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五五授衔时授衔的原国军起义将领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55年,人民军队胜利举行了授衔仪式,从此,我军开始正式使用军衔制。在人民军队的第一次全军授衔中,共有1614位开国元勋被授予了将军军衔(含日后补授以及1961年、1964年两次升迁)。那么在授衔中,都有哪些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国军起义将领被授予了军衔呢?

    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中,没有国军起义将领。参考级别和资历的话,国军起义将领中够资格授大将以上军衔的也就只有程潜和卢汉了。程潜是国军的陆军一级上将,在四野进军湖南时率部起义,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是湘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卢汉则是继龙云后的云南王,在二野进军大西南时率部起义,给了蒋家王朝致命一击。

    但是,元帅和大将的象征意义非常大,不可能授予国军起义将领,因为他们参加革命的时间太晚了。开国上将中,有三位国军起义将领,他们分别是陈明仁、陶峙岳和董其武。陈明仁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军事素质相当过硬,他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以及远征军赴缅甸的一系列作战,战功不俗。

    但陈明仁性情刚烈,与蒋校长的关系并不和谐,所以级别迟迟升不上去,他在抗日战争刚开始时就是主力师的师长,到了抗战结束时才是71军军长。反观资历比他还低的王耀武,1935年还是旅长,到了抗战初期已经是师长了,到抗战结束时,已经做到了第四方面军司令官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不过谁叫你陈明仁多次顶撞蒋校长呢?

    不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家王朝奄奄一息之时,陈明仁还是获得了重用。陈明仁作为71军军长去东北,在与我军的作战中屡立战功,两次让林帅吃了大亏,虽然国军在东北被翻盘,屡战屡败,但陈明仁却得到了升迁,做到了7兵团司令官的位置。

    1948年10月,陈明仁被任命为武汉警备司令官、29军军长,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倾向于人民军队了,与驻守湖南的程潜多次联络,密谋起义。1949年2月,陈明仁率29军来到长沙,与程潜一起举行了起义,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起义后,陈明仁被任命为第21兵团司令员,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另一位是陶峙岳。陶峙岳资历比陈明仁高不少,他在抗日战争初就是军长了,后来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返回西北后就长期担任胡宗南的下属,先后做到了第一军军长、34集团军副司令官、37集团军总司令,成为西北战场的一位实力派。

    解放战争时期,陶峙岳担任西北行政公署副长官,此时的他,已经有了起义的打算。面对调兵赴陕甘打内战的命令,陶峙岳虚与委蛇,采用拖延战术,可以说为我军在西北战场大大减轻了压力。我军第一兵团在王震率领下越过祁连山,顺利解放了青海,此时,陶峙岳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即与省长包尔汉一起率部起义,投入了人民军队的阵营。授衔时,陶峙岳凭借这些功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可谓是对他功绩的最大肯定。

    还有一位是董其武。董其武出身于晋绥军中,长期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堪称傅作义帐下的头号名将。他从1928年担任傅作义的参谋开始,一路凭借战功节节高升,先后担任团长、师长、军长、绥远保安司令、西北行政公署副长官,成为镇守一方的一位大员。

    董其武在抗日战争中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是一位于抗日有大功的名将。解放战争时期,董其武担任绥远保安司令,当时我军已经成功进行了平津战役,华北国军主力已经被歼灭,董其武在绥远,也受到了已经起义的傅作义的召唤,老长官召唤,那还犹豫什么?董其武随即举行了起义,加入了我军的阵营。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将中的国军起义将领有三位,分别是韩练成、曾泽生、孔从洲。孔从洲是其中起义最早的,他出身于西北军系统,是杨虎城帐下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1946年5月,时任国军第55师师长的孔从洲率部在河南巩县举行起义,投入了我军的阵营之中。1955年,孔从洲被授予中将军衔。

    韩练成被称为总统身边的隐形将军,这其实是因为他卧底的身份。韩练成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也是国军中的名将,但他其实早已倾向于革命了。北伐时期,韩练成曾经跟随过刘志丹,受刘志丹的影响,对革命神往已久,所以,在莱芜战役时,韩练成率部举行了起义,彻底埋葬了李仙洲集团。1955年,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

    曾泽生是滇军中的名将,先后跟随过卢汉、龙云,军事才能极为突出。尤其是抗战时期,曾泽生跟随卢汉出滇抗战,参加过徐州会战后期的禹王山之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等,功勋卓著。

    抗战结束后,曾泽生率60军赶赴东北,参加对我军的作战。当时国军对杂牌军区别对待,待遇比中央军差很多,搞得一片怨声载道,滇军将士们也对此极为不满。辽沈战役时,曾泽生率60军举行了起义,加入了我军的阵营之中。

    第60军改编为我军第50军,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50军血战美帝,表现极为突出,受到了野司的大力赞赏。在抗日、抗美战场都立下了赫赫功勋,这真是一支令人尊敬的部队。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另外,少将中的廖运周、张世珍、林遵、魏镇、邓兆祥五位将领也是国军起义将领。当然了,廖运周早已秘密入党,属于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党成员,他最终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有点偏低了,以他的革命资历来说,授予中将军衔还是够格的。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单字解释: 五 五 授 衔 时 授 衔 的 原 国 军 起 义 将 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