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大寨村虎头山葬了两位副总理,第二个是陈永贵,另一个是谁?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86年,农民副总理陈永贵去世,遵照生前遗嘱,陈永贵的骨灰被安葬在山西大寨村虎头山上,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小小的虎头山上,安葬着两位副总理,陈永贵是第二位,那么第一位是谁呢?

    第一位葬在大寨村的副总理是郭沫若,众所周知,陈永贵是农民副总理,他幼年跟随父亲逃荒到了昔阳县大寨村,后来当过村里的书记,他死后葬在村里也算得上是“落叶归根”,可郭沫若为何要葬在大寨虎头山呢?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县人,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郭沫若是文化大师,是大诗人,跟农民副总理陈永贵几乎没有交集,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两人都当过副总理,因此郭沫若死后葬在大寨村虎头山实在让人感到意外。

    其实许多人对郭沫若是缺乏了解的,殊不知郭沫若对大寨是非常热爱的,对大寨精神也是非常推崇的,1965年,当时全国学大寨蔚然成风,郭沫若时任科学院院长,带着一批科学家到大寨参观学习。

    当时郭沫若题诗一首,名为《颂大寨》,用以歌颂和弘扬大寨精神,郭沫若在大寨目睹了昔日的穷乡村,在艰苦奋斗之后焕然一新,他对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很是推崇,多次在文学作品中赞扬大寨精神。

    有人说郭沫若是对大寨精神难以忘怀,才决定死后葬在大寨,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说郭沫若生前对孩子们说过,死后要葬在八宝山,可是由于他妻子于立群的缘故,才让他葬在大寨村。

    其中的缘故就得从郭沫若的婚姻说起了,郭沫若一生有过三任妻子,其中还有一个是日本女人,郭沫若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家境富裕,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超过众人。

    1912年正月,20岁的郭沫若在父母包办下迎娶了张琼华,婚后第五天他离家出走,到成都去读书了,但是两人始终没有离婚,张琼华为郭沫若守寡68年,一生无子女,默默去世。

    1914年1月,郭沫若在家人资助下去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他认识了东京一家医院的护士佐藤富子,此后两人相爱,佐藤富子为了与郭沫若在一起,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之后为郭沫若生育了5个孩子。

    期间郭沫若与中国留日女学生于立忱好上了,于立忱发现郭沫若是有妇之夫后,悲愤地自杀了,1937年,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战,此后与佐藤富子失去了联系,1938年,郭沫若与于立群结婚了。

    当年为自杀的于立忱正是于立群的姐姐,出于愧疚,郭沫若对于立群百般呵护,于立群也先后为郭沫若生育了6个孩子,然而在特殊年代,他们的儿子郭世英和郭民英先后受冲击不幸去世。

    于立群把怒气撒在了郭沫若身上,1978年,郭沫若有一次对妻儿说死后要葬在八宝山,于立群却说:“不麻烦党”,郭沫若一气之下说:“我死后不留骨灰,撒在大寨,肥田。”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享年86岁,没想到在6月20日,于立群从飞机上把郭沫若的骨灰真的撒在了大寨上空,后来就在虎头山为郭沫若建墓立碑了,算是第一个葬在大寨的副总理。

    参考资料:《郭沫若传》

    单字解释: 大 寨 村 虎 头 山 葬 了 两 位 副 总 理 第 二 个 是 陈 永 贵 另 一 个 是 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