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唯一开国女将军:奋斗前线64年,83岁去世,遗物清单令人痛心

    2023.07.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90年3月11日,新中国唯一一位开国女将军在北京病逝,她朴素而又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脚上还穿着缝着蓝色与黑色补丁的栗色线袜。

    在她离世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忍不住热泪盈眶,除了赫赫醒目的四枚勋章,她的遗物清单简单的令人痛心。

    她叫李贞,参加革命六十四载,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戎马半生,她走过风雨飘摇的一生,将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永远眷刻在后人的心中。

    1908年正月,李贞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农家庭,家中有6个孩子,为了能让一家人吃饱饭,父亲做着十分繁重的农活,然而这并不能改善家中的状况。

    最小的妹妹刚出生两天的时候,父亲一病不起,为了治病花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然而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为了能让一家人活下去,身体孱弱的母亲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姐妹几个送给别人当做童养媳。

    那一年,李贞六岁,被送到同村一户姓古的人家做了童养媳,当时候的童养媳,地位十分低下,年幼的李贞几乎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但还是会挨打挨骂。

    16岁那年,她被迫嫁给了比她大4岁的古天顺,丈夫虽然忠厚老实,但是脾气暴躁,动辄就是拳打脚踢,李贞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这样的生活李贞自然是不堪忍受。

    1926年,革命的新思想传播到了浏阳县,李贞看到了希望,那些男女平权,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宣传,打动着一个女子年轻的心,她迅速加入了当地的妇女协会,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

    那一年李贞18岁,由于在妇女协会之中的出色表现,很快就担任了乡妇女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发生之后,李贞在家乡担任了党支部书记,致力于宣传革命思想。

    李贞热心革命的事情招致了婆家的不满,害怕因闹革命而牵连到自己,婆家将一纸休书递到了李贞的手中,但这并没有阻止她革命的步伐,反而给她增添了革命的决心与勇气。

    1927年3月,李贞以完全自由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她就参加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战场上她总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顽强。

    李贞常说:“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就是这股力量让她勇敢地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成长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女性。

    参加革命之后,李贞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始终保持一颗勇敢无畏的心,始终坚持着对于革命最赤诚的信仰。

    曾被旧社会压迫的童养媳,快速地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女战士。

    1934年10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会师之后,原为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被调往省军区担任组织部部长,这是一块崭新的革命根据地。

    贺龙率领其他红军继续东进,留下一部分红军要在这里巩固和发展,迅速让革命的队伍壮大起来。

    而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李贞,李贞刚刚到达卧塔的时候,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就前来探望,虽然平日里两人交往不多,但同为女子,两人聊了一会儿便热络了起来。

    陈琮英见李贞对于革命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时常东奔西跑,于是笑着说道:“弼时讲我什么时候也下去一次,做一做实际工作,他还说我要向你学习呢。”

    李贞微微笑的笑,关心的说道:“你能离开吗?机要工作可不同,一般随时都有事,再说,弼时同志的身体也不好,需要你照顾呀。”

    陈琮英点了点头,不紧不慢的说道:“女人结了婚事儿是要多一些,但不可能总是一个人过呀。”

    说完之后又看着李贞,亲切的说道:“眼下环境安定了,要不你也找个人,也好有个照应,怎么样?”

    李贞摇了摇头,对于婚姻之事,她不是没想过。只是上一段婚姻给她造成了太多的不安和痛苦,她知道陈琮英说得对,但心中还是有些抗拒。

    “我给你介绍个人怎么样?”陈琮英看着李贞犹豫不决的样子,直接把话挑明了,她希望李贞可以过得幸福。

    “谁?”

    “甘泗淇,甘主任!”

    那个时候,甘泗淇也刚刚被调入了红六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两人经常一起工作,李贞对于甘泗淇的印象很好,但是要说结婚,她却一直没有想过。

    童养媳的身份一直是她心中的一个痛点,面对那个儒雅温柔,而且到苏联留过学的大才子,李贞的心中是自卑的。

    “人家是到苏联留过学的,我可是个童养媳出身,没有文化。”

    “那怕什么,我也是个童养媳嘛!”陈琮英笑着说道:“甘泗淇对你的印象可是相当好的,他说你泼辣能干,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

    两人在陈琮英的撮合之下开始接触,不久之后在贺龙的亲自主持下完成了婚礼,在一个借来的农家小院里,举行了一个十分朴素的婚礼,正式成为了一对革命伴侣。

    他们一起携手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双子将星”的名号响彻军中,他们是彼此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在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又携手奔赴了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时立下了赫赫战功。抗美援朝结束之后,二人凯旋回国,一起担任了国防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始终能看见他们携手并进的身影。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对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将领授予军衔。

    毛主席亲自把上将军衔授予了甘泗淇,把少将军衔授予了李贞。

    在授予李贞少将军衔的时候,毛主席亲切地握着李贞的手,“祝贺你啊,李贞将军,你是我们中国第1位女将军啊。”

