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在两山轮战中,我军曾被越军挫败过三次,军队负责人后来怎样了?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一、对越反击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当时越南军队主力正在入侵他国,因此其国内根本法应对中国边防军队的进攻。

    虽然当时我方主力也在应对苏联的百万大军,但即使如此,我们的一部分边防军队也依旧快速打垮越南,不过28天就结束了战斗,还拿回了我们捐给越南的部分“援助”。

    由于战斗过快,所以越南、苏联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们把主力调回来的时候,北方工业基地早已一片狼藉。

    当时越南自称“世界第三”,认为自己是能够吊锤中国的,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于是长达10年的“边境轮战”开始了......

    客观来说,当时越南的实力和我军之间差距的确很大。

    ——即使我们抛开应对苏联的阻力,也依旧能够轻松压制越南。可是,越南丝毫看不透这一点,还是铁了心了要跟中国拼到底。

    而面对眼前这个死乎癫狂的“小徒弟”,中国也并没有选择陪它发疯,而是调动各大军区轮番与之作战。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我们经历了一轮浩劫,而且部队里面有很多都是新兵,这些士兵已经多年未经历实战,干脆就把发疯的越南人当做一个“试炼”来大练兵。

    既然是“大练兵”,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能不出错,尤其是当越南得到了苏联等大国的支持时,我们的练兵难免也会付出一些损失,甚至是较大的错误。

    ——以两山轮战为例,我军就犯下过三次大的错误,致使损失较重。

    二、第一次错误

    ——第1次是1984年4月,当时是收复老山的战役。

    按照规划,第14军40师向76号高地穿插,下属团长在接到命令以后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例如对地形的勘察,还有勘察路线的规划以及作战方案,都已经进行了各方面传达。理论上说,此时就应该按计划执行战斗规划,不能轻易变更。

    但是在行动之前,14军的军长刘子波突然下达命令,要求更改第40师118团的穿插路线,由原先的山脚位置提高到了山坡位置。

    这一决定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当时大家都通过了作战方案,对于前方的调查和勘测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如今临时变更计划,那么就必须要临时去调查前路情况,可过于仓促,必然导致准备不足。

    而且,位置的变化使得此次穿插任务的危险性大大提高,此方案一开始就引起了团长和师长的疑惑。

    可惜,下级作战部门的反馈并没有得到14军军长的认可,他依旧坚持要更改作战命令。

    结果,更改后的穿插路线,刚好在越军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而且对方竟然还刚好猜到了我们的行军路线。

    于是在一轮猛烈炮火的打击下,负责此次任务的一营被越军打的非常惨,最终没有通过封锁区被打了回来。

    经过统计,我军牺牲了整整64人,受伤159人,还有一人被俘虏,是在两山轮战中唯一一位被俘虏的军官。

    虽然此战不会影响大的战场走向,但这是一次大练兵,所以任何错误都会引起上层的高度重视,因此犯下错误的第十四军军长遭到了严厉批评。

    ——先是撤销了对第40师团长以及营长的处分,然后将第十四军军长调离战场,此后一直担任昆明陆军学院任院长直至退休。

    三、第二次挫败

    第2次错误是1984年8月。

    当时32师接防老山地区,此时越军已经被我军打的元气大伤,他们的弹药也基本消耗殆尽。在这一困境下,越军选择避而不战,以防御为主。

    由于当时我军弹药损失也十分大,很多领导人都舍不得,再加上越南人的龟缩表现,上级军队领导误以为越南人想要暂缓战争。

    于是,他们便给32师下达命令,要求他们遵守三不主动原则,尽可能的节约子弹,不主动对越南人发起进攻。

    这既是节约弹药的考虑,也是希望能够给越南人留下一线生机。

    但我们对越南人的好,越是珍惜弹药,换来的却是越南人的疯狂反击......

    要知道,我们的背后是中国人民,而越南的背后却是苏联等大国。很快,弹尽粮绝越南人得到了苏联军火的支持,他们立刻发起了大肆进攻。

    面对越南军队的突然反扑,32师的弹药量却被严重压缩,被打的很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32师立刻向上级反映,可这一政策居然持续了整整两个多月,以至于第32师损失越来越大,伤亡超过了百人。

    毫无疑问,这是没必要的损失,在战后这一错误得到了上层的高度重视,后来也逐渐改变了我军某些层面上的僵化战争模式。

    当然,32师的损失也必须要承担责任,原本将要升任副军长的刘玉尊被取消提拔,第2年转业。

    四、第三次失误

    第3次错误发生于1985年。

    当时是争夺211阵地,原本211阵地被我军所夺,但因为换防的缘故,又被敌人夺走了。

    当时负责此战的是第六十七军,军队领导人对这一低级错误十分生气,他们有属于军人的骄傲,绝不允许自己的领土这样被敌人夺走。

    于是,67军下达了死命令,要求重新夺回211阵地。

    ——这种血性,是红军传承到解放军身上的,也是我军百战百胜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此时的大练兵时刻也同样具备。

    当作战单位询问领导该如何夺回阵地时,军方领导人只说了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这句话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往往伴随的是我军的英勇与壮烈,最后才是伟大的胜利。

    这些影视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作战主动性与积极性。

    不过我军的作战单位是三三制,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对于敌人的火力覆盖以及战斗的战损控制都十分严格,一般不会出现不顾一切的情况。

    但是也有例外,曾经便出现过一次这样的现象,而且当时199师师长一度对这种不顾一切的积极表示反对。

    但他的反对无法阻止军队夺回领土的浮躁,最终我军发起了疯狂进攻,然后被早有准备的越南方面以猛烈的火力还击,造成了惨重伤亡......

    随后199师595团继续进攻,然而损失依旧很大,而且还是没有夺下阵地。根据战后统计:此战前后付出了400多人的伤亡。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错误,而且是不少军队长官都容易犯下的。

    幸亏再此战中及时发现了存在的这个问题,于是上级领导立刻作出调整,让199师师长率军继续参战。

    随后199师趁着敌人防守疏忽之际,快速歼灭敌军,仅用了1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伤亡只有轻伤两人。

    因为此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而且此战的损失并非个人因素导致,最终无人被追究责任。

    就是在这样的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的“大练兵”中,原本有些手生的解放军快速恢复了状态,不仅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也在后来2016年的南海危机巩固了国家安全。

    单字解释: 在 两 山 轮 战 中 我 军 曾 被 越 军 挫 败 过 三 次 军 队 负 责 人 后 来 怎 样 了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