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文明探源 出彩中原|新郑裴李岗遗址:八千年前的古人为了酿酒才种大米?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文明探源出彩中原|新郑裴李岗遗址:八千年前的古人为了酿酒才种大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郭歌

    5月12日,在新郑裴李岗遗址,记者看到正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墓主人左肩位置放置着一个陶罐。“这并非偶然,在我们发掘的每个墓葬中,墓主人的陪葬器里都有陶罐,我们经过对陶罐中残留物的分析,推测出这应该是一个用来装酒的陶制酒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裴李岗遗址现场发掘负责人李永强说。

    据李永强介绍,陶罐中的残留物质为大米的淀粉粒、红曲霉菌丝和闭囊壳等,因此可以推测,陪葬的陶罐是用于储酒的。这说明在8000多年前,新郑裴李岗人已经开始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

    8000多年前的古人多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为什么会选择种植大米?“可能就是为了酿酒,另外跟当时的人口压力以及文化也有关系。陪葬酒器的礼仪实际上也刺激了对粮食的需求,因为每一个人葬的时候都要有一个陶罐去装酒,就需要进一步扩大种粮食的范围。”李永强说。

    在新郑裴李岗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碳化果壳,以及浮选出少量植物种子,有黍、稻、粟等。

    “当时农业并不占主要的地位,所以说实际上裴李岗时期更接近于农业的起源扩散阶段,人群对粮食利用范围越来越大,南方的稻作农业和北方的旱作农业在这个地方交汇起来。”李永强说。

    万年裴李岗,农耕起源地。新郑裴李岗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早期遗址发现比较丰富和密集的区域,是人类走出山地洞穴、向平原地区开拓进取的关键区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定居村落。填补了仰韶文化以前中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空白,树立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标尺,被誉为“考古圣地”。

    “裴李岗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石片石器技术向细石器转变阶段,是中原地区现代人类起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新石器早期游猎向新石器中期定居转变的阶段,涉及农业起源、手工业起源及发展、社会复杂化等众多课题,处于农耕社会形成的前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李永强说。

    单字解释: 文 明 探 源 出 彩 中 原 | 新 郑 裴 李 岗 遗 址 八 千 年 前 的 古 人 为 了 酿 酒 才 种 大 米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