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第210期屈原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濮水,一个老头在钓鱼。

    他躺在河边的草地上,一只手枕着后脑勺,一只手握着小鱼竿,脸上扣着个破草帽,还翘着二郎腿在絮絮叨叨。

    听说啊,以前有个败家子,跑到会稽山上钓大鱼,他用的鱼竿有百丈长,绑着五十头肥牛作鱼饵,一伸手就把鱼钩甩到东海去了。

    嘿,你们猜怎么着,这孙子果真钓上了一条大鱼,鱼儿上钩的时候巨浪滔天,挣扎起来还把山给撞塌了,拖上岸之后吃了整整三年呐...

    身后的俩人面面相觑,这老头的故事怎么没完没了,他俩穿着华贵的礼服顶着大太阳,再听下去估计就给晒中暑了,于是开口说道:庄爷,您再考虑考虑,我们楚王是真心实意请您...

    楚国来的啊,我刚好还有个故事。

    听说你们楚国有个神龟,活了三千多年才嗝屁了,楚王给它的骨头镶上金边,放在太庙里面供人参拜,你们说这只老王八喜欢死后尊贵呢,还是更愿意在烂泥里面逍遥的活着?

    庄周说完之后放下鱼竿,回过头饶有兴趣的望着他俩,一人仿佛醒悟了过来,有些感同身受的说道:宁可在烂泥里逍遥的活着...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说,咱俩回去怎么交差啊。

    怎么交差,实话实说呗。

    咱俩说上半天鬼故事,你猜会不会被大王给咔嚓了?

    呃,那怎么办才好?

    我看,就说那只老王八稀泥糊不上墙...

    庄周没来,楚威王也没有放在心上,又让这俩人去请墨家巨子,田鸠倒是来了,只不过这老家伙动机不纯,来楚国是为了镀层金好去秦国。

    一个压根不来,一个来了就跑,这让刚继位的楚威王很受伤,他盯着先祖楚庄王的画像,咬牙说道:您能一鸣惊人,我岂能一蹶不振!

    伯庸,想想还能去请谁?

    伯庸回家了,他媳妇快生了。

    看来,芈楚宗室又要扩编了。

    差别大着呢,伯庸是屈氏,咱大王是熊氏。

    发现没,伯庸请过庄周之后变得任性了...

    一句话引发的叽叽歪歪,就像一大群苍蝇在耳边嗡嗡,楚威王觉得脑门都快炸了,他为了强国忙得脚不沾地,怎么还有人闲得乱嚼舌根。

    有人的地方就有闲言碎语,楚威王用了十年时间攻城拔地,打越国,揍巴蜀,和齐国争雄还略胜一筹,对于朝堂谗言却好像也没有办法。

    郢为强,临天下诸侯。

    陉山之战,楚国联合秦国攻打魏国,魏国私下里向秦国割地求和,然后二打一变成了一打二,楚威王吃了败仗没过多久便死了。

    熊儿子,哦不,熊槐继位之后是称楚怀王,楚怀王在继位初期意气风发,开大会时还给众人强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王上台自然要启用一批新人,伯庸的儿子被任命为鄂渚县丞,他说起来是楚国公族的公子,但和王室的血缘关系有三条街那么远。

    伯庸的儿子,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简称屈原。

    屈原打小就很喜欢读书,而且记性很好几乎过目不忘,当年一股秦国势力骚扰家乡,他还组织年轻人打赢了一场保卫战。

    一只手捧着书本,一只手处理公务,屈原的才华堪称是动静相宜,赶上楚怀王继位初期的风口,他的名气逐渐从地方飘向了国都。

    年轻的楚怀王如同旭日东升,夺取魏国八座城池洗刷陉山之耻,要不是大臣拦着还要跑去揍齐国,就连韩赵互换地盘也得看楚国脸色。

    生在这样的国家,真是我辈之福啊。

    此时,屈原像无数国人那般仰慕大王,当楚怀王开启俯视天下的视角,正巧看到铮铮向上的屈原,于是提拔他担任楚国的左徒。

    左徒是楚国特有的职位,有人说是负责内政外交的工作,有人说是专门为屈原设立的,总之,这次是大王和臣子的完美邂逅。

    走在通向郢都的大道上,屈原回头看着渐渐模糊的家乡,他想起临走前和父亲的对话,父亲那天极其罕见的没有去钓鱼。

    伯庸:烂泥里的王八,它的心是很干净的。 屈原:不躲在烂泥里,岂不是身心都很干净。 伯庸:水至清则无食,那就得靠别人投喂了。 屈原:食君之禄,那更应该让泥潭变得清澈。 伯庸:太过清澈,就该被逮住炖成王八汤了。 屈原:君子如香草,小人如恶木。 伯庸:你还是这么嫉恶如仇啊... 屈原:知道是恶,就应当去清洗洁净。 伯庸:你能把黑夜清洗成白昼吗? 屈原:我很想试试... 朝堂,就像是一堆烂泥。

