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在农村,逝者出殡前要“摔瓦盆”,是什么讲究?主要表达啥意思?

    2023.08.2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从生命开始孕育的那一刻开始,到“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生命的结束,此乃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逝者已逝,“逝者为大”,这也是一种包容和豁达,人死如灯灭,生前的“光明”,在这一刻尽数归于黑暗。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高度重视礼仪的国家。在尊长敬老、传承孝道的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丧葬仪式也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和仪式。

    在这其中,有一项引人注目的习俗:那就是在出殡前“摔瓦盆”。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式实际上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传统孝道的传承。

    一、“摔瓦盆”仪式的历史渊源

    为了理解农村丧葬仪式中的“瓦盆仪式”,我们首先需要回溯到其历史渊源。虽然具体的起源年代难以考证,但有多个传说与这一习俗相关。

    传说一:周瑜与诸葛亮

    周瑜是吴国的名将,他在联吴抗曹的过程中,与蜀国的诸葛亮有过明暗矛盾。为了图谋陷害诸葛亮,有人建议在周瑜的灵前摆放一个瓦盆,底部埋藏火药,上面点燃引线。

    计划是在诸葛亮祭奠时引爆,然而,诸葛亮识破了这个阴谋,他在奠酒时将酒倒在引线上,化解了危机。这个传说成为了瓦盆仪式的一个来源,象征着人们希望逝者在来世平安无恙。

    传说二:孤儿寡母的故事

    故事中,一位孩子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入赘,不久也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孤儿。这位勤劳贤惠的女人曾经将好吃的食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瓦盆里,以便孩子们能够方便地享用。

    然而,随着她的去世,孩子们失去了母亲的呵护,也失去了那个装满美味的瓦盆。邻里们商议将瓦盆摔碎,孩子才渐渐释怀。这个故事反映了对母爱的怀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这两个传说突显了“瓦盆仪式”的根源是人们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以及对传统孝道的延续。

    二、“摔瓦盆”仪式的意义

    对逝者的尊重:“瓦盆仪式”是中国农村丧葬仪式中的一部分,旨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摔瓦盆的过程象征着亲人的离去,将逝者送上最后的道路。无论逝者的社会地位如何,这个仪式都将他们平等对待,突显了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

    孝道的传承:孝道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顺父母、祖先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而“瓦盆仪式”则是孝道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摔瓦盆,年轻一代学会尊敬长辈、珍惜亲情,传统孝道的内涵得以传递和弘扬。

    三、“摔瓦盆”仪式的流程与讲究

    在实际的丧葬仪式中,瓦盆仪式通常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讲究,这是农村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瓦盆的准备:家人会准备一个陶制的瓦盆,通常是平底、圆口,直径约四寸左右,深度约二寸左右,底部带有小孔。这个瓦盆通常被称为“老盆”或“阴阳盆”。

    祭奠逝者:在丧礼上,家人会将瓦盆摆放在逝者的遗体前,用白纸裱糊盆口,中央放上一小撮稻草代替香烛。然后,家人会在瓦盆里倒入酒水或其他奠祭物品,以供祭奠时使用。

    摔瓦盆:摔瓦盆的过程通常由主丧孝子或与逝者关系最亲近的家庭成员执行。这个过程象征着亲人的离去,也代表了继承人的责任和承诺。摔瓦盆后,家人们会在大庙前当众将瓦盆摔碎,以示送别逝者,为其送上祝福。

    结语:

    “摔瓦盆仪式”是中国农村丧葬仪式的一个独特习俗,它代表了人们对逝者的尊敬、怀念以及对传统孝道的传承。

    通过这种仪式,人们不仅向逝者表达了最后的祝福,也传递了尊敬长辈、珍惜家庭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习俗以其深刻的意义和感人的内涵,在中国农村丧葬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在 农 村 逝 者 出 殡 前 要 摔 瓦 盆 是 什 么 讲 究 ? 主 要 表 达 啥 意 思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