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百团大战中,彭老总差点被日军围歼,谁救了围?

2022.10.2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0年的百团大战,打了不少的硬仗。其中,鲜为人知的是,彭德怀有一次差点被日军围歼,谁救了围?

是陈赓。

8月,百团大战发起后,开始,日军被八路军打蒙,立即急忙从各地抽调七八千人,分兵六路,合击八路军占据的安奉、马坊地区。于是,彭德怀下令陈赓率领的太岳军区部队掩护破路群众转移。

陈赓完成后,9月2日6时许,在卷峪沟、窑儿里、上葫芦把地区,突然与日军遭遇,前进的道路被日军隔断了。陈赓的迎战部署尚未就绪,日军三千人已在两架飞机掩护下,向八路军阵地发起了猛攻。陈赓见势不妙,下令部队立即准备转移。

这时,他遇见八路军129师直属队一个伤员,对方说师部医院尚在卷峪沟,很多伤员还来不及转移。陈赓一听,大吃一惊,为了掩护师部,他下令38团立即占领东大角阵地,16团占领羊儿峙等处阵地坚守。不久,日军集中兵力,在炮火掩护下,猛攻第16团的1547高地,敌众我寡,兵力悬殊,阵地终于被日军占领。

16团被迫撤到卷峪沟、窑儿里之间的1670高地。

在不利的形势下,陈赓正准备率部转移时,突然接到师长派警卫营长传达的口头命令,说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直属队及385旅炮兵部队,都在卷峪沟,要求太岳军区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窑儿里阵地,以掩护首脑机关转移。

陈赓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动员,命令向卷峪沟以东转移的第38团两个营迅速控制卷峪沟以南的下张墙1787高地,阻止高庄之敌,以第16团一个营向上窑攻击,威胁窑儿里日军后背,第16团两个营及第38团一个营,向窑儿里敌人正面反击,夺回窑儿里阵地。随即,各部一起发起猛攻。主攻窑儿里的部队,在第38团团长蔡爱卿率领下,向窑儿里的日军发起猛烈攻击十三次,与鬼子展开白刃格斗。

日军急了,敌机轰炸,施放毒气,企图阻止第38团的进攻。

但是,经过两小时激战,蔡爱卿率部将窑儿里主阵地山头夺回。此后,2000余日军又进行几次反扑,均被击退,死伤惨重。

陈赓率领太岳军区部队坚守到黄昏。彭德怀和其他部队终于安全转移。

随后,陈赓在撤出战斗。

这次作战,陈赓率部从清晨6时半打响,一直打到夜9时半结束,激战持续了15个小时,毙伤日军300余,粉碎了日军合击八路军总部的企图。战后,彭德怀说:“陈赓打仗稳当了,几乎无败仗。这次救了总部,功莫大焉!”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单字解释: 百 团 大 战 中 彭 老 总 差 点 被 日 军 围 歼 谁 救 了 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