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张居信:少帅长孙,名字里藏爷爷心愿!会见郭松龄孙子时与之拥抱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前年火热的历史大剧《少帅》在电视上热播,讲述了少帅张学良的一生,其中最让我感触良深的不是少帅的东北易帜、也不是老虎厅诛杨常,而是郭茂宸兵败被杀。

    郭松龄作为东北军高级将领曾经参加过孙中山先生的队伍,由此可见,郭松龄是一位三民主义忠诚的拥护者。优秀的人总是会互吸引的,郭松龄的妻子也是一位同盟会会员。

    郭松龄和他的夫人都有着有一颗救国救民之心,所以当张作霖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准备大打内战的消息后,他们是绝不可能无动于衷的。郭松龄和他的妻子一致认为必须有所作为,来拯救他们自己的国家。这就有了他后来的起兵反奉,可是好人不长命,郭松龄不仅兵败巨流河,他们夫妻二人还被残忍杀害,最让人痛心的是,他们遭遇死后还遭遇了在小河沿曝尸三日的侮辱。

    郭松龄与张学良亦师亦友,张学良在兴隆店列车得知郭被俘消息,还说:“郭是个人才,为国家着想,我把他送到国外去深造。”可惜,少帅终究没能救下郭松龄夫妇。郭松龄虽然反了老张家,但少帅张学良还是拿他当一生的兄弟。郭松龄的死也是张学良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2016年5月7日,张学良与赵一狄的长孙张居信先生在沈阳与郭松林夫妇的孙子郭泰来先生首次相见。这是张郭两家后代90年后跨越重洋的首次相见。

    前人已故、后人相聚!太容易让人感慨万千!

    张居信说他和哥哥张居仰的名字是爷爷张学良亲自取的,里面有他爷爷的“信仰”。这份信仰就是--中国。爷爷生前没能回到中国,留有诸多遗憾。作为张学良先生后代的他,将替爷爷张学良完成未完的心愿。

    其实张居信先生在爷爷张学良去世以后,就曾多次回国。因为张学良曾经在北大求学,后来便再也没有去过,但他对北大却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还念。2001年,张居信先生回国去北大求学,在北大求学期间,他去过沈阳、西安、北京等多地,他对中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爷爷张学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他频繁的往来于中国。

    2004年,张居信先生获得了东北大学兼职教授,这个职位对张居信先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张居信先生已经完成了许多爷爷张学良未完的心愿,这次来沈阳对于张家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要为爷爷了却一份遗憾---会见郭松林将军的孙子郭泰来。

    郭松林与张学良亦师亦友,感情深厚,但自从郭松林将军兵败被杀后,张郭两家便多年没有来往。

    在沈阳的明湖春饭店,张居信见到了郭泰来先生。郭泰来先生虽已年近七旬,但身材魁梧,气宇轩昂,颇有将门之后的风范。刚刚见面两人便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也就在此刻张郭两家多年的心结至此打开。

    张居信说:“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对于郭松林将军的离世这件事,依然是爷爷一个无法忘却的心结。我特别希望,这次见到郭松林将军的后代后,可以打开爷爷的心结,完成爷爷的一个心愿。”可想而知,如果能够见到张学良先生的后代,对于郭泰来先生来说,必然也是万分激动的一件事情。

    据说张居信的父亲曾想在张学良先生九十大寿的时候,送给他一面寓意为“镜可鉴人”的一面铜镜,可是这件事一直被搁置了,直到张居信的父亲去世了,这面铜镜也没有被送出去。后来,这面小小的镜子还是由郭泰来先生送出去的,理所当然的,这不仅是一面小小的镜子,更是两家交好的信物。

    在此之后,张居信先生与郭泰来先生约定,以后张郭两家会经常来往。多年心结被打开,张学良与郭松林先生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

    在张居信先生心中,始终觉得,爷爷张学良把中国当成一生的信仰,自己却始终没有为国家做过太多的贡献,将来他会为爷爷的这份信仰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郭松龄被杀之后,张学良曾痛感惋惜的说:“郭茂宸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一个英雄,如果我有权利的话,我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他出国深造,然后再回到祖国,为中国效力!”后来,经历了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每每遇到困境时,就会感叹:“如果郭茂宸在,该有多好啊!我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这么困难了!”

    他对郭松龄的怀念远不止于此,在孤独难挨的幽禁岁月中,他仍然时时刻刻想着郭松龄,有不少人和他一样,一致认为——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了,中国的历史必将被改写,有很大的可能,中国就不会出现所谓的‘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甚至认为:如果那个时候郭松龄还在的话,日本是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张学良对郭松林的死愧疚了一辈子,后悔了一辈子,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郭松林是被张学良父亲张作霖杀害的这一残酷的事实!

    张学良、郭松龄关系非同一般,张学良也接受了郭松龄很多先进思想,张学良视郭松林为良师益友,左膀右臂。但是郭松林起兵反奉。这种情况下这个20多岁的一个年轻人面对着他老师的和他的亲生父亲,他又能如何抉择呢!

    郭松龄虽然死了,但他教给张学良的三民主义、救国救民道理却影响了张学良的一生,促使张学良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的发生,最终也成就了张学良英勇的一生。郭松林的半生却是张学良的一生,时光流转、斯人已逝。现在的我们又将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呢?

    我觉得时代在进步,当年的对错已经不再重要,延续多年的恩仇,能在此刻烟消云散,何曾不是一件快事,作为后人的我们依然会敬仰他们的情谊,也会感慨他们的结局,但更会面向历史,面向未来。

    文/史海观复

    单字解释: 张 居 信 少 帅 长 孙 名 字 里 藏 爷 爷 心 愿 ! 会 见 郭 松 龄 孙 子 时 与 之 拥 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