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丁奉斩张辽?孟达斩徐晃?罗贯中对老曹家怎么这么恨?

2022.11.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现象也算是比较出名,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魏蜀吴之间,蜀汉代表的是正统,是正面人物,

这是《三国演义》的基点,为此曹老板被批判成了奸臣,抹黑不少,曹家的很多人也因此莫名其妙的中了暗箭,其中尤其以张辽和徐晃最为冤枉。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

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多次击退孙吴进攻,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一代名将却被东吴的丁奉射中了腰子最后身亡,可以说是可笑至极。在《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中写到:

“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

折军无数,背后孙韶、丁奉夺得马匹、车仗、船只、器械不计其数。魏兵大败而回,吴将徐盛全获大功,吴王重加赏赐。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

徐晃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劫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

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直入,一举击退蜀军,正面击败关羽,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当然其实曹魏之中被冤的人很多,比如从曹魏大将军曹仁从镇守一方的大将变成了酱油党,再比如大将夏侯惇变成了一个脾气火爆的莽夫,其实人家还是个可以治理一方的文臣,可以说是文武兼备。

其实《三国演义》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正反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

当时,南宋的统治阶级软弱无能,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于半壁江山的现状,情况与三国时期处于西南一隅的蜀汉有些类似。南宋朝廷为了使统治下的人民安于现状,就尊作为汉室苗裔的刘备为先主,罗贯中只是顺应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

单字解释: 丁 奉 斩 张 辽 ? 孟 达 斩 徐 晃 ? 罗 贯 中 对 老 曹 家 怎 么 这 么 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