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范进中举后为何发疯?把他的官职放到现在,你可能比他还疯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宋代赵恒的《劝学诗》中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实为不虚之言。读书,这是世人从古至今都极为热衷的事。从古代的科举取士到现代的考研热潮,读书在人们的心中一直占据着不小的权重。

    说起古代历史上深入人心的读书人形象,莫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了。从青年时期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他始终只心系一件事情,那便是参加科举考试。

    在老丈人胡屠夫的眼里,范进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女儿嫁给他连猪油都吃不上两三回。可谁曾想,有朝一日机缘上门,范进竟从一个籍籍无名,不受任何人重视的小人物变成了身份非同凡响的举人,甚至因此疯癫,最后还是靠着胡屠夫那一巴掌才醒转过来,可谓戏剧性十足。

    那么范进何至发狂呢?如果了解了古代的科举制度体系,就能领会到其中奥秘,甚至也许身在现代的你我,比他还要疯狂。

    艰难漫长的科举蜕变之路

    在隋朝以前,平民百姓是没有跻身官僚团体的机会的,因为世袭制的存在令不少寒门士子一辈子都无法实现阶层的跨越。直到隋炀帝大业元年,正式实行科举制,设立进士科以后,这一局面才被打破。

    对无数底层士子来说,科举制的实行无疑是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手段,给了一大批读书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可是,看似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背后的历程却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对于想要靠科举出人头地的读书人来说,必须经得住时间、精力与金钱的消耗,背后的辛酸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

    先说举人,这一称谓的来源可追溯至汉朝,当时实行察举制,而举人就意为“被荐举之人”,后来隋朝正式设立科举制,举人成为了“可参加进士考试者”的称谓。而到了明清时期,举人就成了“乡试及第者”的称谓。

    按照明清的科举制度,通过了乡试的称为举人,而要想成为举人,此前还要经历三道关卡,那便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一般只考察默背,通过了就算进学了,称为“孺童”;府试是由知府大人来监考,这时就要考八股文了,不过要求不是很高,通过后称为“童生”;院试通常由一省督学担任主考官,通过后就是“秀才”。

    所以,范进在中举之前,是必须先历经这三次考试,并且都能顺利通过,才有可能进入乡试,考取举人的。那么,单说我们嘴里的“穷酸秀才”,有多难考中呢?

    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要历经前面的县试和府试的层层筛选,一般一个县三年最多也就只能出十几个秀才,就算是在学风昌盛的江南地方,考上秀才都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非要以今天的学位等级来对应的话,秀才就相当于研究生的学位水平,一样都是享受国家补贴,由此可以想象考中秀才的艰难性。

    再说举人,那就比秀才更上一层楼了。对读书人来说,考中举人无异于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转变,从量变直接过渡到质变。因为考上了秀才,只是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个生活补助,而一旦中了举人,那便可以直接做官,从发榜之日起,举人就拥有同地方官一样的权力,可以同级相称,相当于直接迈进了官僚阶级。

    如以上所述,一个家境一般的读书人,像范进一般,要想熬过这些周期长、竞争激烈的人才选拔考试,不仅要耐得住时间与精力上的消耗,更要紧的是也得有相应的资金储备,毕竟去考场的盘缠,是一定要拿得出的。

    范进中举前后的处境之变

    说回范进中举欢喜至疯癫的事情,这个消息为什么令他如此激动呢?除了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有朝一日终于得偿所愿后的欣喜若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举人”这一头衔背后所代表的社会地位与附加利益。

    先来看范进中举前身边人对他的态度,以老丈人胡屠夫最为鲜明突出。“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可谓言语不善,相当鄙视。

    这也难怪,像范进二十岁便开始应考,到五十四岁,大大小小考了二十多次,到头来也只是中了个童生,家里家外都是撒手不管不操心的主,怨不了老丈人不拿正眼以待。

    而且范进这次意外中举,还是他自己执拗的坚持得来的。去参加乡试之前,他曾开口向老丈人借盘缠做路费,谁知最后却被胡屠夫痛骂一顿,到头来还是自己想办法进城考试。

    等到后面那金光闪闪,写着“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的报帖传来时,所有人在吃惊之余,都转变了对范进的看法与态度。

