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第四野战军进驻北平80多天,市民众口称赞:林彪大军,名不虚传!

    2022.08.10 | 历史网 | 次围观

    1949年1月16日,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后的第二天,平津战役总前委致函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敦促其当机立断,接受“八项条件”,站到人民方面来,不要再行拖延。

    1月21日,傅作义与解放军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使得北平这座千年古都终于免于战火涂炭。

    1月31日,东北野战军4纵进入北平接管防务。

    2月3日,东北野战军3纵第7师,以及特种兵纵队的一个重炮团、一个野炮团、一个坦克团、一个装甲车团,联合举行北平入城式,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北平城。

    4纵进入北平接管防务的前一天,国军部队从城内刚刚撤完,4纵是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任务入城的,虽也是井然有序的进驻城内,却似乎少了一些仪式感。

    而3纵第7师和特纵的4个团进入北平则完全不同,那是正儿八经的入城式,是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

    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第一次出现在两百多万北平市民面前,该有什么样的气势,该用什么样的态度,该遵守什么样的纪律,件件都不是小事!

    之前进驻北平的4纵,头一个星期,天天搞思想教育,光“吃喝拉撒睡”五件事情,就有“七个不准”。

    部队过去在东北打仗,大多时候住在农村,各部队到了宿营地,首先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挖深坑,建厕所。部队离开前,会将厕所填埋。战斗在黑土地上的三年时间,部队全是这样解决“方便”问题的。

    但这回是进驻北平,就不能这么干了。

    4纵政治部一位负责群众工作的干事见过些世面,他说,部队这次进驻北平城,特别是在重要机关和部门执行警卫任务的战士,必须要学会如何使用马桶……

    4纵各部队还真就找来了一些各式各样的马桶,还有陶瓷蹲盆,统统摆到操场上,这位干事认认真真地教干部战士们怎么用,就像幼儿园的阿姨教孩子们一样。

    群众工作无小事,仅仅这么一件关于如何使用马桶“方便”的小事情,4纵都把它当作大事来抓,由此可见,东北野战军对部队纪律的要求和执行是非常严肃的,这就是部队打胜仗的保证。

    4纵司令员吴克华在大会上讲,我们是习惯了钻山沟、睡大炕的“土八路”,进到城里到处都是新问题。平时出点洋相没什么,来到北平就不一样了,绝不能给解放军丢人。

    4纵进驻北平前的准备工作已经是够细致的了,但担负入城式的3纵和特纵,却还比4纵的准备工作更加严格和细致。

    现在的条例规定,齐步走的步速是每分钟116步至120步。但1949年那时候还没有这些条例条令。

    那时候的部队很少练队列,一年到头就是打仗,一仗连着一仗,战斗力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除了刚入伍的新兵,谁有闲工夫练这个。

    参加过入城式的3纵第7师的老战士们,如今每每回忆起那一天,个个都无比自豪。

    7师的老人们常说,队列训练突击了10来天,动作虽然与现在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式没法比,但那股子精气神,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光凭练,是练不出来那股气势的。

    1949年2月3日,天边才翻起鱼肚白,3纵第7师和特纵的4个团就已经到达永定门外。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兵、装甲车已经准备就绪,进入各自位置,等待入城。

    除坦克兵、装甲车外,步兵、骑兵、炮兵一水的美式英式装备。轻武器全是冲锋枪,有英国人的“斯登式”,还有美国人的“汤姆森”和“M3黄油枪”,全都用枪油擦得铮亮,挂在胸前。

    头一天集体理发、刮胡子,人人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有军功章的都被要求戴上,这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将要第一次接受北平人民的检阅。

    部队一律上棉下单,单裤不会显得臃肿,便于行进中彰显气势。脚上全穿着美式翻毛皮鞋,干部都是美式绿色短大衣,里子是毡绒的。

    团以上干部人人骑着大洋马,头戴狐狸皮帽子,一些人还穿着皮大衣。战士们则全戴着狗皮帽子,个个精神抖擞,大炮、坦克、装甲车队列气吞山河。

    上午10时,入城仪式正式开始。军乐队奏响战歌,3纵第7师的步兵、骑兵成4路纵队齐步行进。特种兵纵队的开进顺序是坦克、装甲车、重炮、野炮依次前行。

    道路两旁人山人海,沿途几十万北平市民一齐发出的欢呼声,口号声气势如虹。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秧歌队见到部队过来,扭动得更是欢畅。

    欢迎大军入城的人群里举起了各种各样的横幅和标语牌,内容写得简洁明快,“天亮了”、“解放了”、“劳苦大众翻身了”……

    市民们爬上坦克、装甲车、炮车,部队屡屡被热情的群众拦停,送花、献茶,一筐又一筐的鸡蛋和水果就往车上搬……

    位于东交民巷的使馆领馆区,群众不得进入,所以街道上空无一人,表面上虽然显得安安静静,但两侧大楼里的每一扇窗户后边,都聚集着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行进队列。

