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古代有一种冒险,叫“日本人来大唐留学”,怪不得日本会崛起

    2022.05.1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古代有一种冒险,叫“日本人来大唐留学”,怪不得日本会崛起

    由于现在新型交通的普及和人们观念的开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想要去国外深造,尤其像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掌握着一流的技术资料。对于一心想搞科研的人员来说,接近先进的技术,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唐朝,中国也是让世界仰望的存在,四夷诸国纷纷派人来唐朝学习,这段时期的大唐文化就相当于世界的文化核心,许多尚未文明开化的国家迫切向礼仪之邦看齐。

    尤其当时还没有形成自己文化体系的日本,他们不光生产落后,连文字也在效仿唐朝。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但在当时的发展状况完全是天壤之别,日本人对此也是深感焦虑。在唐使东渡日本成功后,日本人领略到大唐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他们每年都会遣派一些日本人来中国留学,学习文化知识,但是日本想来中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日本与中国隔着一条大洋,古代没有飞机轮船,他们只能渡木船来中国,可是他们的造船工艺水平很低,乘坐的大都是粗制滥造的木制帆船,十几个人挤在一条小船上。先别说没有金属焊牢的船身牢不牢固,光海上的天气也是让人无法预测的。如果遇到暴雨或者狂风天气,他们就要承受被巨浪卷翻的风险。根据日本国史记载,在派去大唐学习的留学生中,至少有上千名留学生葬身鱼腹,仅仅有数次能够顺利抵达大唐。

    除了在留学途中险象环生,这些日本留学生到了大唐也不一定会被录用,在派去大唐在之前,他们会进行一次严苛的筛选,出身贫寒低微的没有资格出国。一般都是些没落的贵族子弟,但也得是品学兼优者。日本为了想让他们去大唐系统的学习,给这些人才下达任务,如果他想回国以后从事政治法律领域,那就去大唐学习律法;如果想搞艺术创造,就去大唐学绘画诗词工艺等等。当他们到了大唐,又会被大唐官方再次筛选一次。汉语水平差的不要,人品不过关的不要。所以,每年都会有一批人被遣送回日本,而这些被遣送的学生大多没脸再回自己故乡,有的跳海自尽,有的辗转来到越南苟且偷生。

    即使日本人来大唐学习有诸多阻碍,也没有难住日本凤毛麟角的人才!每年都会有一两位顶尖的日本人才,在中国研究经史,涉及工艺,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带回日本。他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不少实际操作的技能,比如建筑,纺织技艺等等,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奉行"拿来主义",唐朝中国哪些方面优于他们,就学习哪方面。

    当然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这批日本留学生无法回到故乡,像在海上九死一生活下来的日本人,大唐也为这些外国学生设置了宾贡科。如果留学生登科就要入仕做官,并要改掉日本名字,类似于现在的"人才移民"。但是他们在大唐待久了,还是强烈恳求回到日本,就算葬身鱼腹,也想魂归故里。

    如今,日本与中国是一种不好明说的关系。在近代,日本凭借工业革命成为发达国家,将中国远远地抛在身后。虽然从民族情怀上无法原谅他们,但是他们那种在冒险中求发展的精神,还是很让人敬佩的!如果没有几千人留学生葬身鱼腹,可能日本在唐朝时期就与世界脱轨了,正是他们前仆后继的“冒险”,奠定了以后的崛起之路。

    单字解释: 古 代 有 一 种 冒 险 叫 日 本 人 来 大 唐 留 学 怪 不 得 日 本 会 崛 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