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髦唯一翻盘的机会,本来准备动手,却被司马昭识破了!

    2022.05.1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11月1日-260年6月2日)。曹髦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

    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懿家族篡夺,甘露五年五月己丑日(260年6月2日),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诚然,曹髦自即位开始,就成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傀儡。不过,在司马师病逝之际,曹髦其实有一次翻盘的机会。

    具体来说,正元二年(255年)正月十二日,因为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髦等行为,所以,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声讨司马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高平陵之变后,尽管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在曹魏内部,还是存在反抗司马懿家族的势力。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二十五日,大将军司马师督师征讨淮南。经过几番激战,毌丘俭战死,文钦逃往东吴。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师成功平定了毌丘俭、文钦之乱。然而,司马师在这场战争中被文钦之子文鸯惊得眼球掉落,病上加病。“叛乱”平息不久,司马师在许昌已奄奄一息。

    他自料性命难保,就派人从洛阳叫来了司马昭,对他说:“我估计自己不行了,你接掌我的大将军印。”话未说完,司马师一命呜呼。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兵变。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的突然病逝,确实是曹髦绝佳的翻身机会。一方面,司马师虽然有司马攸这位养子,但是,司马攸年少,无法继承大权。另一方面,司马昭固然有继承大权的实力,可是,司马师还没有完全做好交接工作。于是,曹髦固然让司马昭留守许昌,方便自己夺回司马师原先掌握的兵马。

    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违抗皇帝曹髦的命令,直接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于二月初五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在此基础上,司马昭加紧篡夺大权,根本不会留给曹髦任何夺回大权的机会。当然,正是因为司马昭的步步紧逼,难以忍受的曹髦才选择铤而走险,直接率领部下和司马昭相抗衡,这显然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夜里,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了自己讨伐司马昭的计划。对此,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不去。

    甘露五年五月己丑日(260年6月2日),曹髦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在东止车门遇曹髦一行遭遇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面对曹髦这位皇帝,司马氏一方的士兵还是有所顾忌的。不过,在曹髦一度占据上风的时候,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

    众人想要退却,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在贾充的督促下,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伴随着曹髦的死亡,他的部下自然迅速溃散了。

    单字解释: 曹 髦 唯 一 翻 盘 的 机 会 本 来 准 备 动 手 却 被 司 马 昭 识 破 了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