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60年,他任大军区司令不是靠资历和战绩,而靠出身,给予照顾?

    2022.05.1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60年,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病故,谁来接替职务,总政部早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但上报给林彪后却被推翻。

    不是说这位候选人能力不行,也不是资历不够,而是从大局出发来看,其他人更合适。

    总政部推举的人选不是别人,而是李天佑上将。

    从资历上看,他是副兵团级上将,在广州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长期屈居大军级副职,如今成都军区有空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是合适的。林彪得知后,认为不妥。

    李天佑是他的老部下,土地革命时期,他主要在红三军团任职,从抗战开始担任115师麾下团长,平型关战斗就是以李天佑所率领的团为主力,取得大捷。

    此后,俩人因为身体先后离开战场,到苏联休养。

    抗战结束后,李天佑跟着林彪一起前往东北,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主要保护后方安全,1947年被调任1纵接替万毅司令员,指挥攻坚战。

    首先,李天佑从红军时期就擅长攻坚破防,是九死一生中杀出来的。而打攻坚战就需要有他这样的毅力和信念、经验,加上在苏联学习大兵团作战,1纵作为东野王牌主力,在他手上会发作用更大。

    不得不说,李天佑是林彪麾下最能打的战将之一。

    林彪之所以没有同意他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主要考虑“山头”。解放军是由三大主力红军发展而来,如今三总部:总参、总政、总后勤都是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将领担任,空军、海军、工程兵司令员也都是红一方面军出身。

    大军区中,北京军区的杨勇,济南军区的杨得志,广州军区的黄永胜,西藏军区的张国华都是一方面军;沈阳军区的陈锡联,南京军区的许世友,武汉军区的陈再道,昆明军区的秦基伟都是红四方面军的。

    剩下一个内蒙古军区由乌兰夫担任,一个兰州军区由陕北红军出身的张志达担任,一个福建军区的由红25军韩先楚担任。

    只有新疆军区司令员王恩茂,原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是红二方面军的。如果成都军区再有其他一方面军将领担任,也太有失公允了。

    林彪主持军委时,干部任用已经出现“失衡”,有些时候也是要照顾一下,因为军委办公厅、三总部,以及负责日常工作的军委办公会议成员都是红1军团将领了。

    为此,林彪决定继续由二方面军将领担任,黄新廷作为副司令员被提拔起来。

    说起黄新廷的资历,与大多部分中将差不多,并没有太突出。如果不按山头来说,大概率是轮不到他的,因为四方面军、一方面军合适的人不少。

    那时候,在干部任用上,还说要考虑山头的影响。在彭老总主持军委时期,采取五湖四海的原则更加明显,目的为了消灭山头。如今林彪主持军队工作,无形之中树立起一个大山头。直到1971年以后,这个“山头”才算不太明显了。

    单字解释: 年 他 任 大 军 区 司 令 不 是 靠 资 历 和 战 绩 而 靠 出 身 给 予 照 顾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