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西汉初年的陈豨为何叛乱?史料关于其记载为何极少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读《史记》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所有史料牵扯到陈豨之后就变得极为混乱,韩信被杀与陈豨反叛有关,彭越之死也与陈豨有关,卢绾叛乱还与陈豨有关,同时这期间还爆发了易储风波。而关于这场西汉之初持续时间极长,牵扯范围最广的反叛,甚至包括陈豨本人的史料记载却极少,这不得不令人疑惑。以下为本人根据史料记载推测的结论,仅供参考。

    陈豨史料较少的原因分析

    史料中关于陈豨的记载极少,司马迁在《史记·陈豨传》中关于陈豨的来历是这么介绍的“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竟然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陈豨此人虽然史料记载较少,但在秦末汉初时期绝不是个小人物,原因就在于其先后两次被封侯,在刘邦初入关中之时,陈豨便已经“至霸上为侯”,要知道这是早于绝大多数汉朝功臣的,这足以证明其在秦末战争中的作用。然而偏偏关于此人的战功记载极少。

    在拜读了“菜九段001”的《清理陈豨乱象》一文后令我茅塞顿开,我认为分析的比较有道理。之所以关于陈豨的记载如此之少,是因为陈豨并非刘邦属下,而是刘邦“盟军”吕泽的属下,由于“诸吕之乱”的原因,这才导致吕泽、陈豨等关于吕氏集团的记载极少。

    在秦末战争中,刘邦与吕泽实际上是合作关系,虽然协同作战,但军队和人员却相对独立,且吕泽军在战争中功劳极大,这也是刘邦军队并未到达过一些地方,却有汉军在此地取胜记载的原因,由于这部分功劳来自于吕泽军,而由于相关人物记载被删除的原因,导致这些战役成了糊涂账,只记载了取胜,却并没有记载立功之人。

    陈豨为何会反叛

    至于陈豨叛乱的原因,史料方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基于韩信和陈豨的谈话,认为主要是韩信的蛊惑。二是韩王信属下曼丘臣、王黄的诱导。三是由于赵相国周昌的举报,刘邦派人调查陈豨门客,查出诸多不法事都牵扯到陈豨,最终导致陈豨叛乱。

    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这段时期内发生的大事:汉八年(公元前199)年,在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中,吕氏集团的掌舵人吕泽战死。随后不久,汉廷内部便爆发了“易储风波”,刘邦一度想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但由于吕后基于朝中吕氏集团的力量,通过拉拢丰沛集团的萧何、樊哙等人和中立派的张良等人,迅速形成了极强的一股势力,使得刘邦的易储之举迟迟未能施行。

    而就在汉八年至汉十年之间,赵相国周昌在回京时,向刘邦说“陈豨宾客众多,又在外独自掌兵数年,恐怕会有变故”,于是刘邦命人追查陈豨宾客,结果发现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并牵连到了陈豨。

    汉十年(197年)七月,刘邦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以病重为由拒绝。仅仅两个月后,陈豨便造反了。

    通过梳理这段历史,我认为陈豨叛乱的根本原因极有可能是吕氏集团和刘氏集团的决裂。吕泽死后,由于吕氏集团力量仍然强大的缘故,刘邦于是在有意打压吕氏集团的力量,作为吕氏集团中实力最强的陈豨首当其冲,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在性命不保的情况下,陈豨最终选择了叛乱。

    之前我分析过,吕氏集团与刘氏集团的权力争夺是肯定存在的,只有如此才能解释突然出现的易储风波,以及此后的韩信、彭越被杀,以及最终刘邦在弥留之际还要杀掉樊哙(樊哙的妻子吕嬃是吕后的亲妹妹)等一系列事件。

    陈豨造反的影响

    陈豨这次叛乱的影响极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时间跨度极长。从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九月造反,一直到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天陈豨被杀为止,这次叛乱持续了长达三年时间,仅次于韩王信的叛乱(彻底平乱花了5年时间)。

    2、波及范围极广。这次叛乱西起云中郡,东到东郡的聊城,战火遍及云中、雁门、太原、上党、代、上谷、恒山、钜鹿、邯郸、东郡、河间等郡,几乎波及了整个北方。

    3、牵扯人员极多。这次叛乱导致了此后一系列的时间,汉初分封的八位异姓王一次性就被牵扯进去了五位,韩王信、楚王韩信(此时已被降为淮阴侯)、梁王彭越、燕王卢绾都与陈豨叛乱有直接关系,而英布的叛乱又与彭越被杀息息相关。

    陈豨造反失败的原因

    相较于以上问题,这个问题倒是比较简单了。

    由于陈豨毕竟是叛军,在刘邦第一次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平定后,就已经稳定了赵地、代地,导致陈豨失去了相对稳固的根基,所以其造反虽然波及范围较广,但基本属于流寇的性质,只是由于其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平定起来较为麻烦罢了。

    汉十一年(前196年)冬,汉军在曲逆城下攻击并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又在聊城把陈豨的大将张春打得大败,斩首一万多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同年十二月,东垣战役爆发,这是一场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刘邦亲率大军攻击东垣,最终一战消灭了陈豨的主力,之后陈豨的叛军彻底变成了“游击队”,已经失去了威胁。因此,在东垣战役之后,刘邦便返回了长安,收尾工作交给了其他将领。

    之所以战事拖了三年,一方面由于陈豨流动作战,且有卢绾提供消息,寻找战机较为麻烦。令一方面应该与之后的韩信、彭越、黥布的叛乱牵扯了朝廷大量精力有关。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天,樊哙的士卒追到灵丘将陈豨斩杀,此次叛乱至此结束。

    单字解释: 西 汉 初 年 的 陈 豨 为 何 叛 乱 ? 史 料 关 于 其 记 载 为 何 极 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