    屈原协助处理楚国的内政,还出差去齐国见识了繁荣富庶,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仅次于秦国,却好像都有些见不得光的地方。

    第二年,山东六国再度携手抗秦,齐国以不接壤为由拒绝掺和,楚怀王被推举为合纵盟主,统帅五国联军直抵函谷关,还撺掇义渠王快来浑水摸鱼。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

    作为旷世大战的双方选手,秦国上下一条心众志成城,反观五国联军各自打着小算盘,最终搞得虎头蛇尾被秦国逐个敲打。

    屈原参加了这场战事,看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如何落败,他的眼光飘过函谷关眺望着咸阳城,那是大良造商鞅矗立过的地方。

    商鞅在二十年前就死了,秦国的战斗力好像不减反增,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法力度,才配得上如此漫长的有效期(见秦岭一白.商鞅篇)。

    楚国郢都,左徒府邸,屈原的书案上铺满了变法条款,熬了几个大夜看完这些材料,他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商鞅的嘲讽。

    老子公布标准答案,你们这帮孙子也不敢抄!

    世事往往就是这么奇妙,秦国因为穷弱反而来了场深彻变法,六国富庶导致裙带关系太多,想裁个临时工还得调查人物背景。

    屈原越想越觉得胸口憋闷,他走出了灯火通明的书房,站在黑漆漆的院子里陷入沉思,轻微的踱步声招来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一只只藏在暗处的猛犬,听到些许响动便开始狂吠,由近及远粘连起一大片的龇牙咧嘴,仿佛是在警告来者有多远快滚多远。

    楚国要强!要大!要强大!

    屈原不敢照搬商鞅的条款,只是挑选了几条见效快的草案,比如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

    楚怀王搓着下巴没有说话,屈原以为他是在考虑可行性,正要上前作进一步阐述时,听见楚王开口说道:原啊,你还记得吴起吗?

    吴起是个传奇人物,每到一个国家就能让其实力大增,然而结局都是被排挤出逃,最后一站来到楚国开展变法,光天化日之下被射成了刺猬。

    吴起是万箭穿心,商鞅是五马分尸,变法强臣失去铁杆国君的支持,在老旧贵族面前极其孱弱,毕竟是他们踢翻了装满骨肉的狗盆子。

    捅别人一刀不叫本事,敢捅自己一刀才是狠人。

    屈原想做一回狠人,要将朝堂暗处的污泥刮洗干净,即便看到楚怀王犹豫不决,他依然坚持要为自己的母国做些什么。

    变法不是请客吃饭,一国之君的楚王勉励他努力尝试,志向高洁的屈原感觉势头良好,然而习惯吃拿卡要的贵族们炸窝了。

    原本只需要坐享福利,现在变成不干活就没有饭吃,十年寒窗超越了三代人的经营,那些草民居然跑到贵族碗里抢骨头。

    楚怀王度过了短暂的兴奋期,原来变法还要靠自己长期做表率,每顿饭少两个硬菜不说,想干点不正经的事还得偷偷摸摸。

    屈原,没有盟友。

    老旧贵族怒了,楚怀王也烦了,上官大夫瞅准时机说了句话: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朝堂暗处的闲言碎语,逐日累月粘连起一大片谗言,屈原的变法被污蔑成出风头,仿佛只有扳倒这个多事的家伙,大家才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

    做了十五年国君的楚怀王,已经失去继位初期的意气风发,寻欢作乐总比操劳国政舒坦,马屁声音也比刚正谏言听起来悦耳。

    王怒而疏屈平,罢左徒之官,任三闾之职。

    三闾大夫,是掌管宗庙祭祀的闲差,兼管昭、屈、景公族子弟的教育,屈原从变法的变成烧香的,大概还多亏了公族血脉的庇护。

    一张张列祖列宗的画像,无声诉说着楚国的自强不息,这个被春秋诸侯视为蛮荒的部落,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战国三巨头。

