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究竟输在哪里?罪魁祸首是谁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淞沪会战国军英勇抵抗三个月的时间,打破日军“三个月毁灭中国的野心”,也彰显中国军民的抗日决心与意志力。可是这场本来能够消耗日军主力有生力量的大会战,为何最后会如此惨败,以至于为后续的二线国防工事弃用,与南京保卫战的士气低迷和崩盘打下不好的影响。

    造成这一问题的惨重后果,居然是金山卫防线的崩盘,导致前线主力国军侧后翼被切断,随时面临主力被围歼的结局。而统帅部又没有相关的备用方案,最终导致前线混乱后的撤退无序与大崩溃的结果。

    悲剧的发生竟然源于后方海防的失守,而据事后调查的结果也是令人很是无奈。那就是这次会战失败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一个被收编的湘西土匪师长,因为他的贻误战机与避战,没有按时接防以及进行阻击战。使得本来能够稳定的局势,造成一场灾难的发生,不得不说很是可悲。

    那么这个师长是谁?为何敢于做这样的背叛,导致淞沪国军主力的元气大伤。这就不得不说“八一三事变”时,国军主力集中于淞沪前线作战,与日军进行死磕。而后方防守的任务则由二线部队防御。

    当时国军的部队主要分为中央军与杂牌军,且杂牌军的战斗力又各有不同。其中桂军、西北军战斗力较强,晋绥军装备也不错。有战斗力的部队都被调往前线作战,剩下防守的部队战斗力不足,但也能够暂时防守一段时间。

    毕竟当时中国的军力有限,不可能不用。而防守杭州湾位置的部队就是由左翼军总司令张发奎指挥的第8、10集团军负责,主要防守苏州河以南及浦东广大地区,以护卫前线国军主力的左翼安全。

    这是支偏师,是一个杂牌军的集合体,内部派系复杂,光是湘系军阀就有好几个。湘西土匪师长陈光中就在这里,也是他最后负责防守金山卫的换防期时出现的问题。当时担负杭州湾北部一带海防重任的是第8集团军28军62、63师,陈光中的第63师驻守乍浦至王家湾沿海各要点,陶柳的第62师驻守金山至乍浦沿海各要点。

    这两个师都不是湘系军阀何健的嫡系部队,战斗力仅是二流末端水平。尤其是63师的湘西土匪部队,是被收编而来,仅有正式师级编制,却没有相关的战斗水准。本来其驻守地也是被安排在不重要的位置,不至于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只是后来前线战局出现变动,我军开始收缩防线,导致兵力开始出现紧张,以及战线缺口需要补充。至11月初,负责防卫金山卫的62师开始被调往前线缺口处进行防御。而63师则负责这一区域的防守任务。

    也就是说至4日换防交接时,63师就应该在这一地区进行布防。对于这一地区的防守,当时军统已经进行一定程度的示警,并上报统帅部。只不过杭州湾北部并不适合大型登陆战,因为沿海地形不适合。

    唯一适合的金山卫也不需要大部队重点防御,按照估计,日军仅能派遣一个师团的兵力进行投入作战。而当时国军布防兵力是两个师,可能抵抗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就能给予国军一定的缓冲,进行反击。

    可是问题是前线紧张,把62师调走,此地仅剩63师一个师的兵力。而日军也不是一个师团的兵力,而是一个军团的兵力。这样的后果很可怕,更为严重的问题是63师根本就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换防工作。

    日军利用国军换防的缺口,进行突袭作战。4号潜伏,5号进攻,当时仅有62师留守的排级小部队进行防守作战,而63师根本就没有在该区域驻防。导致日军突袭成功,此地处于无军队驻守的状态。

    即使被日军突袭,只要及时支援,也不至于惨败的后果。只不过在这个关键的档口,陈光中在6号自己的原驻地中仅仅是稍作抵抗就开始逃往浙江。一天之内弃守所有防线,使得日军轻易攻占松江城,国军后方防线出现缺口。

    这个湘西土匪师长两次贻误战机,才使得本来势均力敌的前线作战变为大崩溃的局面。造成我方的伤亡惨重,后路被断,让日军扩大战果,一举拿下江浙之地。甚至南京也处于兵峰之下,也真是民族罪人。

    结语:这个湘西土匪师长本就是个土匪之流,对于国战的意义可能并不了解。还是沿用自己老军阀的狭隘思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与日军进行死战。同时既不防守金山卫要道,又不抵抗日军的扩大化侵占,只是带领部队一路逃亡保存实力。却使得淞沪会战的成果,一夜之间崩盘,确实是最大的罪人。

    单字解释: 淞 沪 会 战 中 国 军 队 究 竟 输 在 哪 里 ? 罪 魁 祸 首 是 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