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语成千古名言

    2023.05.13 | 历史网 | 次围观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语成千古名言

    世界上能够毫无保留对自己好的人,除了父母已经找不到其他人了。古有春晖寸草,孟母三迁来表示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后也有卧冰求鲤,乌鸦反哺来体现孩子对父母的回报。

    其实表达父母之爱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舐犊情深,老牛舔犊,而要想知道它的由来,还得从曹操杀死杨修,询问其父杨彪感受的话说起。

    才华横溢的杨修

    杨修在我国古代史中也算得上是名门之后的才子,作为汉魏时期弘农杨氏后人,他的起点是很高的,出身显赫的他聪明好学,二十几岁就被推举为孝廉,后来又在曹操帐下当主簿,深得曹操满意。

    曹操本人能力是十分强劲的,虽然历史上许多人对他的政治立场表示不认同,但是他个人能力上却很少有人能够否定。不过就是如此一位枭雄,都曾亲口承认自己不如杨修。

    那是一次曹操与杨修行军途中经过曹娥碑,只见上面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询问杨修是否知道其中意义,杨修答已知,曹操便让其不忙公布答案,这样部队又行进了三十里曹操才知道答案,两人一核对果真一样,至此曹操感叹,他的才智与杨修相比差了三十里。

    不过杨修本人虽聪明,但在为官之道上却欠缺了几分。有一次修建相国府,工人们修到大门时曹操来视察了,临走时在门上留下了一个活字,众人纷纷不解,杨修此时站出来叫人将门拆除,解释道曹操在门上写“活”字,是嫌弃门宽大了,曹操得知后便越发喜爱杨修。

    但是当有一个人每次都能够猜中你的心思,那种滋味可不妙了。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饼给曹操品尝,他在礼盒上写道“一合酥”,将之置于案头。

    杨修回来见状将酥饼分与众人吃了,曹操问其故,杨修答:“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我们岂敢违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表面上微笑夸奖,但内心却对杨修有了忌惮之心。

    杨修便是因为这样不知遮掩自己的才华与想法,逐步将自己推上了死亡的深渊。

    最终成为鸡肋

    杨修的死,在笔者看来是曹操给曹丕的一个警告,但杨修本人也有一定的原因。

    然而曹丕却在一次次的胜利中迷失了自我,变得日加高傲,这样的太子显然引起了曹操的不满,最终曹操将太子人选定为曹植。

    为了给曹植保驾护航,曹操自然要将曹丕帐下势力给削弱,首当其冲的就是杨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杨修与曹植在车上饮酒谈事毕之后,便从司马门出发,曹操暗中派人盯梢,见其路途中又与鄢陵侯曹彰玩笑嬉闹,曹操便借此机会佯作大怒,认为杨修行为举止轻浮,给他定了一个“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随即下令将杨修处死,此时的杨修也不过四十五岁。

    杨修的死显然是政治牺牲品,对于曹操来说他便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还是下了狠心将其处死,只是杨修的父母才是世界上最为伤心的人。

    询问其父杨彪感受

    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当时儒家集大成者,身份显赫德高望重,骤然听闻儿子的死讯,十分悲痛,一时间竟有好几天卧床不起,一来二去肯定也是面容消瘦。

    而曹操这边,则没多久就设宴款待杨彪,“亲切”且面带微笑地询问杨彪,为何最近形容消瘦。

    而这个典故的背后,是杨彪为人父在面对孩子被杀,还要被仇人假惺惺询问时的无限心酸之感,也有着他在迟暮之年,面对中兴汉室无望的颓废之情。

    杨彪和杨修,两父子都是当时政治动荡下的牺牲品,他们的退出也注定了属于汉室的风骨荡然无存。

    此后武力,权谋,兵家,谋逆成为了朝代更迭的主流,中国古代史也即将拉开了一个新篇章。只是可惜了像杨修这般才华横溢的人,最终倒在了争权夺利的道路之上,也可惜了杨彪作为父亲对杨修的舐犊情深。

    小结:

    其实每一对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杨彪如此,或如杨彪内敛含蓄,或如孟母温柔严肃,但是不变的都是那一颗对待孩子的真心。而作为孩子的我们更要对父母尊敬爱护,如此一来家庭才会幸福长久。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语成千古名言

    单字解释: 曹 操 杀 了 杨 修 后 笑 问 其 父 杨 彪 为 何 瘦 了 ? 杨 彪 回 怼 一 语 成 千 古 名 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