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故事:张郃明知诸葛亮突然后退有诈,还不得不继续追击,结果被乱箭射死

    2022.12.19 | 历史网 | 次围观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在研读三国的时候,我总会不经意间就被一个人所惊叹,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能隐忍,并且做人做事实在过于让人看不透,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在三国历史上,司马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最后三国也被司马家族夺取了胜利果实。

    在司马懿一生做过的事情当中,有这么一件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中的张郃之死,这件事情与司马懿息息相关,甚至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感慨自己中了司马懿的计谋,那么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呢?

    历史故事

    张郃之死

    张郃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与蜀汉的五虎上将有些类似,他在曹魏当中的影响力以及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到了司马懿权势滔天之时,实际上五子良将已经只有张郃尚且在世了,换言之在当时也只有张郃勉强可以影响一下司马懿。

    不过司马懿当时已经是统帅,张郃就算再厉害,还是需要听从司马懿的安排,彼时诸葛亮正在率领大军北伐,想要和司马懿决一死战,奈何司马懿不管怎么样都不愿意出去作战,诸葛亮只能一等再等,等到粮食耗尽,司马懿还是迟迟不愿意出面,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说司马懿是胆小的女人,以此激将司马懿出战。

    可惜诸葛亮的激将法始终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司马懿当时已经看清了形势,蜀汉实力悬殊太大,只要司马懿一直耗下去,诸葛亮肯定是耗不起的,最后胜利的就是自己,要是出面与诸葛亮硬碰硬,反而可能吃亏,毕竟在与诸葛亮的战争中,司马懿已经吃了太多亏了。

    历史故事

    终于当看着诸葛亮已经耗不下去了的时候,司马懿派出张郃去与诸葛亮作战,经过一战之后,诸葛亮就有些吃不消,迅速从祁山离开,当时张郃觉得诸葛亮肯定是有诈的,所以就没有继续追击诸葛亮,但是司马懿作为统帅,坚决不同意张郃的做法,命令张郃继续追击诸葛亮,争取一网打尽。

    张郃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追诸葛亮,结果诸葛亮杀了一个回马枪,两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因为诸葛亮早已有了埋伏,所以张郃很快就在战争中被乱箭射死,结束了自己英雄的人生,从此三国再也没有五虎上将以及五子良将了。

    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好奇,张郃在曹魏也算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为何当时他明明知道诸葛亮有诈,还要贸然去追击诸葛亮呢?还有司马懿那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会看不出诸葛亮有诈,还要命令张郃去追击诸葛亮?

    历史故事

    为何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诸葛亮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司马懿经历过曹操以及曹丕时代,到了曹叡时代,已经算是三朝元老了,就算熬资历,司马懿也已经成为了曹魏朝堂上最有发言权以及分量的人物了,刚好当时与司马懿有竞争力的对手曹真生病,这是司马懿想要实现自己宏图大愿的最佳时机。

    可是张郃作为当时曹魏的主要大将,也是经历了三朝的元老,并且张郃对曹魏的感情相当深厚,也是绝对忠诚的老将军,要是有张郃的存在,对司马懿接下来的一些行动影响很大,所以司马懿必须想办法除掉张郃,这样一来自己想要按照计划办事,才会没有障碍。

    可是要怎么除掉张郃呢?这是一个值得司马懿研究的问题,要是直接把张郃除掉,那明显是行不通的,不管怎么说,张郃在曹魏当中的地位摆在那里,司马懿不可能轻易将其除掉,要不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历史故事

    既然不能光明正大除掉张郃,那就只能借刀杀人了,刚好当时诸葛亮连续北伐,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助诸葛亮这把刀,帮助自己铲除张郃这个眼中钉,何尝不是最佳方案呢,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与计划,司马懿才会在连续数月不出面与诸葛亮对抗的情况下派出张郃去对战。

    更加明显的是,当诸葛亮选择后退之后,司马懿还非要命令张郃去追击诸葛亮,张郃自己心中明白这是一个计谋,但是自己又实在没有办法,要是自己不追击,司马懿完全可以说张郃违抗军令,这样一来,司马懿就可以名正言顺除掉张郃,而且张郃还要落得一个不光彩的结局,与其这样,张郃还不如选择与诸葛亮殊死一战,虽然这样也是有很大概率自己会中计而亡的,但是至少这样有一点胜利的希望,就算失败了,自己也算死得其所,没有太多遗憾。

    司马懿就是看准了张郃进退两难,所以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张郃,在张郃死后,可以说司马懿在曹魏当中的地位就更加无人可以动摇了,这些事情为他后来夺取三国的胜利果实奠定基础,由此我们也可以看清,实际上司马懿一直都在计划着以后夺取天下,只是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而已,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城府。

    历史故事

    按照上边的分析来看,很明显诸葛亮已经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可事实上诸葛亮真的看不出司马懿的野心以及计谋么?我想这也许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一番。

    诸葛亮真的中计了么?

    前边说过,张郃是绝对忠诚于曹魏的,正是这个原因,张郃就成了诸葛亮眼中的敌人,同时也成为司马懿想要铲除的对象,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诸葛亮原本是想把司马懿铲除的,结果司马懿一直不出面,最后只是派出张郃迎战,诸葛亮在权衡利益之后,觉得铲除一个张郃,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所以说对于诸葛亮以及蜀汉而言,他们是可能知道司马懿的计谋的,但就算知道司马懿想要借刀杀人,诸葛亮也会将计就计,因为铲除掉张郃,对诸葛亮乃至蜀汉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要是没有司马懿的助攻,诸葛亮想要灭掉张郃,尚且还有一些难度,如今有了司马懿的帮助,诸葛亮得来全不费工夫,岂不是更加妙哉。

    历史故事

    有人也许又会说了,要是诸葛亮考虑到三国长远的利益的话,当时是不应该杀掉张郃的,可实际上就当时诸葛亮以及历史背景来看,杀掉张郃是诸葛亮能做的最重要也最接近现实的事情,什么后来的历史发展,在当时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也许都没有想象得到。

    而且一个时代的发展,根本就不是三两个人能够左右的,诸葛亮确实厉害,但他想要以弱势进行北伐,还是没有改变什么,司马懿虽然城府深,但是他还是需要慢慢等待时机,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每一个未来我们看到的美好瞬间,实际上都是别人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来的,司马懿后来能够让司马家夺取三国胜利果实,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诸葛亮想要改变蜀汉命运,也不是放过张郃就可以实现的。

    历史故事

    结语

    司马懿想要借刀杀人除掉张郃,诸葛亮心中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可是对于当时的蜀汉以及诸葛亮切身利益而言,除掉张郃也是一件好事情,所以诸葛亮不如将计就计,先除掉张郃再说,不得不说,真实情况下,不管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是受益者,只有张郃成为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可悲可叹!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单字解释: 历 史 故 事 张 郃 明 知 诸 葛 亮 突 然 后 退 有 诈 还 不 得 不 继 续 追 击 结 果 被 乱 箭 射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