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新四军老8团设宴,营长挺进团长前去赴宴:那是鸿门宴!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作者:武陟东旭

    1938年11月,新四军4支队收到一个情报,新四军挺进团要投敌!

    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立即向老8团团长周骏鸣下令:将他们缴械。

    周骏鸣随即设下鸿门宴,请新四军挺进团的干部来赴宴……

    这时,位于合肥的安徽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摩擦专家”赵凤藻得知消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高敬亭,你中计啦。”

    果然,一个月后,4支队领导向老8团打来电话,对团长说:“不好意思,情报失误……”

    高敬亭将军

    高敬亭河南新县人,1928年参加红军,4年后已经是红25军75师政委。

    红军长征之后,他重建了红28军,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留在大别山开展武装斗争,硬是顶住了蒋军几十万人围剿,将队伍发展壮大。

    新四军组建的时候,一共4个支队万余人,他的支队人马就占了将近5000。

    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怎么会中了敌人的反间计?

    事实上,也不全怪高敬亭,老8团政委对此也负有一定责任。

    说来你也许不信,新四军的这支挺进团,竟然来自东北军。

    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功臣,事变解决后被蒋氏扣押,此后东北军被改编成蒋军,有的则叛变投敌。

    鲜为人知的是,其中一部分却加入新四军。

    西安事变后,原来3个师的东北军67军被缩编为2个(107、108师),开赴安徽。

    淞沪会战爆发后,67军开赴前线,结果伤亡惨重。

    会战中,军长吴克仁阵亡,第107师全军覆没,第108师也伤亡过半。

    67军军长吴克仁

    1938年初,第67军及第107师番号撤销,余部编入第108师,另外一部分被补充到第57军。

    57军也是东北军一脉,也参加了淞沪会战,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所辖111、112师也遭遇重创。111师的师长名叫常恩多,他手下有个旅长叫万毅,后来担任该师师长,1944年加入八路军,成为开国中将,此乃后话。

    万毅

    该军军长,就是缪征流。

    事实上,67军并未全部编入57军,在被编到57军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变故。

    1938年初,听到即将被编入57军消息后,教官刘冲不干了,他对自己最要好的弟兄们说:“看来,老蒋是铁了心要将少帅留下的血脉给打光,我们不能听他摆布。”

    大家问:“刘大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刘冲思考了一会,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入新四军。”

    大家一听,全都表示赞同,因为张学良跟我方本来就是朋友,到了新四军不会受委屈。

    刘冲听了心中暗喜,立即跟自己的好兄弟、少校副官韦郁周、营长董东翘一道,找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提出加入新四军的要求。

    为什么刘冲是“暗喜”?因为他就是地下工作者,在东北军潜伏好几年了,做梦都想回到组织。

    周公、叶剑英非常欢迎,答应将他们编入新四军,归4支队建制。

    考虑到这支队伍有深厚的老乡情结,周公建议,不拆散这支部队,给予他们“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的番号。

    任命董东翘为司令员(也是我方组织成员)、韦郁周为副司令员、刘冲为政治处主任。

    挺进队的臂章图案为一持枪的战士,图文为“向白山黑水挺进”。该番号突出了三个信息:“东北”“流亡”“抗日”。

    得知被编入新四军,刘冲和他的弟兄们欢呼雀跃,庆祝新生。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未来的路是那么坎坷。

    加入新四军之后,挺进团来到巢县和全椒县一带,开展对敌斗争。

    东北军身经百战,装备精良,作战勇敢,将全椒县的日军打得心惊胆战,被迫撤出该县。

    当地的群众拍手叫好,当地青年也积极加入他们的队伍。

    这一来,队伍迅速壮大,由当初的几百人,增加到1500人。

    这时候的挺进队,兵强马壮,战绩辉煌,在皖中、皖东地区威名大振。

    常言道“树大招风”,挺进纵队的壮大既引起了日军的仇视,也引起了蒋顽军的不安。

    安徽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摩擦专家”赵凤藻,调集周围7个县的武装,打算消灭这支抗日武装。

    可是,挺进纵队日军都能打趴下,周围的保安团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打了几个月,赵凤藻损兵折将,没有尝到一点甜头。

    无奈之下,他改变策略,决定收买挺进纵队的干部;不是有句话“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嘛。

