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苏联超级间谍千面人:会6国语言,立功无数,却栽在13岁男孩手上

    2023.05.1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60年5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驾驶员弗朗西斯·格雷·鲍尔斯驾驶一架U-2型间谍飞机,正飞行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业中心的上空,侦察那里发射架上的巨型火箭。

    突然,3架米格飞机疯狂地向它扑来。鲍尔斯立即加速。米格飞机因速度不够,被远远抛在后面。看到这些,鲍尔斯洋洋自得,脸上泛起胜利的微笑。然而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巨响,一道橙红色的光在他眼前闪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飞机已失去控制,直接往地面栽了下来。按规定,在发生这种情况时,鲍尔斯应当机立断,炸掉飞机。但是,他不仅没有那样做,反而打开座舱盖,解开皮带,跳伞了。他降落在一条小溪边,立即被几个苏联农场工人抓获了。

    当天,他被苏联用飞机押送到距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千多公里的莫斯科,关进了卢比扬卡监狱。

    这一天下午3点多钟,美国的侦察部队向华盛顿报告了鲍尔斯失踪的消息。中央情报局的头头们得悉后,一个个惊魂不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老谋深算的中央情报局的头子杜勒斯心事重重地说:“我们已经在苏联上空飞行了4年,他们的米格机不可能飞得像U一2那么高,为什么会有3架米格机企图追它呢?难道U-2没有飞到米格机飞不到的2万米以上的高度?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一位粗鲁的美国将军骂道:“我不明白,俄国人是怎样打下U一2!”

    这是一个谜。连诡计多端的杜勒斯也如坠十里云雾,根本摸不到问题的边儿。直到五年之后,当苏联克格勃间谍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巴托列斯基叛逃美国之后,才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打落U--2型飞机的,并不是苏联的什么新式武器,而是克格勃苦心经营的杰作。

    1960年4月的一个深夜,克格勃总部接到指示,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弄下一架U一2型飞机。克格勃立即行动起来。

    第二天,克格勃专管中东地区对外谍报的负责人马林斯基,便匆匆忙忙地飞到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他立即同克格勃驻喀布尔的特工密商,要找一个通晓飞机的专门人才。他们认为,这个人应是帕坦族人,有亲戚在巴基斯坦,这样才便于过境。最重要的,他应对苏联十分忠诚。经过通宵达旦的紧张挑选,最后终于选定了一个名叫穆罕默德·嘉兹尼·汗的飞行员。他正好是一个帕坦族人,又曾在苏联受过训练,驾驶过米格飞机,熟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情况,很容易混进巴基斯坦。

    接受任务之后,穆罕默德随即进行了化装。他脱去军装,穿上破烂不堪的衣裳,顺利地从吉巴尔隘道附近的一个村庄,乘公共汽车进入了白沙瓦。在那里,他找到了以前的老朋友——牟尼伊·汗。

    老朋友多年不见,如今有幸相聚,倍感亲切。穆罕默德对牟尼伊说道:“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你想办法给我介绍一个在机场干活的差事吧!当然是军用机场,尤其是美国佬的军用机场,尤其是美国佬的军用机场。”

    牟尼伊·汗听了之后,摇了摇头,叹息道:“难啊!像咱们这些人,只能干些打杂的活儿,如清道夫、搬运工等等,摆弄飞机的话,全是美国佬自己包了。”

    穆罕默德接上话茬:“没关系,只要能进机场,就是当清道夫也可以。到时候,兄弟决不会亏待你的。”

    说来凑巧,恰好这时有一位机场清道夫因病不能上班,于是穆罕默德便冒名顶替,潜入机场。而包工头则只管人数到齐,别的是从不过问的。

    机场这个门总算被穆罕默德打开了,可是,作为一名清道夫,他根本就无法接近飞机库。因为那是机密区,戒备森严,一般的勤杂人员是不许接近的。看来,要进入飞机库非常困难。可是,时间对于穆罕默德来说,显得太宝贵了。

    怎么办?无奈之中,他只好再次求助于牟尼伊。当然,他首先得给这位老朋友送去一笔重金。牟尼伊挖空了心思,终于为他物色了空军食堂中的一名侍者。他们买通了这个侍者,得到了大量有关机场上飞行中队的情报。他们了解到这支中队是搞高空间谍飞行的,以前驻在土耳其的空军基地。现在停在机场上的正是U一2型飞机,最近准备作一次远程飞行,驾驶员就是鲍尔斯。

