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大难不死,从此象棋多了1条不成文的规定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秦朝统一六国后,强制推行严苛法令,残暴统治激起民变。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统治基础摇摇欲坠,这给许多有抱负的年轻人带来机遇。其中就有一个楚国遗孤——项羽。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其父项伯也是楚国重要大将。秦灭楚后,项氏一族遭遇悲惨命运。项羽的祖父项燕被秦军活捉后自杀,父亲项伯也在与秦军作战时阵亡。稚幼的项羽目睹家破人亡,在乡亲的帮助下才得以苟活。

    项羽自幼随母姓获,隐居在乡野。他原本可以就此度过平静的一生,但看到秦朝的残暴统治,仇恨之火在心中燃起。项羽经常出入集市,听各地百姓讲述秦政的苛责。他们仇恨秦朝,却无力反抗,只能叹息项氏一族的悲剧。

    项羽感到先人的血仇无以为报,夜不能寐。他在田间劳作时,会假装手中锄头是宝剑,假想自己率领楚军英雄们反攻洛阳。他对母亲说:“我一定要让秦人血债血偿,母亲您放心,儿子一定会让您看到那一天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项羽感到时机到来。他来到陈县,要求加入起义军。然而他那时不过20岁,起义军将领觉得他太年轻,没有同意。项羽离开时,恨恨地说:“你们不给我机会,我自己创造机会!”

    项羽返回故乡,先后说服两名乡绅追随他。他们出资办了一场宴席,项羽借机发表慷慨陈词,表示一心复兴楚国。他的言辞感染了人的心灵。宴会结束后,许多青年志士前来跟随项羽起义。一个自发的起义军就此形成。

    起义军在项羽的训练下变得铁血和战斗力。项羽严格要求每人每天操练武艺,违令者重罚。他在军中树立威信,使起义军像一支正规军队。起义军人数不断增加,其中也有许多逃兵及游勇者。项羽接纳了他们,并任命自己的追随者为校尉、队正,以巩固军心。

    在项羽的领导下,起义军声势浩大,获得“钜鹿军”之名。项羽也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反秦力量纷纷加入。其中以原楚国贵族项梁和萧公角勢力最大,联合组建西楚联军。项羽也率钜鹿军前去加入西楚联军。

    公元前208年,项梁病死。西楚联军推举年仅24岁的项羽为上将军,统率作战。此时,秦朝已经派大军前来镇压。两军在城父交战,项羽首次领军作战。

    两军对垒,秦军统帅指挥道:“敌人乱哄哄一群,先取项羽这个小矬子的人头!”说罢使喙,骑兵如离弦之箭飞奔而来。项羽纵马前行,单枪匹马迎战骑兵。他左冲右突、来无影去无踪,竟然全歼来犯之敌。秦军统帅大惊,再次调动数千精锐围攻项羽。项羽运用千乘之势,提枪上下翻飞,竟杀出重围。

    这次战斗,项羽的英勇给联军带来巨大鼓舞。他们高呼:“项羽是神仙!”从此,项羽在军中威望更甚。在多次战斗中,项羽继续表现神勇战力,令敌人闻风丧胆。

    前207年,刘邦率军进攻咸阳,项羽在荥阳大破秦军主力。两路大军夹击,秦朝灭亡。刘邦率先入主咸阳。项羽不甘落后,立即挥师杀入咸阳,与刘邦会师。

    两人面对这座秦皇故地,心中都有自己的野心。项羽想要尽快消灭可能的竞争对手,刘邦则试图拉拢项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在谋士张良的劝说下,项羽选择暂时放过刘邦。然而两人均明白,争夺天下的斗争已经悄然展开。

    灭秦后,刘邦占据关中,项羽控制中原。两人在政治上各显神通,项羽比较随心所欲,而刘邦则重视民心。

    项羽入主咸阳后,派人搜刮宝物,又焚烧未央宫殿以泄愤。他大开杀戒,灭了秦室宗亲。建立西楚政权后,项羽开始封功臣为王侯,自己则称西楚霸王。他的封建非常任性,许多心腹得志,反而导致了内部权力旁落和离心离德。

    如颍川郡太守周苛就向项羽进谗言,导致项羽处死了范增。这使得许多民心因范增之死而动摇。项羽任人唯亲,政令也常有反复。他的专断做法使西楚内部积怨颇深。

    而在关中,刘邦恢复秦朝旧法,安抚百姓。他礼贤下士,任用谋臣,政令得当。诸侯见刘邦容人,也纷纷前来投靠。刘邦声势大噪,实力日益强盛。

    前206年,刘邦称汉王,进军攻打三秦之地。次年,占领巴蜀。项羽对此心有不甘,双方核心利益开始交锋。前205年,刘邦派人怂恿齐王田庄反叛项羽,西楚军队主力被迫东调。刘邦趁虚袭取西楚都城彭城。

    这时,项羽终于意识到必须全力对付刘邦。他亲率大军三万突袭刘邦主营,刘邦部队大败,只能率少数骑兵逃走。项羽取得彭城之战的胜利,却因此错失进一步歼灭刘邦的良机。刘邦依靠谋士和民心东山再起,两军陷入长期相持之中。

    前204年春,刘邦与项羽在荥阳附近相持达半年。双方都想找机会决战,但都很谨慎。有一日,项羽前去刘邦大营嘲讽挑衅,刘邦怒不可遏,当着两军面骂项羽:“你这个残暴的西楚王,杀戮无辜,天譴必将降临。我奉旨兴汉,正义必胜邪恶!”

    项羽有意单挑,听了大怒:“我平定天下,你一个市井小民也敢骂我?我今天就取你性命!”说罢拉弓搭箭,对着刘邦方向射出一箭。

    这箭如飞龙般呼啸而去,直指刘邦心口。刘邦诸将大惊,纷纷拦在刘邦身前。万幸这箭力道已消,只轻轻擦破刘邦袍角,堪堪射入地下。刘邦后怕不已,脸色苍白。

    项羽见刘邦躲过一劫,也就此收兵回去。他的这一箭,只是一时兴起,并未对大局带来什么改变。但是它成为两人心结的一个象征,让刘邦更加谨慎,坚定要除掉项羽的决心。

    两年后,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中大败项羽。项羽见大势已去,自刎于乌江。当日射箭一幕,成为刘邦心中难忘的一页。多年后,每每想起,刘邦还是后怕不已。也正因如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才最终获得最后的胜利。

    刘邦终于建立汉朝。当年射箭一事,让刘邦认识到君臣之间必须保持距离,不能轻易公开碰面。他下令皇帝与臣子不得随意相见。

    汉朝名将韩信在整理军令格律时,记取了这一历史教训。他在完善象棋规则时,特意加入“将帅不见”之规。这就是象棋中“王不见王”的来历。

    象棋作为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蕴含着先哲的智慧。每一条规则都体现了历史人文精神。“王不见王”预示君王要保持威严,臣子也需谨慎对待君权。它提醒我们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如今,象棋已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当我们研习象棋之术,不仅需要提高棋艺,也要在思考每一步的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能在轻松中获取增长生活智慧的机会。从一个古老的游戏中,获取现代人应有的见识,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单字解释: 项 羽 射 了 刘 邦 一 箭 刘 邦 大 难 不 死 从 此 象 棋 多 了 条 不 成 文 的 规 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