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48年,毛主席从粟裕发来的电报里觉察到不妙,忙让陈毅赶回华野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春,毛主席为陈毅举办宴会,陈毅却说:这里都是王八蛋席啊》一文,讲到了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归属晋冀鲁豫建制后,陈毅为了解决部队的粮食、兵员、民工、被服与经费的补充问题,于1947年11月上旬前往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冶陶找薄一波等人商讨。身处陕北杨家沟的毛主席和身处河北西柏坡的朱德得知他已到邯郸,都要和他面谈华东野战军情况。

    这样,陈毅先是到西柏坡向中央工委作了汇报,然后风尘仆仆地赶到杨家沟,见到了久别的老战友毛主席。

    陈毅入住的小招待所是一幢紧挨着毛主席、周恩来两家住的那个院子的平房,从雕花门楼进出毛主席家极其方便。

    两人见面,有说不完的话。

    陈毅为了把自己这一年多来的见闻和收获向毛主席汇报,说起话来,又急又快,像开机关枪。

    毛主席总是拍着他的肩头,让他悠着点,并幽默地说:“不要急嘛,一天谈不完谈两天,两天谈不完就谈三天,时间实在不够,就来个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咱们还可以饮水烤火,边吃边谈,吃辣椒,你是四川人,我是湖南人,都爱那个辣劲!”

    其实,毛主席这次召见陈毅,是有一个极端机密的战略问题要和陈毅面对面谈的,那就是需要陈毅带领粟裕去承担的重大问题——向江南作战略跃进的问题。

    毛主席是个伟大的战略家,在与蒋介石对弈中,他步步抢占先手,既谋子,又谋势。

    他计划在解放战争第三年上半年(1948年7 月中旬算起)把战略重点放在跃进江南的行动上。

    这是一步大棋。

    1947年7月23日,他在指示刘邓大军南下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时,就在电文中把跃进江南的行动作为整个战略反攻全盘计划的一翼加以明确布置——叶(飞)、陶(勇)两纵先至鲁西南,随后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其次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再至闽浙赣根据地。

    粟裕根据战情变化,在1947年9月17日向毛主席提出,如果叶(飞)、陶(勇)两纵必须向长江以南出动的话,就必须提前转入河北整补1个月;如果暂不下江南,则野司准备安排这两个纵队到西南方面执行游击任务。

    毛主席感觉到下江南的时机尚未成熟,于9月23日由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周恩来亲拟复电:“半年内,不拟派一、四纵去江南。”

    但在20多天后,即10月15日,毛主席感觉到战局发展的速度超出了自己的预计,又致电陈、粟,指示:“6个月后(约在明年4月)你们需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去浙赣)边区。”

    对于毛主席这个指示,粟裕是认真予以考虑的。

    一个月之后,他结合部队进入豫皖苏后遇上的种种难题,于11月20日向毛主席报告,说部队艰苦疲劳,指战员的决心与信心不足,明年4月下江南有困难。

    毛主席在11月28日复电粟裕,表示“在明年8月以前,不准备派主力部队渡江。”

    现在,刘邓大军捣至长江边的望江地区,蒋介石如临大敌,在中原地区集结了第五军、第十八军以及桂系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等一大批头等主力,则我军在江北的战略展开已甚为困难了。

    要破此僵局,就必须派遣一个精锐兵团跳到长江以南,以吸引中原国民党军80个旅中的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打乱蒋介石战略部署。

    所以,当毛主席得悉陈毅到邯郸筹划钱粮,便通知他到陕北细商。

    陈毅与毛主席共事多年,对毛主席的雄才大略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前往陕北途中收到毛主席电示的“8月以后派一部分部队渡江南进”,便已经把这一南渡计划视为了铁律,无论在晋绥作报告还是在晋冀鲁豫军区作报告,都大谈特谈我军渡江结束战争的前景。

    到了陕北杨家沟,毛主席和他核商这一伟大战略方针,他无条件地热烈赞成。

    毛主席对陈毅的表现非常满意,从而研究出了由粟裕统率叶、王、陶3 纵渡江的三个南进方案,并于1948年1 月26日将这三个方案以 “绝密”电报的方式发往华东前线粟裕的手上,交由粟裕参考,要求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的复电很快,仅仅在5天之后,即1月31日就来了。

    可以看得出,粟裕对这个问题是早有考虑的。

    实际上,从粟裕在1947年9月17日曾向毛主席表示自己打算安排叶(飞)、陶(勇)这两个纵队到西南方面执行游击任务,就可以知道,他是不赞成在1948年派主力部队渡江的。

    在1947年12月10日,他就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但没有立即发出,一直在反复思考和反复研究,到了1948年1月22日,感觉得我军已经有了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可行性,才以电报的方式将这份作战建军意见发出。

    当时的电报时间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1月22日为子月养日,故该电文被称为“子养电”,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粟裕的“子养电”极力主张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互相配合,在中原打歼灭战。

    毛主席阅读过后,非常重视,马上转交周恩来、任弼时和陈毅等人传阅。

    不过,他这时正埋头筹划如何派遣部队过江,进一步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他根据粟裕的“子养电”的内容完善了《南线三个军三个月作战的方针》,为后续的洛阳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明确了方向,但仍在1948年1 月26日将叶、王、陶3 纵渡江的三个南进方案发给了粟裕。

    粟裕在1月31日的复电里也没有直接反对派叶、王、陶3个纵队渡江,而是对这3个纵队的现状作了详细的报告,罗列出渡江的各种困难,从而抛出了渡江的两个方案:一,叶、王、陶纵马上停止作战,休整一个半月,到3月下旬渡江;二,叶、王、陶纵仍照目前部署继续作战,到3月中旬起休整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到5月中旬渡江。

    电报的最后,粟裕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目前我军有3支野战军在中原,完全可以在数量和技术上对敌人取得优势,只要再打几场大的战役,可以使则战局的发展急转直下。

    毛主席感觉到粟裕对近期派主力部队渡江不热心,心知不妙,赶紧于2月1日复电,表示事不宜迟,叶、王、陶3纵队休整一个半月于3下旬渡江。同时在电报中强调:“陈(毅)日内动身东返。”

    陈毅既然如此支持渡江计划,毛主席希望他尽早赶回去,影响和说服粟裕。

    1948年2月2日,中央办公厅为陈毅饯行。毛主席亲自写了一个手令,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正式确定下渡江跃进的战略方针和方案。

    毛主席没有想到,陈毅回到华野之后,不但没能说服粟裕,反而被粟裕说服,赞成粟裕提出的在江北歼敌的方案。

    1948年4月13日,毛主席转移到了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为了落实渡江方案,不得不通知陈毅、粟裕前来面见。

    单字解释: 年 毛 主 席 从 粟 裕 发 来 的 电 报 里 觉 察 到 不 妙 忙 让 陈 毅 赶 回 华 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