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太史慈武艺如何,放到魏蜀两国能排第几?很遗憾都难入前五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太史慈号称江东第一名将,武艺到底有多强,放到魏蜀两国能排第几?

    太史慈在三国中登场较早,在管亥等人围困北海时登场,单骑杀入数万贼军之中,两番混战,如入无人之境。孔融原来与太史慈相识,虽然从未蒙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所以经常照顾太史慈之母。今北海有难,太史慈特来报恩。

    太史慈年轻气盛,当即表示愿出城杀敌。可是敌众我寡,孔融最后决定去刘备处求援,太史慈请命杀出求援,孔融大喜。太史慈饱食后冲出城去,管亥猜到这要去搬救兵,于是率数百骑从后追赶。只见太史慈把枪搭在腰间,拉弓射箭,八面而射,纷纷应弦而落。黄巾军见此人如此武艺,不敢追赶,太史慈得以冲出重围。

    此战太史慈勇猛无比,单骑突围,还能用箭法震慑群贼。这般战绩与三国后期文鸯单骑退敌不遑多让!只是文鸯用鞭,而太史慈用箭。

    除去华丽登场外,太史慈还有两次单挑,短兵相接也是不落下风。一个是神亭岭之战,太史慈与小孙策力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老将程普对太史慈的武艺也是暗暗称奇,不禁暗挑大拇指!如果说孙策只是对战过一般将领,没有与强将对战过,不好作为参考,那接下来的合肥之战,太史慈武艺就可直入一流行列。

    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进兵南郡,而孙权率领太史慈等人攻合肥。两军对战,张辽出马与太史慈战到一起,两人大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在演义中,如果二人大战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大多就是临时性交战,不可作为武艺参考。而大战五十回合以上,则表明两人战力基本处于同级水平。如张辽在演义中武艺也就是中一流水平,处于庞德,夏侯惇,徐晃等人之下,也就表明太史慈也是这般水平。

    太史慈在演义中对战较少,而张辽却经常出战。如在官渡之战,与张郃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合肥之战,与凌统也是大战五十回合,难分高下。不过从具体表现来看,对战张郃时,曹操命夏侯惇等人冲锋助战,以及在合肥之战时,孙权恐凌统有失,命吕蒙接应,也可看出,张辽武艺介于张郃与凌统之间,属于中等一流水平。

    太史慈如果放到魏蜀两国能排第几呢?

    首先魏国战力最强的五人分别是:许褚,典韦,庞德,徐晃,夏侯惇。

    许褚典韦为超一流名将,其中许褚与马超,赵云等人有交锋,而且都是不分上下。以马超二十回合击败张郃来看,太史慈难以匹敌虎贲双雄,与超一流还有很大差距。而庞德,徐晃都有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上下的战绩,并且庞德经过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几人的轮番挑战后精神抖擞,毫无惧色。这般战绩也是张辽,张郃等辈无法做到的。

    至于夏侯惇,在濮阳之战时,乐进战臧霸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夏侯惇出马,张辽截住厮杀,四人战到一起。但其后吕布却表现出“恼得性起”,亲自出马。由此来看,乐进臧霸二人不分胜负之时,张辽对战夏侯惇并未取得上风,甚至出现劣势。所以与张辽同水平的太史慈面对夏侯惇这样的悍将也是难以取胜的。

    小结:魏国这五大战将,威名虽然不及蜀国五虎上将,但也算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不是江东武将能媲美的。

    其次蜀国战力最强的五人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也就是以关羽为首的蜀国五虎上将,这五人战力都属于三国超一流行列,就算最弱的黄忠都能单挑张郃徐晃二人,大战大半天不分胜负,虽然处于下风,但张郃徐晃二将哪位武艺弱于太史慈呢?所以说关张赵马黄五人太史慈一个也打不过,甚至连战平都没希望。

    魏蜀两国除去这各自的五大战力外,诸如魏国的张辽,张郃,蜀国的魏延,关平的武艺也都与太史慈有一战之力。所以说如果三国武将大排名,江东武将根本尽不了前十,能入前十五都很艰难!

    综上来看,江东自古多才俊,但才俊多以文采出众。在战绩方面,除了四大英将战绩斐然外,其他战将单凭武艺是很难与魏蜀两国媲美的!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单字解释: 太 史 慈 武 艺 如 何 放 到 魏 蜀 两 国 能 排 第 几 ? 很 遗 憾 都 难 入 前 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