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有些话,不是你能说的

    2022.06.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韩非子">韩非子说难》里讲了一个叫宋人疑邻的故事。

    说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的确,在事物的判断上,以亲疏远近来衡量是非是非常有害的,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疏不间亲”的道理。即只要你处在和对方相对“疏”的关系层面上,就不要去掺和对方的任何一种亲密关系。。

    有些话,不是你能置喙的。

    有些小情侣分手了,你跑上去安慰其中一方,顺便把对方骂了个一无是处,怎么怎么负心怎么怎么渣,过几天人家又复合了,你就真是八戒照镜子了;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

    朋友的同学下午四点的时候约他晚上吃饭,说已经订好了位子,本来打算跟女朋友一起吃的,结果女朋友临时有事去不了。

    吃晚饭的时候,我的这位朋友来早了。在家附近的餐馆里,看见同学的女朋友和另一个男生在吃饭,他冷眼旁观这一切。

    同学赶到的时候,朋友问你女朋友干嘛去了。

    同学说是去车站接一个女同学去了。好嘛,妹子这个谎直接被撞破。

    于是他将事情的原尾讲了一遍,同学怒不可遏。可奇怪的是,几天后小情侣的关系照旧,反而对这位朋友冷淡起来,有时候女生的话还带着刺。

    后来得知,那人是妹子的表哥,他表哥开车载她去接同学。结果就里外不是人了。

    疏不间亲,告诉我们要分清关系的亲疏,最好是“不参与”,至少是“不间”更不要去“参谋”或者“讲道理”。

    西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爆发。

    吴王刘濞精心准备多年率先发难,于是在行军路线上推敲很久。在叛乱前夜,刘濞召开军事会议,商量这一问题。

    吴国将军田禄伯曾提议,由他带五万偏师,循江、淮而上,拿下淮南、长沙二国,攻克武关,与吴军主力会师关中——这完全就是条侯周亚夫行军的反方向。若行此策,周亚夫正好被怼上,汉军就有得头疼了。

    但这却被吴太子刘驹否决掉了:咱们父子是造反,将领能不能跟自己一条道跑到黑很难说,忠诚度很值得怀疑。如果分兵,他们又反了咱们,怎么办?——看来这帮人自己也觉得自己是叛逆啊!所以最终联军只有一路,虽然力量集中,但也意味着容错率低了,结果仅一次失败就导致全军崩溃。

    本来藩王造反就是在赌博,结果真打起来了,刘濞反而不敢赌了,也难怪最终一败涂地。

    有些时候,你良言万语不及一个乳臭小儿的顺口一提,智谋百出不如上级不信。“亲”与“疏”的发言权重之差有如云泥。

    有些话,不是你能说的。

    事实上,闭上嘴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在生活中,不参与小情侣的吵吵闹闹,不纠结于父母的家事之争,不涉足别人家庭的矛盾,诸如此类。

    希望大家活得不累。

    单字解释: 有 些 话 不 是 你 能 说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