    他收买的人,名叫刘子清,此人原来是全椒县赤镇区后备大队长,因为心爱的女人被县长抢走,这才一怒之下参加了挺进纵队。

    这家伙参加革命动机不纯,再加上新四军里生活艰苦,很快被收买,带着一部分人参加了国民党顽军。

    不过他只带走了一百多个人,挺进纵队元气没有受太大影响。

    1938年9月,新四军4支队8团来到肥东县,在石塘桥与挺进纵队会合。

    4支队决定,挺进纵队改编为“挺进团”,由8团统一指挥,跟随8团行动。

    这一来,挺进纵队更不好消灭了。

    赵凤藻不甘心,又使出一个奸计:离间计。

    他收买了新四军的一个情报站长,向4支队的负责人送去一份假情报——挺进团要投靠57军。

    高敬亭分析了情报之后,竟然相信了。

    这是因为,挺进团跟8团也发生了矛盾。

    首先是纵队的经费无法解决,连过冬的军衣都没有着落。

    众所周知,红军时期,经费主要来自打土豪。

    合作抗日开始后,蒋氏要求我军不能打土豪,八路军、新四军的军费和补给由当局解决。

    但是,蒋军对后来扩充的八路军、新四军不认可,不给军费。

    这一来,挺进团就只能向老8团要,因为他们在该团领导之下。

    8团自己的经费都无法坚决,也满足不了纵队的要求,只能给他们有限的军费。

    8团团长周骏鸣

    这样一来,矛盾产生了,纵队就认为,他们的军费被8团克扣了,他们联名向支队告状。

    接着,挺进团负责人向8团提出,联合起来吃掉刘子清的部队,8团不知道怎么想的,没有接受这一意见,挺进团负责人非常不满,就带不服从8团安排,独自回到巢县活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挺进团2营长温玉贵提出恢复组织身份,但遭到拒绝。

    温玉贵是东北人,早年加入了组织,后来跟组织脱离了关系。如今他向教导员周利人提出,想要恢复组织身份。

    无论是跟组织失联,还是被开除,恢复组织身份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

    温玉贵积极参加抗日,还手握兵权,在部队里影响力还不低,他的情况很特殊。

    周利人感到很为难,就向政治处主任高志荣作了汇报。

    高志荣也觉得这事难办,答应不答应都不合适。

    无奈之下,他们向自己的领导老8团首长汇报。

    汇报的时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不能答应的话,不要立即摊牌,跟对方打太极,就说此事重大,需请示延安之后再作决定。

    但是,政委是个直肠子,他直截了当地说:“就说我说的,叛徒不能恢复组织身份,让他死了这条心。”

    温玉贵听了上级答复后,心拔凉拔凉,自己干革命却不能加入组织,这还有什么干头。

    这么一想,他就开始捣乱,在挺进团与8团制造矛盾。

    “同志们,8团又改善生活了,杀猪宰羊。”

    “同志们,8团都穿上秋装,我们还穿着单衣。”

    “8团把我们上交的战利品都分了,兄弟们。”

    他的这些话,都是谣言,但是谣言说多了,也有成为真话。

    如此一来,两个兄弟部队关系出现紧张。

    恰好,东北军缪征流的57军到了合肥地区。

    高敬亭一分析,觉得挺进团投敌的事不是空穴来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先下手为强,赶紧行动。

    于是,8团接到4支队领导的电报说:“挺进团与新到安徽的东北军缪徽流部开始勾结,请采取措施。”

    老8团团长本来就对纵队有意见,这时候就设下鸿门宴,让挺进团的主要负责人来8团团部赴宴。

    1938年11月,挺进团政委刘冲、团长韦郁周、高志荣、张恺帆等人来到宴会现场。

    来的时候,温玉贵就觉得不对劲,上前阻止,韦郁周呵呵一笑说:“你是杞人忧天。”

    温玉贵说:“团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真要去,多带点警卫员。”

    韦郁周说:“我们这是去跟自己的同志会餐,不是去鸿门宴,至于吗?”

    温玉贵见状,便说:“你们真要去我也没办法,反正我不去。”

    刘冲和韦郁周毫无防备,来到宴会现场。

    8团政委见他们坐下,便用力把手中的酒杯一摔。

    潜伏在周围的警卫战士一拥而上,还没有等刘冲他们反应过来,手枪已经被下掉。

    随之,挺进团被缴械。

    温玉贵见刘冲他们没有回来,认定他们遭遇“不测”,乘机煽动死党携枪投降之前叛变的刘子清。

    事后,新四军军部经过调查,没有发现挺进团投奔缪征流部的证据,这才知道中了顽军的离间计。

    赵启民将军

    当时任第八团参谋长的赵启民将军晚年回忆说,对“东北流亡挺进纵队”的处理不妥,是第8团到皖东后的“一大失策”。

    假如把挺进团和第8团的兵力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整顿,对抗日武装的发展、皖东根据地的建立,将有积极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挺进团负责人被缴械半年后,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在1939年6月,被以类似的理由缴械,他并没有韦郁周那么幸运,被当场错杀。

    高敬亭塑像

    单字解释: 新 四 军 老 团 设 宴 营 长 挺 进 团 长 前 去 赴 宴 那 是 鸿 门 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