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武汉十大历史名人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钟子期

    重要事件: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相传钟子期遇见伯牙,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这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影响:钟子期以其与伯牙的至交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知音的代表。

    评价和争议:钟子期被后人尊为“知音”,被视为一位典型的隐士文人。但也有人对知音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关系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实际上并不存在。

    2、熊廷弼

    重要事件:熊廷弼是明末“辽东三杰”之一,善于用兵,有胆略,且善射。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伏诛,工部主事徐尔一等上疏为熊廷弼,不果;第二年五月,大学士韩再上疏成功,崇祯帝诏许其子持头归葬,始得昭雪。其遗著有《熊襄愍公文集》。

    影响:熊廷弼是明末重要的军事将领,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他在辽东的军事成就被后世传诵。

    评价和争议:熊廷弼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名将,但其在历史上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他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得不够果断,导致最终的失败。

    3、叶名琛

    重要事件:叶名琛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影响:叶名琛在清朝末年的政治生涯中,曾经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叶名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声誉,但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被一些人质疑。有人认为他在被俘后的表现不够坚决,有些过于软弱。

    4、项英

    重要事件:项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

    影响:项英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早期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革命精神和抗日事迹被后人传颂。

    评价和争议:项英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但是他在历史上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党的建设和军队的发展贡献不够突出。

    5、黎元洪

    重要事件:黎元洪曾历任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

    影响:黎元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的政治生涯涉及许多重要事件,包括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等。

    评价和争议:黎元洪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的政治家,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政治观念和行为不够坚定,甚至有些动摇。此外,他在历史上也被指责为“第一代军阀”之一,对中国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6、冯京

    重要事件:冯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是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也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罢知亳州、成都等地。

    影响:冯京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和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政治上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为后人所称道。

    评价和争议:冯京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和观点,一直被后世所称道和赞誉。但也有人认为,他的反对是出于官僚团体的利益考虑,而不是真正为民请命。此外,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臣,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顽固派、守旧派。

    7、谭鑫培

    重要事件:谭鑫培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他在1905年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该片为黑白无声影片。

    影响:谭鑫培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他创立的谭派艺术,一直是京剧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此外,他还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价和争议:谭鑫培被尊为京剧界鼻祖,是京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和成就被广泛认可,但也有人认为他在艺术上过于追求新意和创新,有些作品在传统艺术界遭到了一定的争议和批评。

    8、陈銮

    重要事件:陈銮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道光十九年后,又署理两江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陈銮亲自督察巡阅。陈銮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都,赠太子太保衔。

    影响:陈銮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在官场上的表现也备受称赞。他在担任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期间,对地方经济、民生、治安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和提升。

    评价和争议:陈銮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清官,他在官场上的节俭、廉洁、勤政、爱民等品质备受称赞。但也有人认为,他在治理时期过于严厉,对一些地方产生了不良影响。

    9、何金寿

    重要事件:何金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化人物,工诗文、书画,兰竹师赵孟頫(子昂),山水小景师王石谷。光绪八年七月闹旱灾,何金寿光着脚为民祈祷求雨时,中暑得病,不久就暴病身亡,以身殉职,临终留下遗言,嘱令不得接受商人赙赠一钱。

    影响:何金寿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和成就,他的书画作品创作精湛,被誉为“清代书画第一人”。他在临终前的遗言和殉职精神,也赢得了后人的称赞和敬仰。

    评价和争议:何金寿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被广泛认可,但他的遗言和殉职精神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过于极端和不必要的表现。

    10、朱鲔

    重要事件:朱鲔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是绿林军起义的首领之一。在绿林军分兵之后,朱鲔与王匡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称将军。公元23年(地皇四年),拥立大汉宗室刘玄为帝,刘玄登基后拜朱鲔为大司马,但朱鲔以汉高祖有约“异姓不得封王”,而没有接受封赏。

    影响:朱鲔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他在绿林军起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没有接受刘玄的封赏,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当时仍然相当显著。

    评价和争议:朱鲔在历史上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叛乱头目和武装匪徒。他的反对接受封赏的立场和观点,也被一些人指责为过于刻板和固执。

    单字解释: 武 汉 十 大 历 史 名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