    部队走到美国领事馆路段,全副美式装备的3纵第7师的战士们,翻毛皮鞋把路面震得就像擂鼓一样响。

    不知道窗户后面的美国人当时怎么想,从1945年末到1948年末,高达58.69亿美圆的军援,老蒋怎么就送到了解放军的手中……

    每到一幢使领馆门前,队列中就会有两名战士上去,一左一右在门口站哨。这是中国人民的土地,任人宰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再复返。

    东北野战军3纵、特纵的北平入城仪式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钟,然后从朝阳门出城,返回驻地。

    参加过这次入城仪式的四野老人们经常讲,东北野战军总共12个纵队、48个步兵师的百万部队,就只让3纵7师和特纵的4个团参加入城式,这是多大的光荣啊!

    参加入城式的部队里,还有3纵的文工团,军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朗的天》、《解放军进行曲》、《说打就打》、《林总命令往下传》。

    各种宣传标语准备了很多,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贴,刷糨糊、贴标语、圧牢实,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驾轻就熟。这套动作从锦州、沈阳,一直贴到了天津,现在终于贴到了北平城。

    围观的市民太多太多,那时候部队唱的歌曲,老百姓还都不会唱,但不会唱归不会唱,好多人就跟着学,虽然忙了半拍,但听起来就像二重唱,一路上都是气势磅礴的万人大合唱!

    3纵7师的队列科住在北平报子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干部战士在和房东聊天时,偶然得知房东一家是回民,赶紧全体搬出来,另外找地方住。

    那时候是胜仗连连,部队伙食好得很,几乎顿顿都有肉沫子,可千万别因为吃,违反了民族政策。那时候的纪律太严了,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禁闭记过,一丝一毫都不带含糊的。

    7师的队列科后来搬到了帅府胡同,这家人挺有钱,起初对解放军爱搭不理的。科长赵川见那家人院子里的垃圾都堆成小山了,带着几个干部战士捋起袖子就干了起来。

    师里派了一辆卡车过来,用了3个小时,垃圾山被铲平移出院子。看到垃圾山被卡车拉走了,房东一家人这才改变态度,烧水做饭让大家吃喝,嘴巴里面不停地说道,“林彪大军”真好哇,世上少有!

    当然啦,战士们肯定不会接受这顿吃喝,部队有纪律嘛!

    负责警卫中南海、故宫、前门、景山公园、东交民巷、建国门的部队是3纵7师30团。团部设在景山公园后边,临时搭建了两排木板房,泥巴地上铺上木板子就是睡觉用的床。

    来景山公园慰问部队的群众多了去了,其中不少人是学生,问这问那,问你打过什么仗,受过什么伤,立了多少功,消灭了几个敌人,还硬要拉着战士们照相。

    7师的兵们,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满脸通红,浑身大汗,个个扭扭捏捏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学生们就笑,女学生更是开起了玩笑,说你们林彪大军打仗像猛虎,见了我们怎么就腼腆得像大姑娘一样?

    3纵7师30团在驻扎北平期间获得了三面锦旗,分别是“英勇善战”、“团结巩固”、“秋毫无犯”。

    “英勇善战”,自然是表彰部队作战勇敢。“团结巩固”和“秋毫无犯”,则是表扬30团进到北平后,部队纪律抓得特别好。

    住到老百姓家里的部队,老百姓都会围着战士们看,看枪看炮看大洋马,说林彪大军人好、枪好,就连大洋马都这么漂亮。

    有一个营部驻在一个中学里,教职员工和学生们早晨送来油条豆浆,中午晚上送来大米饭白馒头,还都要炒上几个热气腾腾的菜,非让干部战士们吃。

    有铁的纪律在那管着,营部的干部战士当然不能吃啊,老师和学生们就说了,你们不是讲军民一家吗?一家人还客气什么呢?

    无论部队怎么解释,他们就非要干部战士们吃,而且还要看着大家把东西吃完。

    没办法啊,盛情难却,吃就吃呗,不吃反倒是伤了群众感情。后来部队撤离学校的时候,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悄悄地留下了驻校期间的伙食费。

    1949年4月20日,这时的东北野战军已经改称第四野战军了,开始南下作战,四野在驻扎北平的这80天多天里,各行各业的北平市民只要一提到解放军,都会赞上一句:林彪大军,名不虚传!

    就只有拉黄包车的师傅们偶尔抱怨一句:解放军什么都好,就是不坐我们拉的黄包车,这一条不好!

    干部战士们听到这话也只能莞尔一笑,咱们解放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如今胜利了,进城了,就坐到黄包车上,让穷人拉着满大街跑,成什么样嘛?

    单字解释: 第 四 野 战 军 进 驻 北 平 多 天 市 民 众 口 称 赞 林 彪 大 军 名 不 虚 传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