    日升,月落,屈原又在宗庙里坐了一天,红肿的双眼里面闪烁着泪花,他牢牢盯着先王们的画像,还在憧憬楚怀王能够幡然醒悟。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昔日的完美邂逅破裂了,屈原却不能学列国士子扭头就走,因为他是楚国公族的公子,改投别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背叛。

    事到如今,你还想要将污泥清洗干净吗?或者跳进污泥里面守住洁净内心,然后在斡旋之中伺机清理,亦或是追随他们搅混了水好摸鱼?

    屈原的脑海里冒出各种念头,此时才明白父亲话语的深意,只是香草与恶木实在难以交杂,自己切分的过于清晰而无法融合迂回。

    楚怀王来了,在大臣们的陪同下祭祀宗庙,整场活动的气氛相当热烈,结束时还有公族子弟敬献花圈,上官大夫的这项安排很让楚王受用。

    上官大夫和楚王悄声嘀咕,还指了指站在角落里的屈原,大概是说屈原不同意这个环节,搞的楚怀王看屈原的眼神都变了。

    啥时候了,还净特么整这些虚的...

    丹阳之战,原本是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只是碍于齐楚联盟相互救援,一打二的局面招架不住,开战之前得想个办法稳住楚国。

    张仪扛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到楚国,说楚国只要愿意和齐国断交,秦国无偿赠送六百里封地,这可是不费一兵一卒的大买卖。

    送上门的便宜岂能不占,楚怀王公开问候齐宣王的八辈祖宗,齐楚之间的盟约当场作废,气得齐王大骂这家伙是个二傻子。

    秦国达到目的却不履约,楚怀王派人找张仪要个说法,张仪推三阻四拖了几个月,对楚国使者说哪来的六百里,是给你们六里地好不好。

    楚怀王怒了,征发大军叫嚣着要和秦国单挑,结果秦惠王邀请齐宣王共同出兵,二打一吞掉了楚国的丹阳汉中等地盘。

    押注!继续押注!

    楚怀王调集兵力猛攻秦国,一度打到了咸阳城的三环外,韩国趁机在楚国背后捅刀子,楚军就像被放了气的皮球般焉了。

    秦军反扑,将战场推进到楚国本土,楚怀王节节败退只好割地求和,数十年积攒的国力被糟蹋完了,自此迈上由盛转衰的下坡路。

    屈原还没来得及伤感,就被另一条消息闪瞎了眼,楚怀王咽不下这口恶气,为了让秦国交出张仪,楚国愿意无条件送上黔中郡。

    张仪听到这话笑了,没想到自己的身价这么高,他大大咧咧的从秦国来到楚国,望着暴跳如雷的楚怀王却笑成了一朵花。

    你们以为我只会骗人,却不知道我还有胆略和智慧。

    楚国和秦国之间消停了,楚怀王想了想还得和齐国结盟,自己把人家八辈祖宗问候完了,派谁去才能和齐王修复好关系?

    楚怀王想到了屈原,不光因为他之前出使过齐国,关键是这次去肯定要做检讨,大概只有屈原作检讨也是讲原则的。

    人有时候就这么奇怪,平日里明明不喜欢那个谁,碰到难搞的事情却首先会想到他,毕竟拍马屁和不误事是两种范畴。

    然而,屈原做的再好,楚怀王都觉得他在骂自己。

    等到屈原出使齐国归来,听说张仪已经大摇大摆的走了,他去问楚怀王为什么不杀了张仪,楚王愤怒的说道:你在教我做事?

    楚怀王后悔了,但是说不出口,说宠臣收受了张仪的金子?还是说爱妃接受了张仪的包包?然后他们联手给自己灌了盆迷魂汤?

