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四十多年后,李先念再谈中原突围:可惜,当时听张主任的话就好了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李先念回忆四十年前的中原突围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很可惜啊,如果我们在抗战时期,采纳张执一同志的建议,就不用进行中原突围了。

    中原突围发生在1946年,张执一是谁,当时他的建议又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后,老蒋调集20多个师的部队,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

    企图消灭中原解放区部队,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

    1946年1月,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后,国军仍继续增调兵力包围和进攻这一地区。

    5月10日,国共双方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定》,但国民党军拒不执行。

    至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达1000余次,占去县城、村镇1100余处。

    为避免内战,国共双方多次交涉,我方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

    但国军一意孤行,至6月下旬,老蒋认为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时机已经成熟。

    遂令其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所。

    指令各围攻部队于6月22日前完成攻击准备,待命攻击。

    此外,还调集西安、武汉的空军配合作战。

    26日拂晓,国军开始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

    占领沙窝、邓店、浒湾等地。这是国军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

    中央和中央军委鉴于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

    势孤力单,多次指示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准备以主力向西突围。

    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

    并在这些地区长期坚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

    在国民党军进攻迫在眉睫之时,中央于6月23日明确指示:

    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据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第1纵队第1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东转移。

    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

    对于这场突围,评价不一,有褒有贬。

    正面评价是,中原突围拖住了蒋军30万,为其他解放区调兵遣将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斗及非战斗减员说起来并不大,并没有成建制伤亡,不失为一次成功的突围。

    否定的评价是:中原突围损失惨重,主力伤亡近半,我军付出伤亡2万余人。

    这是一场恶战,难以避免,中原突围无论是谁指挥,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客观地说,这种说法比较符合事实。

    那么,李先念为何说,如果听了张执一的建议,这场突围可以避免呢?

    张执一是谁,他对李先念说了什么?

    张执一(1911年-1983年),原名谨唐,湖北省汉阳县奓山镇袁岭村屠湾人。

    幼年读私塾,1926年在本县参加革命,次年5月加入青年团。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断组织联系。翌年,在武昌先后入张楚中学、群化中学读书。

    1928年2月在本县城内省立十二中读书,接上组织关系,7月转为党员。

    当年秋季考入武昌艺专文科班,并负责武汉青年反帝大同盟的工作。

    1930年2月考入湖北乡村师范,任中共武昌区委宣传委员、武昌农民行动委员会书记。

    次年3月毕业赴襄阳任教,秘密从事党组织的发展工作。

    1932年4月返汉组织武汉左翼青年联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张执一不光是纸上谈兵,还亲自上战场,指挥过战斗。

    1939年后,张执一任第五师旅政治部主任,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由此可见,张执一的能力不可低估。他向李先念司令员提出的建议,含金量也非常高。

    张执一提出的建议:“北上,可以与北方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局面一下子就能打开了。”

    除此之外,还跟张执一的身份有关。

    张执一当时只是旅政治部主任,他的意见没有人重视也很正常。

    即使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赞同张执一意见的同志不多。

    这就是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总之,无论是按照下级服从上级,还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张执一的北上意见都不能被采纳。

    而且还因为张执一固执己见,他的旅政治部主任职务也被撤了。

    被送到了苏北新四军军部接受审查。

    陈毅认为,张执一立场没有问题,只是提了不同意见,不应该受到处分。

    因此,张执一不但涉险过关,而且还被委以重任。

    事实上,当时形势瞬息万变,环境极其险恶,谁也没有把握保证,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正如文章开头所讲,因为没有采纳张执一的北上建议,中原突围中,我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李先念敢于承认漠视了张执一的建议,说明将军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张执一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更是非常难得。

    他组织"中原突围"的干部谢威等人,成立湘鄂特委。

    重返鄂东、洪湖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或地下工作。

    第1纵队第1旅于6月26日开始行动,先向西,再折而向东,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

    于29日在麻城以北突破国军封锁线东进。

    然后越过鄂皖边界咽喉大牛山,穿过大别山,挫败国军的多次追击和拦截。

    跋涉千余里,于7月20日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苏皖解放区。

    后改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继续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

    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

    牵制了国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

    他先后四次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检查、布置党的工作和工人运动。

    张执一兼任上海中央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书记期间,策反成绩显著。

    上海解放前夕,他受命领导上海市政接管组的工作。

    为平稳接管上海这座重要的经济城市做好准备。

    他一生的许多经历,至今仍被密封,不为人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已经在悄然地裂开缝隙。

    例如,民主促进会和台盟的创建人,都曾表露过:

    这两个党派的成立,都与张执一有密切关系。

    也许,有些事情将会随着老一代人离去而永久的弥封。

    但是,这丝毫无损于张执一光明磊落、业广功崇的一生。

    他的一生活得有价值;他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才是他期盼的!

    单字解释: 四 十 多 年 后 李 先 念 再 谈 中 原 突 围 可 惜 当 时 听 张 主 任 的 话 就 好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