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单单忘记此人,结果在15年后被夺取皇位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塑造了一个“赵官家见到也得行礼”的柴进形象,事实上柴进虽然是小说家演绎,但却并非全然无凭无据。创建宋朝的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领军大将,深受后周皇帝柴荣的重视,将大部分兵权都交给他,在959年临去世时让他掌管禁军,请他辅佐自己七岁的儿子柴宗训。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病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派遣心腹士兵,到处去散布传言“契丹与北汉一起打过来啦,我们快逃命吧”,正所谓三人成虎,一句谎言说很多遍就会有人相信,何况是很多人一起说呢?以至于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一帮文官也人心惶惶,在没有收到准确情报的情况下,就请命皇帝派遣赵匡胤率大军去边境抵抗。

    赵匡胤率领大军走啊走,离开首都开封二十里地也就是走到了陈桥这个地方的时候,大军中就同时有很多人在一起议论说“现在皇帝还小不懂事,我们在前线不管怎么打生打死,哪怕是丢了性命他也不会念我们的功劳,不如就请知道我们功劳的将军当皇帝,然后再去打仗吧……”

    其它士兵听完以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时间人心鼓噪,选出了几个代表,硬是将代表着皇权的龙袍给赵匡胤给披上了。古时候常人是不能够穿皇帝服饰的,一旦穿了基本就算时诛九族的谋反大罪,一身武功的赵匡胤被几个小兵强行披上了龙袍,在“无奈”之下回军开封去请小皇帝让位。

    于是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就这么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当然他也知道欺负人孤儿寡母不太好,所以就给了退位的柴宗训家族很多特权,基本上柴氏家族与宋朝赵家处于共存亡的局面,所以《水浒传》中的柴进形象还是相当真实的。

    不过“陈桥兵变”给赵匡胤带来的后果其实有很多,首先他得到了帝位,并且柴家也得到了富贵,这让赵匡胤有效地避免了良心上太多的不安,但同时这也给了赵匡胤很多的担忧,自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帝位,那么哪天自己老了,手下掌握兵权的将领也来一个“黄袍加身”,到时候自己是不是也得像柴宗训一样拱手就把帝位让出去呢?

    长期笼罩在这种担忧里的赵匡胤,最终在961年召集所有掌握兵权的武将们在一起饮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就叹息说:“若是哪天你们的士兵将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该怎么办呢?”原本喝得正开心的将领们听到后全部跪下磕头,请求赵匡胤给条明路,赵匡胤说:“那就回家当个富家翁吧!”

    赵匡胤通过一个酒局,就极为完美地解下了麾下将领们的兵权,被后世称为“杯酒释兵权”,从此赵匡胤不再有任何担忧,认为所有会威胁自己皇位的人都已经被处理完毕了。其实他单单忘记了此人,导致他在15年后被夺取皇位,夺他皇位的人正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

    在961年,赵光义入宫与五十岁的赵匡胤交谈,退去了身边所有的人,结果第二天众人发现原本身体素质很好的赵匡胤已经去世,而赵光义则被一众大臣拥戴继位,赵匡胤的去世在史学家们认为是“离奇暴卒”,而根据《湘山野录》、《宋史纪事本末》等记载,赵匡胤则是被赵光义以斧头谋杀,而不论过程究竟如何,赵匡胤被夺取皇位确是事实。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宋史·太祖本纪》、《湘山野录》、《宋史纪事本末》

    单字解释: 赵 匡 胤 杯 酒 释 兵 权 单 单 忘 记 此 人 结 果 在 年 后 被 夺 取 皇 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