    屈原沉默了,他望着拂袖而去的楚怀王,那道身影曾经很让自己仰慕,谁又能想到如今会变成这个样子。

    楚怀王厌恶屈原,或许从他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意气风发,一个人仍在坚守,一个人连正视的勇气都没有了。

    朝堂,还像是一堆烂泥。

    屈原保持住自己的洁净,变法失败还有闲心写《九章》,楚怀王时刻在烂泥堆里搅和,那颗心早已被私欲吞噬而不再清澈。

    对外攻打越国,对内逼出叛乱,就在楚国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候,秦国搭起台子邀请楚国会盟,楚王不想去却又担心被秦国爆锤。

    小儿子撺掇老爹赶紧上路,迟到了恐怕会惹秦王不开心,屈原站出来阻拦道: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最终,继位三十年的楚怀王出发了,等待他的不是什么平等条约,而是刀斧手扔过来的割让文件,告诉他签了字就可以回家吃饭。

    楚怀王还是很有骨气的,沦为阶下囚也不肯卖地求生,秦昭襄王发兵攻占楚国十五城,直到楚怀王死后才将遗体送了回来。

    楚怀王的大儿子在齐国当人质,许给齐王五百里地才得以回国,继位之后是称楚顷襄王,还任命小弟担任令尹辅佐朝政。

    奇耻大辱,民怨沸腾。

    楚顷襄王、令尹、上官大夫焦头烂额,他们保住了地位还有富贵,烂泥也顺着毛孔涌入内心,污浊到看见屈原就觉得膈应。

    屈原太干净了,干净到连声音都好像很刺耳,他本想进宫劝告新王吸取教训,结果因为先迈的左脚而被撤职流放。

    错误在正确面前会固执暴躁,污浊在洁净面前会自惭形秽,前者汇集在一起容不下后者,适当地切分未尝不是件好事情。

    屈原被楚王放逐江南,他却放纵自己越陷越深,写出的《离骚》《天问》等作品愈发高洁,高洁到不像这世间该有的章句。

    楚国和秦国断交了,楚国又和秦国结亲了...

    杀父之仇也能结成儿女亲家,难道世间污浊到这种地步了吗?屈原用双脚丈量着楚国山川,他的双眼始终凝望着漫天白云。

    腿脚可以或走或停,眼睛可以或睁或闭,唯独耳朵不能说聋就聋,一件件悲辱的消息传来,仿佛顺着周身毛孔往心缝里钻。

    有人说秦国不择手段,有人说楚国咎由自取,有人说楚怀王利令智昏,有人说顷襄王权衡利弊,原来这世间不光污浊还很混乱。

    屈原转身走进自己的世界,那是用章句诗篇营造的一片净土,香草美人在和煦阳光里闪耀,萧艾恶木永远是被踩踏的对象。

    十八年,屈原整整流浪了十八年。

    当他走到汨罗江畔时,听说秦将白起带兵攻破郢都,楚顷襄王和大臣们仓皇出逃,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寝惨遭焚毁。

    喉结耸动,屈原仰天喷出一口老血,他倚靠着江边的石头大口喘息,恍然间看到水面上的倒影,原来自己已经憔悴成这样子了。

    哟,这不是三闾大夫吗,你怎么跑这儿来啦?

    屈原抬头望着面前的渔夫,头上戴的那顶破草帽很扎眼,他悲楚地说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圣人啊,从来不受外物的束缚,就像这条江水一样,能够顺着河道的变化而变化,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你吃两口酒糟也不会死嘛。

    屈原听完老渔夫的话,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不对,洗过头要掸掉帽子上的灰尘,洗完澡一定要抖干净衣服,清白的身躯怎能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好吧,你或许不属于这个世间...

    老伯,你的世间在哪里呢?

    让我想想啊,有时在姑射山上、有时在北海归墟、有时操刀解牛、有时钓鱼逮王八,最特么搞笑的是,有次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对了,我还有个故事,你想不想听?

    以前呐,有个国家叫触氏,有个国家叫蛮氏,两国时常为了争夺土地而打仗,动不动就战死几万人,打完仗要十五天才能走回来,然而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蜗牛的两根触角上...

    哎哎哎,你怎么走了,等我讲完了喝土蜂蜜水啊。

    屈原朝着渔夫鞠了一躬,他能够听出来糟老头的深意,但是钻进心缝里的只有一句话:或许,你不属于这个世间...

    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张憔悴的脸庞上浮现出笑意,屈原好像打开了万千心结,曾经被理想和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如今终于拥有冲破壁垒的勇气了。

    楚国还在,楚王还活着,自己始终无法与他们为伍,比起这个污浊混乱的世间,他用文字和精神创造的世间更洁净,那么就让自己用生命去守护吧。

    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单字解释: 秦 岭 一 白 说 历 史 人 物 第 期 屈 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