    时候到了,穆罕默德不能再等待了,他决心亲自去闯一闯。可是,那里的警卫实在太森严了,不仅一道道的铁丝网使人望而生畏,而且在U一2型飞机的旁边,还有专门的军警巡逻。然而,穆罕默德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偷偷地在夜里用红外线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停机坪里虽然灯火通明,但军警每次换岗时,都在飞机的右舷,而且离飞机的门较远。这是一个可乘之机!一个大胆的行动计划终于在他脑子里形成了。

    一个深夜,万籁俱寂。穆罕默德潜伏在一个离停机坪较近的隐蔽地方,他看了看手表,已近两点。这时,一群刚从街上饮酒归来的美国大兵,赶来换岗。他们余兴未尽地复述着他们的艳遇,一个个心不在焉。穆罕默德瞅准了这个时机,光着脚丫,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了飞机的驾驶室。他蜷缩着身子,手在驾驶舱的仪表板上一寸一寸地移动着。当他的手摸到高度仪的塑料外罩时,便迅速地拧下右上角的一颗螺丝钉,并换上一颗自己带来的螺丝钉。

    这是一颗由克格勃专门研制的特殊螺丝钉。它具有极强的磁性,能够扰乱高度仪,把它的钢质指针吸引住。这样一来,当飞机飞到几千米上空之后,高度仪的指针接近磁力场,慢慢便会被吸引过去,指示到2万米以上的高度。就是这颗小小的螺丝钉,使得鲍尔斯不仅成为克格勃的俘虏,而且在法庭受审时,还一直咬定他是在2万多米的高空被打下来的。可惜,此中的情由杜勒斯并未知其一二,以致他力主用阿贝尔去换回鲍尔斯,以便摸清情况。

    那么,阿贝尔又是何许人物呢?

    阿贝尔是一位资深的苏联特工人员,为克格勃的上校军官,立功无数,是克格勃在北美以及中美洲的负责人。西方的谍报机关,曾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千面人”。他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6国语言。50年代初期,他在纽约当摄影师,同时从事绘画,同布洛克村区的艺术家们长期在一起厮混。这便成了他从事间谍活动的一层极好的保护色。

    阿贝尔从不讲究衣着,不修边幅,有着艺术家特有的浪漫气质。因此,他的活动很少引人注意。他把搜集到的情报,用无线电密码发回莫斯科,但从不与手下的特务直接见面。他传递情报的手法十分巧妙,如用中空的螺丝钉、银币收藏密件缩影的微型胶卷。不过,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所说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有一次,他给手下特务的一枚传递密信的中空银币不慎失落了。13岁的报童占美·波塞在下楼时,在楼梯上发现了这枚铸有杰弗逊头像的5分银币,便弯腰拾了起来,谁料银币却裂成两半,其中竟有一小片微型胶卷,并有些数字。他把银币当即送到警察局。

    联邦调查局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仍然无法破译这部“天书”,直到1957年,才从阿贝尔手下叛逃到美国的克格勃间谍那里得到指点,找到答案。这个克格勃间谍名叫海哈南。由于他怀疑阿贝尔向莫斯科的顶头上司打了他的小报告,因此,在1957年5月,他借回莫斯科汇报工作途经巴黎之机,到巴黎警察局自首了,并要求到美国避难。就这样,他供出了阿贝尔。

    阿贝尔终于落入美国情报机关之手。对于这样一个隐蔽如此之深的苏联特务,美国联邦调查局决定加以重用。在逮捕他之后,便要求他与联邦调查局合作,并提出可以给他1万美元的年薪。这在当时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是,这一切均遭到阿贝尔的拒绝。同年10月23日,他被判处30年徒刑。由于美国U一2型飞机被击落,使得阿贝尔在尝了5年的铁窗之苦之后,作为与鲍尔斯的交换,重新回到了莫斯科。

    单字解释: 苏 联 超 级 间 谍 千 面 人 会 国 语 言 立 功 无 数 却 栽 在 岁 男 孩 手 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