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抗美援朝6大兵团司令,为何只有他俩回国后被降职,发生了什么?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在无数人民志愿军的六名兵团司令员的带领下尽显雄风,他们六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你知道,这六名兵团司令员在回国之后,只有四人得到了升迁,而另外两个人非但没有受到表彰,反而被降职了,这是为何?他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第一位被降职的便是9兵团第一任司令员宋时轮。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有一件事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相信看过《长津湖》这部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当时我方宋时轮将军所率领的第九兵团在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朝鲜战场。当时朝鲜那边的温度已经下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在这种严寒的天气下行军,对于衣着单薄的战士们来说是非常艰苦的挑战。

    在当时本应该战士们都能够领好棉衣再上战场,但是宋时轮却认为军令如山,一刻也不能耽搁,直接让部队出发了,就这样九连兵团的士兵在零下40多度的天气中坚守岗位,应是一步没有撤退,最后导致很多人没有进入战场,成了一具具“冰雕连”。因为这件事,宋时轮将军的内心始终没有办法平静下来。

    实际上,经过后期调查,在长津湖之战中有一部分战士还是穿着棉衣,但是奈何朝鲜的气温实在是太低了,即使穿得再厚,这些士兵还是被冻伤了,所以有人曾开导宋时轮将军不要太过自责,但是宋时轮将军依旧无比难过。

    而且在他麾下的总预备队26军也没能及时赶到现场围歼敌人,导致战前目标也没能实现。这几件事都成了宋时轮将军心里的坎。虽然组织上没有对其进行问责,但是宋时轮还是不愿意原谅自己。

    回国后,宋时轮便自己请辞授衔,但是要知道以他的资质还是应该被升职的,但是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国家授予其上将军衔一职,这和他之前的职务相持平,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降职,至此他再也没有统兵打仗,一直从事军事教育工作。

    第二位没有升迁的兵团司令员是董其武,其手下直属的精锐部队被改编成了第23兵团,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主动轻盈作战,并在朝鲜战争中出色地完整了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有力支援了前线战斗。更是被毛主席称为“不可不授上将军衔一职”的人物,按理来说毛主席都对此人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其官职也应该肯定是高升的,但是偏偏却降职了。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董其武和其他几位兵团司令员不同,董其武起初是国民党军阵营的,但是却一直本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原则,并没有对自己人进行屠杀,所以后来在解放战争后投诚到我军部队麾下。在董其武看来,国家能够承认自己已经是很感动了,而且在朝鲜战场上自己也没有同敌人进行正面搏斗。

    所以面对组织上的一片好意,董其武还是决绝了。此时毛主席便提出可以让董其武去担任大军区副职,这样一来,董其武也不算降职。但是董其武还是想和自己的老部队呆在一起,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仍在军中工作。所以董其武的降职也可以说是自己选择的,职务虽然低,但是他的待遇还是按照正兵团级标准执行的。

    这样看来,这两个人的降职也并不是受到了什么罪过。虽然拒绝了国家的授衔,但是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他们这些人全都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人民的爱戴。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人民英雄。关于这两位将军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留言在下方和大家一起讨论!

    单字解释: 抗 美 援 朝 大 兵 团 司 令 为 何 只 有 他 俩 回 国 后 被 降 职 发 生 了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