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2011年,浙江挖出金丝楠木棺材,价值千金,牵出一桩历史谜案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千金古棺揭开千古谜案

    平凡小镇挖出金丝楠木古棺,重达1500斤,价值超过5个亿,光是棺材板就值1个亿。

    在古代,一般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这样奢侈的棺材。

    不过令考古专家惊讶的是,棺材的主人并非皇帝。

    他被发现时,身上的衣服都是完整的,遗骸还存在着肌肉存活组织,让专家们惊叹不已。

    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口棺材的出现,竟揭开了一个有关“黄金头颅”的千古谜案。

    那么,这口棺材的主人究竟是谁?

    这个千古谜案又是怎么回事呢?

    风水宝地惊现宋清两代墓葬

    这口神秘的金丝楠木发现地,位于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五联村。

    2011年7月份,当地的村民注意到最近有一群鬼鬼祟祟的外地人,经常趁着人少的时候在附近活动。有些家住得比较靠近山坡的村民,晚上还会听到奇怪的响声。

    时代住在这里的村民想起来,老人们以前就经常说他们这儿的地下藏着古墓再联想到那群举止奇怪的外地人,村民们不免怀疑他们是一伙盗墓贼。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村民们决定集合起来,阻止这些不法分子的盗掘行为。于是他们跑去经常被这些不法分子光顾的小山坡,果不其然,在山坡地面上已经有了好几个被盗墓贼们挖掘出来的盗洞。

    与此同时,也有村民们跑去报了警,指引着警方和考古方面的人员来到出现盗洞的山坡上。

    考古专家们是收到警方通知后,过来协助调查的。他们来到现场一看,顿时看出了一些门道。

    盗洞出现的地方位于一座名为西天尖的小山上,小山不算高,地势也比较缓。山坡三面环山,一面对着溪流,山上还有一片竹林,是一处很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如果说这里存在古墓,考古专家一定不会觉得奇怪。

    经过实地勘测,考古专家们果然发现了古墓,而且看规模,似乎不只是一个。

    根据盗洞判断,这处古墓已经遭到了盗掘,墓葬已经被破坏了,考古专家就在当地警方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进行保护性发掘工作。

    不挖不知道,考古专家这一挖,随后的发现令他们所有人都感到很是惊奇。

    在这处西天尖小山下竟然存在着四座墓葬,比较稀奇的是,这四座墓葬分为两层,上层是两座属于清朝年间,而下面的两座却是宋代时期的古墓。

    看来,宋朝人和清朝人都看中了这处风水宝地,只是宋代墓埋得很深,再加上过去了很多年,当地人早就不记得这两座古墓了,于是又在上面埋葬了新的墓葬。

    上层的清朝墓葬很普通,并没有太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下层的宋代墓葬就显得非常特别了。

    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规模显得不一般。整个墓葬南北长11米,东西宽10米,占地面积达到了110平方米,封土堆厚达六层。

    墓葬由墓室、墓道和排水道组成,由于年代久远,又频遭盗墓贼光顾,排水道和墓道都受到了严重毁坏,墓室却保存较好,只有密封门被破坏,墓中的陪葬品也被掠夺一空。

    即便如此,当考古专家进入墓室后,依然被眼前的发现狠狠吓了一跳。

    他们看到了一口不小的棺材,经过岁月侵蚀,棺材表面带着一层赭红的光泽,但是经过专家们鉴定,这口棺材的材质竟然是价值千金的金丝楠木!

    价值千金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金丝楠木一直都是一种价值千金的木材。

    这种木材生长极其缓慢,数量又十分稀缺,因其纹理在太阳下金光闪闪,灿若云锦而得名,非常珍贵,在古代能够使用这种木材的人家非富即贵。

    以前考古专家们也见到过一些金丝楠木的棺材,但大多都只是核心部分用上这种木材,其他次要部分还是用其他木材来代替。

    而这座墓葬中的棺材全部由金丝楠木做成,一般来说,古代只有帝王级别的人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考古专家们对棺材进行了测量,发现这口棺材异常的沉重,足足达到了1500斤。他们用手去敲,甚至能听到像是敲打铁器的声音。

    如今的市场上,金丝楠木都是按克来进行售卖的,而且其价格甚至跟黄金一样昂贵。

    考古专家们合理推测,这口1500斤重的金丝楠木棺材如果拿出去卖,就算没有宋朝历史的加成,单论它自身木材的价值,估计拍卖价不会低于3个亿。就算只是卖个棺材板,都有可能卖到1亿元。

    这样珍贵的棺材,盗墓贼不可能不心动。

    但是棺材实在太重了,而且保存很好。起先,考古专家还担心木头材质会腐朽,生怕棺材在运输过程中散架,于是特意准备了一个集装箱。谁知,他们还是低估了金丝楠木的坚硬程度,棺材保存依旧完好。

    估计当时的盗墓贼们看到棺材后,也是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没办法将棺材完好无损地带出去,最后只能遗憾地继续将棺材留在墓中。

    这座墓葬原本有些不凡的规格,在这口金丝楠木棺材的衬托下,顿时显得档次不够了。

    光看墓葬的规格,墓主人显然不是皇帝,也并非王公贵族,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能用金丝楠木完整地制造一口棺材呢?

