁绍一方失误频频。

    先是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大将颜良被宰杀。

    之后文丑在追击曹操军队时中计,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中计争抢财物。曹军突然回头返攻,击败袁军,文丑为乱军所杀(不是关羽斩杀的),河北名将颜良、文丑被一战而斩,袁军的士气又被挫伤。

    袁军虽然初战失利,但从兵力、粮草、军货、财力各方面来看,仍然占据明显的优势。谋士许攸曾提出乘曹操倾军而出,派出轻骑奇袭许都。然而,袁绍却不敢分兵冒险。

    这时,许攸突然投奔曹操是一个关键。

    许攸叛变的原因很奇葩,是因为他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的家人逮捕,许攸知道后就投奔了曹操。

    其实,这和田丰等人鼓吹失败论,再加上开局不利,导致失败论在袁绍军中蔓延有很大的关系。许攸因此料定袁绍必败,这才投奔了曹操。

    否则,如果他相信袁绍必胜,投奔曹操则毫无前途可言,他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谋,派军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并放火,围点打援,大破袁绍军,并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毁。

    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认为大势已去,再加上长期被田丰等人的失败论洗脑,于是投降曹操,从而导致袁绍内部分裂,全军动摇崩溃。

    袁绍如果狠一点,就会杀田丰、沮授祭旗。

    如果袁绍狠一点,或者换成曹操,他的做法很可能是:大军出动之前,立即把田丰、沮授斩首,用以祭旗!如果舍不得同时杀两个,至少也要把鼓吹“失败论”最厉害的那个人杀了。

    并且对全军声明:“此次战役,关系重大,全军必须统一思想,奋勇杀敌,击破曹贼,取得辉煌的胜利!从而最终统一天下!把民众从战乱中拯救出来!如再有言败扰乱军心者,杀无赦!”

    如果他这么做,真的能够提振士气,更不可能未战先怯,自己先乱了阵脚,瞻前顾后,不断出现战略错误。

    但袁绍并没有这么做,他还是过于宽厚了,袁绍只是下令把田丰关了起来,仍然重用沮授。

    等到战败后再杀田丰,早已没有任何效果了,而且还落下了一个骂名。

    战败之后,袁绍回到邺城,显然他还没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既没有召开总结检讨会议,也没有着手整顿军队、重整旗鼓,而是杀田丰。

    这么一来,反而似乎印证了田丰的判断是正确的。

    袁绍回到冀州,又陆续平定了各处的叛乱,于建安7年5月病故。

    袁绍素有德政,荀攸评价袁绍:“绍以宽厚得众心”。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河北百姓非常悲痛,市里巷间,老百姓人人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据《献帝春秋》:

    “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袁绍病故后,审配等人矫袁绍遗命,奉袁绍的第三子袁尚为嗣。袁绍长子袁谭对此非常怨恨,后来兄弟相残,力量再次分散,被曹操各个击破。

    单字解释: 袁 绍 如 果 下 手 狠 一 点 斩 杀 两 个 忠 臣 祭 旗 ! 不 至 于 把 一 手 好 牌 打 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