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何投降而不反抗?有三点原因,换成谁都得投降

    2023.09.19 | 历史网 | 次围观

    高平陵事件中曹爽会选择反抗吗?肯定不会,你只要设身处地的站在曹爽的角度来分析当时的形势,你也不会考虑反抗,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抢夺大将军曹爽的权力,为了诱降曹爽,司马懿亲自和太尉蒋济等,带兵驻扎在洛水浮桥以迎天子,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们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保他们爵位富贵,接着打发当时尚留在洛阳城中的曹爽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带着这封信去劝曹爽说:司马懿和蒋济当着我的面对着洛水起了誓,朝廷只是免曹爽的官职,不杀他的头,曹爽犹豫了一宿,到底相信了司马懿。

    认定司马懿也不过是要他们兄弟放弃权力,于是带着皇帝曹芳向司马懿投降了,人们大多也会骂曹爽草包,手握大权,却不挣扎一下就投降了,现在我们就站在曹爽的视角来看看他面临什么样的选择,曹爽首先要琢磨对面那帮人会不会骗自己,司马懿固然是这次事件的对头,但是说实话,两人共事的这十年来,大部分时间相处的还不错,朋友肯定算不上,但是顶多是政敌,两人之间的较量仅限于政治权力的争夺,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没有赶尽杀绝,没有你死我活,这会儿司马懿又指着洛水发誓,这种发誓可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这是押上了朝廷的信用,自己的名誉和未来的前途的,曹爽很难不信,所以曹爽无论如何是难以想象司马懿会下毒手的。

    按照一年前自己对孙资、刘放等反对者的做法是退休位特进,以等同三公的待遇和侯爵身份回家养老,那么司马懿他们又发誓说了只要投降交出权力待遇不变,因此,如果此时投降,自己只是体面下台,朝堂格局不过由曹爽加三公变成了司马懿加三公,还是可以接受的,至于兵权,中央禁军相当一部分是在暂摄大将军事的司徒高柔。以及太仆王观手里,能够对司马懿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朝廷还是平衡的,并不会危及曹家政权,所以可以想见曹爽这个时候的心理肯定是倾向于服软换平安的。

    那曹爽就没有考虑过反抗吗?

    肯定想过,但是结论不理想,桓范劝他带皇帝到许昌,号召各路兵马来擒王,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曹芳这个皇帝有那么大号召力吗?魏明帝曹睿死后这十年的时间里,前面八年多是郭太后在实际行使军权,而曹芳亲政只有这最近的一年半,太后和皇帝的权威相差非常悬殊,这次司马懿搞事情就是打的郭太后的旗号,而且郭太后是魏明帝的真老婆,但是曹芳却不是魏明帝的亲儿子,你让大家来勤王,只怕大家都要心里盘算盘算。

    单字解释: 高 平 陵 之 变 曹 爽 为 何 投 降 而 不 反 抗 ? 有 三 点 原 因 换 成 谁 都 得 投 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