    “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我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李贞朝着毛主席,朝着鲜艳的国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她似乎透过红旗看到了那些战火连天的岁月,看到了战友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往事,眼眶湿润了。

    李贞是新中国唯一的女将军,她和甘泗淇的家庭也被称为新中国唯一的“将军之家”,他们携手并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可是在革命胜利的和平年代,李贞却有些伤感,因为革命她的身体已经彻底地坏掉了,早年前在战场上流过一次产导致她终生不育。

    看着昔日战友们儿女绕膝,她有羡慕也有无能为力,心中也有些内疚,于是对着甘泗淇说道:“老甘,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离婚吧,你再娶个妻子,给你生个孩子吧。”

    他们一起经历过战场的腥风血雨,一起携手走过半生的时光,面对妻子的不安,甘泗淇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要的是爱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打消了李贞所有的顾虑。

    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将大爱留在了人世间,他们开始收养烈士遗孤,将那些孤独的孩子,一个个抚养成人,这些孩子最后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然而不幸的是1964年2月5日,60岁的甘泗淇,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人间,这孤独的世间从此只剩下李贞一人默默踟蹰。

    支撑她继续走下去的是他们共同抚养了20多个孩子,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李贞担任了军事检察院副院长,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岗位上。

    她要见证新中国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她要做丈夫的眼睛,替他看新中国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20多年之后,一直坚持高强度工作的李贞也因为积劳成疾倒在了病床上,对于死亡,她始终怀抱着一种坦然而乐观的态度。

    1990年3月11日,李贞在北京逝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双子将星”另一半也陨落了,她将去寻找她的爱人,那人已经等了他20多年。

    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是他们的故事依旧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具有不朽的永久的生命力。

    其实早在1985年9月,李贞同志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写了辞职信,请求辞去中顾委和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职务,之后不久就病倒了。

    李贞始终坚强地与病魔做着斗争,在病床上依旧关心工作,那些她与甘泗淇共同抚养的孩子们,从祖国的各地奔赴到母亲的床前,细心照顾着李贞。

    她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经常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其实孩子们都知道,母亲这是想父亲了。李贞时常感到自己要跟着丈夫甘泗淇而去了,在分离20多年之后,他们终于要团聚了。

    1990年3月22日,新华社播发电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李贞同志,因病于3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她就这样平静地走完了她的一生,走完了她光辉且传奇的一生。

    李贞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盛大前庄重的葬礼,无数百姓自发前去为她送别,鲜花与翠柏,簇拥着新中国第1位女将军李贞走向另一个世界。

    李贞的葬礼结束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开始着手清理她的遗物,这个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位为祖国和人民操劳了一生的女将军,这位奋斗在革命第一线64载的女英雄,几乎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她的遗物清单让无数人泪目:4把破的不能再破的旧藤椅;一个跟了她整整40年的行军箱,箱体上甚至还能看见战争中炮火的印记;一台用了整整14年的电冰箱,11,000元人民币,还有2500元国库券。

    其实早在1982年中央的领导同志到香山看望李贞时,就提出要给李贞换家具,他十分内疚的说:“像李贞大姐这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生活的这么艰苦,是我工作的失职啊!”

    然而李贞却谢绝了那位同志的好意,她觉得眼前的一切其实挺好的,乐呵呵地对着领导们说:“这些家具虽然破旧了些,但扔掉也可惜,修一修,补一补,还可以用嘛,你们不要为我操心了。”

    她一点也舍不得将这些东西丢掉,这些破旧的家具,身上似乎还带着丈夫活着时候的温度,这是她的念想啊,承载着她沉甸甸的回忆,她怎么舍得扔掉呢?

    或许唯一可以称得上财富的是战争年代留下的那两根小金条,然而就算这唯一的财富,李贞还是选择了把它们捐出来。

    她早就在遗嘱中安排好了她的遗物去向,她早就为自己的死亡做好了最后的打算,一无所有的来,两袖清风地去,她将一生所有的热血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民族。

    有一根小金条捐给家乡浏阳县,另一根捐给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存款则一分为二,一部分捐赠给北京市少年宫,一部分作为党费。

    那些财物承担着她所有的爱意与牵挂,被妥善地置放到了每一个需要的位置,而李贞选择了默默的离开,到离开时她仍穿着那双缝了又缝的袜子,朴素的让人无法看出这人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女将军。

    在场的工作人员哭着执行了李贞的遗嘱,他们说:将军的心里总是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关冷说:“在李贞将星闪耀的背后,是她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和廉洁奉公的公仆情怀。”

    这位出生贫苦的将军才是真正懂得人间疾苦的人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军大爱,万古流芳。

    单字解释: 唯 一 开 国 女 将 军 奋 斗 前 线 年 岁 去 世 遗 物 清 单 令 人 痛 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