    还以胡屠夫为例:“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相貌!”一改之前的鄙夷轻视,转而奉承谄媚。

    再看同乡的素不相识的张乡绅,不仅平白无故地跟范进攀上了世交兄弟,还赠送给范进五十两白银,加一所三进三间的屋子。

    此外,更多素昧平生的人:“有人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总而言之,范进中举后的处境,正如《儒林外史》描述的那番:“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要说这些金银钱财还不是最要紧的,举人身份有更大的价值存在。

    依照明清的科举制度,中举者可以直接为官,级别至少是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干部。另外,由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皇权不下乡”,能够步入官僚集团的举人就自然而然承担了这份权力,不仅能够成为皇权的代表,实际上还是地方赋税、治安、教谕的把持者,社会地位极高,影响力很大。

    而且,举人不但自己不用缴纳赋税和服徭役,同时连带家人,甚至奴仆、丫鬟一样都受到荫庇,一起免除徭役。

    此外,举人还有三个比较关键的优待,一是有“见官不避”之权:古代规定普通人必须避让官员,否则会被杖责,而举人便不必避让;二是可用功名抵罪,这就相当于有一道免死金牌,只要不是罪恶滔天,轻易不会受到刑罚;

    三是过堂不用刑,不下跪:古代刑法严厉,但凡到了衙门,不管罪名是否坐实,都要先打几十大板,但举人就可免除,并且连下跪都不用。

    范进中举后做的第一个官职是监察院御史,搁现在妥妥的县处级,财富地位与各种优待自不必说。

    而且,在他的老母亲因为范进中举而激动死去之后,他丁忧三年,趁势又考中了进士,受到皇帝赏识,被钦点为山东学道,这已经是一个厅局级的官儿了,权力更是不小。

    由此可见,范进中举激动发疯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放在今天,谁又能完全不动声色,毫无波澜呢?恐怕会比范进还疯。

    范进中举背后的思考

    想来范进从二十岁应考,到五十四岁,也算得上皓首穷经了。古代人寿命短,范进可谓是将大半辈子的心血都花在了科举考试之上。

    可是,一朝得中固然令人欣喜,但其中的辛酸也是可想而知的。

    拿范进自己来说,因为一心扎到书堆之中,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所以无法给母亲妻子一个像样的家,妻子甚至嫁给他十几年连猪油都吃不上两三回。

    而势力刻薄的老丈人更是处处从精神上打击他,轻蔑鄙视有之,嫌恶抱怨也有之。可以说,在中举之前,范进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处境当中。

    有人说毕竟中举之后苦尽甘来,熬过前面的折磨,后面都是好日子了。可是,一场考试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觉得那是物超所值,一旦失败,输的将是一生,想来多少有些可悲。

    而且,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能像范进这样幸运的毕竟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都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也许科举考试创立的初衷是更加广泛地选贤任能,但也正是出于加大选择贤能的范围的考虑,并未给参考者的年龄设限,这就制造了无数的悲剧:大把的人皓首穷经,将科举视为人生的唯一信仰,或者说执念,一辈子活得痛苦不堪,真是可悲可怜。

    另外,由于科举得中后的巨大附加利益,使得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掺杂了很强的功利心,如北宋大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的初衷,便在不知不觉间被淡化了。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只是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小结:

    总而言之,古代的科举制度对千千万读书人来说,确实是实现阶级流动的不二之选,所以它才有那么大的魔力,让一朝得中者发痴发狂,使皓首穷经者甘愿投入整个人生。

    单字解释: 范 进 中 举 后 为 何 发 疯 ? 把 他 的 官 职 放 到 现 在 你 可 能 比 他 还 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