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除夕不放假恐加剧春运难题,不过看看古人的“春运”也就释怀了

    2024.01.1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0月25日2024年的放假安排正式出炉,其中除夕日不放假的安排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在家乡就近工作的人而言这似乎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于外出的打工人来说,如何在除夕夜赶回家中就是个大问题了。

    在古代人们大多在家乡工作生活,但也不乏一些人背井离乡打拼生计,在春节时他们和今天的游子一样也要返回家乡。

    那么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代,当时的“春运”又是怎样的呢?

    古代的高速路

    古代相比于现代,除了交通工具十分落后之外,古代的道路系统也并不发达,这让古代的长途旅行变得十分困难。

    但即使在这种相对有限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统治者依然十分重视道路的修建,从商周时期开始,我国很多地区便出现了中央政府主导修建的公路,不过由于当时中央政府的权力有限,因此这些道路大多集中在都城附近,生活在国家偏远地区的百姓很难享受到这种福利。

    ▲现代复原的秦代道路

    直到秦朝统一了六国之后,全国范围内的道路系统建设才真正成为可能,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后,道路系统的修建成为了组成帝国统治体系的重要一环,秦始皇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的领导下,一套沟通四方的道路体系得以成功建立。

    相比于商周时期的道路,秦始皇修建的道路不仅有五十步宽,而且其还对路基进行了加固,在道路的两旁还栽种了大量的行道树,这对道路起到了保护作用,这让秦朝的道路条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虽然道路的正中间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但其旁边的部分已经足够车马通行了,这为古代游子春节返乡提供了先决条件。

    ▲秦代木轨遗址

    我们都知道秦朝的一大贡献就是“车同轨”,此前专家一直将轨等同于秦代的官道系统,但随着河南南阳境内秦代木轨系统遗址的发现,人们才知道在秦代已经存在和如今铁轨十分相似的木轨系统了,这可以极大提升马车的速度,能够有效缩短长途旅行的时间。

    古人的代步工具

    虽然从秦代开始我国就有了适用于长途旅行的道路系统,但如果没有合适的代步工具,想要在春节前成功返乡也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缺乏交通工具的古代,畜力车成为了古代游子们返乡的首选,而马凭借其耐力强,易于喂养等特点成为了最常见的畜力来源,在古代最早出现的马车结构十分简单,就是在马的身后拉上一辆平板车,其上甚至没有遮风挡雨的车棚,这也是古代平民最常选用的出行方式。

    ▲牛力辎车模型

    后来在一些人流量比较密集的路段上,出现了一种叫做“辎车”的马车,和最原始的马车相比,这种车形制更大,在平日里一般当作货车使用,到了临近春节的日子,这些车的货厢就会被改造成坐人的客棚,虽然较为拥挤,但确实能够为乘客们提供稳定的出行条件,省去了专门雇车的麻烦。

    古代的达官显贵们在返乡时自然是不屑于乘坐辎车的,如果路途较近这些人一般会选择更加平稳舒适的轿子,如果是长途旅行,他们就会选择专门改造的“安车”。

    安车是一种专门为客运设计的马车类型,其车厢比辎车更小,内里的装饰也更加豪华,由于车厢更加轻便,其速度也比辎车快了不少,如果说辎车是古代的大巴的话,那么安车无疑就是现在的小轿车了。

    ▲古代马车

    而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他们也有自己的专用马车——轏车,这种马车车厢上设有窗户,其中还布置了供人休息的床铺,在冬夏两季,车厢里还有火炉和冰匣来调整温度,其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虽然古代马车运输的价格并不昂贵,但还有些人因囊中羞涩无力承担这笔费用,这些人为了返家只能步行或者骑乘毛驴等牲畜,为了及时返回家中,这些人的春运往往提前一个甚至几个月就开始了。

    古代春运的收费标准

    在古代春运时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马车和客船多为私人所有,在春节这个往来频繁的时间段,正是这些商户们赚钱的好日子,从唐代开始在春运时适当加价就成了客运从业者们不成为的规定。

    ▲古代马车模型

    为了保证百姓的基本权益,古代统治者也对这些商户的加价行为做出了规定,他们对不同运输方式的里程价格进行了明确规定,虽然他们也给予了商家根据路况条件不同改变价格的权力,但同时也规定了价格的上下限,这样既可以保证乘客的权益,也能够避免行业出现扭曲的价格竞争,损害服务质量。

    古代游子们在回家的时候一般都会携带价值不菲的礼物,因此一些客运马车在运送客人的同时也承担着搬运货物的任务,对于这部分收费古代政府也有明文规定,比如马车运送一千斤的货物,每走过一百里就要收费900文,而超过这部分的重量,则是每一百里加收一百文,这和现在快递的费用计算方式非常类似。

    ▲江南地区的老式客船

    因此虽然古人乘坐马车的价格非常便宜,但如果要带上货物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为了节省经费,古人会尽可能挑选水路出行,因为船只不但运载能力强,其收费标准也比马车低上不少,这也是部分古人喜欢选择家乡水系周边地区工作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处于特殊的地位,在古代交通条件如此不便的前提下,古代外出的游子们依然要想尽办法返回家乡,这也让春节的团圆有了更加动人的一面。

    如今虽然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但高节奏的工作生活让现在的打工人在春运时,依然要面对极大的压力,不过相信在出行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春运难的问题一定会得到缓解。

    在这里笔者也祝福外出游子们都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度过一个美妙的春节。

    单字解释: 除 夕 不 放 假 恐 加 剧 春 运 难 题 不 过 看 看 古 人 的 春 运 也 就 释 怀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