    在场的所有考古专家们都由衷产生了好奇。由于墓葬遭到盗墓贼盗掘,陪葬品被大量掠夺,不好直接从陪葬品身上寻找答案,于是考古专家就想找一下记载了墓主人身份和生平的墓志铭。

    但在墓室中,考古专家们什么都没发现,反而是在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找到了墓志。

    史嵩之“金头之谜”

    考古专家们发现墓志的地方,是墓葬的墓顶,那里盖着一块精心雕琢过,重达8吨的梅园石大石板。

    就在这块石板的中央,覆盖着一块长方形的圹志。所谓的圹志就是墓志,是考古学者们研究墓主人身份和生平的重要资料。

    根据圹志记载,此墓葬是史嵩之与夫人赵氏的合葬之墓。

    看到史嵩之这个名字,原本已经冷静下来的考古专家们再次陷入了轰动之中。

    史嵩之似乎并不出名,很多人更是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他是南宋时期的颇负盛名,也备受争议的丞相,曾经任职过襄阳通判。

    这个襄阳就是小说中郭靖黄蓉曾经驻守过的地方,史嵩之在这里也像郭大侠一样,率领官民抵抗蒙古的铁蹄入侵。

    但是史嵩之之所以会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就是因为除了经营襄阳,保家卫国的功绩,他生前为官时期不仅铺张浪费,喜欢敛财,还非常的霸道凶残,经常欺压他在朝的同僚,以及黎民百姓。

    这样的人就算有再大的功绩,也不会受到太多欢迎。但是不管其他人怎么厌恶他,史嵩之却因为很受当时的皇帝喜欢,一直安然无恙。

    而在史嵩之死后,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传言,说是史嵩之的家人将他安葬时,史嵩之是没有头颅的。

    据说,史嵩之的一生树敌无数,在他死后,仇人找到机会报复他,偷偷将他的头颅割下带走了。在古代,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下葬时没有全尸,将来就很难投胎转世。

    他的家人发现后,又急又气,想要重金悬赏,但是碍于史家的名声,不能光明正大地展开搜索,只能暗中进行派人寻找线索。但这样偷偷摸摸地搜索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时间久了,史嵩之的遗体都开始了腐烂。

    最后,史嵩之的家人想让他早日入土为安,只好放弃寻找,然后找人打造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纯金头颅,安置在史嵩之的遗体上,与他一起安葬在了墓葬之中。

    这样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开来,百姓们听到了只会感慨一声史家有钱,而那些盗墓贼听到了却会灵机一动。既然史家这样富裕,那除了纯金打造的头颅,陪葬品也一定非常丰厚,盗墓贼们想要找个机会,盗掘史嵩之的墓葬。

    但是盗墓贼找了很久,却始终找不到史嵩之的安葬之地,而他是否真的用一个纯金的头颅下葬,也就成为了一个千古谜案。

    直到2011年7月份,盗墓贼来到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五联村,盗掘古墓引来了警方和考古专家,这才给了世人一个解开千古谜案的机会。

    不过在检查棺材后,考古专家内心有些沉重,因为盗墓贼虽然带不走金丝楠木的棺材,却不打算放弃其中的陪葬品,于是他们就在棺材上打了一个洞。

    专家们看到那个洞后,十分担心棺中有价值的文物已经被盗走了,而当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开棺后,进入视野的首先是水银。这是古人比较常见的防腐方式。

    等到水银清理干净后,考古专家们看到一具穿着完整衣服的遗骸,上面还存在着肌肉存活组织,让专家们惊叹不已。

    不过大部分遗骨已经碎得一片一片,不好轻易辨认,但是遗骨的头骨保存非常完好。考古专家推测,这大概是那口金丝楠木棺材的防腐作用起了效果。

    虽然专家们在棺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比如“和合二仙”的玉佩和鎏金铜环,但史嵩之头骨保存完整,此外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纯金打造的头颅,显然“金头”传言并不真实。

    不过那口金丝楠木棺材的发现,也让这次发掘工作收益颇丰,这也再次证明,历史上的史嵩之的确是敛财无数的贪财之人,且皇帝的确对他恩宠有加,不然光有钱,也用不上这样上等的棺材。

    单字解释: 年 浙 江 挖 出 金 丝 楠 木 棺 材 价 值 千 金 牵 出 一 桩 历 史 谜 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