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代玉器:无法超越的古典美巅峰!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每当一说起中国的玉文化,清朝的玉文化是众人所熟悉的,其实资深的大神藏家,对于汉朝的玉文化也格外关注。

    汉朝的玉文化发展,也曾出现过高峰。那一时期的治玉水平之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以致于世界艺术品收藏界,说玉器必言中国,言中国必谈两汉。

    可以说,汉代玉器卓越的艺术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那么,为何说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呢?

    |汉朝国力强盛|

    汉朝国力强盛,刘彻时代,大败匈奴、开拓西域、平定三越、讨西南夷。

    辽阔的疆域一方面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增加了玉石资源的供给。

    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从此新彊和田玉料得以大量进入内地,从根本上推动了汉代玉器的发展。

    |汉朝思想文化|

    汉代时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高度认同,如“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一系列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

    使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得到了大力扶持。直接促进了汉代玉器的蓬勃发展。

    |汉代的特色玉器有哪些|

    在汉代独具特色的时代背景下,汉代玉器的艺术内涵,也远超其他历史时期,那么都有哪些特色玉器呢?

    1、玉舞人:汉朝时期,玉舞人是最有汉代特色的纹饰。这种玉器的流行,得益于汉代歌舞的兴盛。

    那一时期,社会的大量女子擅长歌舞,被王侯将相、官宦士族所喜爱,并被纳为宠姬爱妾。

    歌女舞女的地位,并没被人瞧不起,这也才有了展示泱泱大汉柔情一面的玉舞人的出现。

    玉舞人,长袖飘飘,长裙曳地,细腰束带,体态纤瘦,舞姿婀娜,非常能够反应汉代歌舞兴盛的文化。

    |玉翁仲、司南、刚卯|

    这一时期,有许多流行的辟邪玉器,而玉翁仲、司南、刚卯极具代表性。

    刚卯:最早的时候出现在西汉时期。形状呈长方体,看起来像一块加厚版的玉牌。

    不过中间会有一个空洞,可穿绳佩挂,器面上一般刻吉祥语句,求神保护,用以驱邪消灾,常被人们当作护身符。

    翁仲:是一个历史人物。属于秦朝一位高大威猛的将军。有一丈三尺身长,很有震慑力。

    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

    后来匈奴人到咸阳远远看见铜像还以为是真翁仲,便不敢靠近,后来他的形象被用作配饰,变成了辟邪的化身。

    玉司南佩

    在汉代,古人发明了用来确定方向的玉司南,加上当时非常流行占卜之术,而司南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

    玉有辟邪压胜之效,后来将其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的小玉佩,随身佩带用于辟邪,一直到清代亦有司南佩。

    带钩:古人的腰带扣

    带钩,在古代主要用于束带,将钩纽嵌入革带一端,与腰腹弧度贴合,钩首勾挂在革带另一端的穿孔中。

    在当时,带钩也是身份的象征,可从带钩的材质、大小、工艺以及纹饰等可以判断出它的价值。以玉质带钩最为珍贵。

    在西汉时期,皇帝都是用玉玺,因此人们认为玉带钩代表着尊贵地位。

    玉蝉:汉八刀

    汉八刀玉蝉,在汉代非常流行,是历史上有名的玉雕,刀工精湛,刀法矫健、锋芒有力。

    这种工艺明显的特点是:雕刻时,左一刀又一刀,刚好是对称的,又是是“八字形”,因而叫汉八刀。

    它在古代多做含蝉,没有穿孔,是古代人死后放在嘴里的玉蝉。古人认为,蝉有羽化成仙之意。

    因此人们用作含蝉,以期待逝去的人也能羽化成仙,复活再生。

    单字解释: 汉 代 玉 器 无 法 超 越 的 古 典 美 巅 峰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