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日军一年征服大半个中国,剩下7年却寸步未进,其中有何隐情?

    2022.05.1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文章首发挑战赛#

    一、日寇的强大攻势

    受近些年来某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少人把抗日剧当成神剧——例如徒手撕鬼子,太极真气挡子弹,活脱脱将惨烈的抗日战争变得戏剧化......

    也许观众能从中找到一种出恶气的感觉,所以的确也有市场。但真让那些老兵们看到那些场景,看到他们悲壮的抗战被玩笑化,不知又是何感觉。

    客观的说,这段历史我们的确是取得最终的胜利,可在这场战役的过程中,我们打得却是很惨烈,而且一度出现亡国的危机。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回头看史料,日本人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开战之初国民党高层纷纷觉得要亡国了,除了共产党人以外,没有谁觉得我们最后能赢。

    而在之后的战斗中,不过短短15个月的时间,日本人就拿下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几乎中国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铁路干线,另外还一举打垮国民党的主力100多万军队。

    这是什么样的操作?如果换成一个小国,早就亡国数次了......

    就算是法国面对这样的凶猛攻势,也早就已经举起投降旗帜。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的抗日战争绝不像某些剧情里面那样轻松,我们几乎是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在进行着一场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死战。

    但话又说回来,按照这么个战斗速度,日本人虽然做不到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好像也能做到三五年时间统治整个中国才对,那么为什么这场战争却打了8年最终还输了?

    本文就借着历史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关于这个词,我们可能在高考的时候多次听到,有可能耳朵都听出茧来了,但说真的,恐怕我们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透彻这个词的含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毛主席所提出,其具体的内容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齐心协力共同对抗日军。

    ——该战线被毛主席高度重视,认为是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并努力将其推广向全国。

    客观的说,统一战线最开始的时候是逼迫蒋介石联合抗日,其结果就是西安事变的爆发,以及八路军的改编,促成了国共合作。

    因此,统一战线的第一大妙处就是解决了中国的内部问题,使军事政治能够联合一致对外。

    另外,毛主席接管了蒋介石所不能深入的农村,在国民党政府的默许下,大量宣传抗日的重要性,让全体民众觉醒了民族意识。

    在明白了对日作战的意义后,在见识了日寇对中华人民的大屠杀后,无数百姓纷纷团结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松散的民心被凝聚在一起,宁可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华大地。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即使是以蒋介石为首、军阀化的国民党部队也能得到支持,至于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则在老百姓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批抗日根据地。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有了和日本人拼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基础。

    三、国民党兵力的收缩

    根据史料记载,国民党应对日军的进攻的确打得很拉胯。

    除了第一场大战淞沪会战起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其他的三场大战全部都是大溃败,上百万人的部队就这么丢掉了,其他大部队更是一泻千里,大半个中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丢了。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大家不能忽略,国民党军队前期溃败,一个是蒋介石指挥严重失当,另一个的确是国土范围太大,面对日军的强悍机械化部队无法阻挡。

    根据何应钦的记录:正式开战之时,国民党正规军队有200万,看起来数量很多,但铺撒到偌大的中国各交通要道,面对强大的日军,根本无法起到很好的阻击效果,所以只能一败再败。

    但随着广州、武汉失守后,国民党的军队撤退到大西南后,局面却逐渐不同了......

    国民党很快又聚集起百万部队,再也没有偌大的版图压力,兵力更加集中。

    反观日军这边,攻守之势异也,为镇守庞大的中国领土,日军的百万部队不得不分散驻扎,可动用的机动部队越来越少。

    虽说日军对国民党正规军依旧有碾压优势,可面对5:1,甚至是10:1的兵力形势下,日军其实已经无法创造之前的战争神话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伴随着国民党部队的收缩,蒋介石对于各军阀部队的整编和掌控力度也越来越强。

    这点可以参考淞沪会战以及川军抗战,李、白二人恨透了蒋介石,但桂系的狼兵依旧在淞沪战场悍不畏死。刘湘也讨厌蒋介石,但川军上百万部队都在往抗日战争填命。

    总而言之,伴随着国民党部队的收缩,其总体战斗力上升了,日军的战斗优势反而削弱。也正因如此,日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政治诱降,希望能够让蒋介石投降,组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但这时候,毛主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发挥了神效。

    全民族抗日,让蒋介石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领袖声望,但这个领袖声望却能制约他,一旦他敢有投降念头,将会被全国人民撕成粉碎。如此,日军的劝降效果甚微。

    四、治安战与游击队

    正如前文所说,日军在1938年打不动了,于是决定以劝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不再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决战。

    然而,日军和国民党逐渐停止了大战,大部分压力自然就来到共产党这边。

    关于网上一些人评价,共产党人游而不击,全是国民党在吃伤害,这种说法简直幼稚可笑。根据史料记载,1938年10月以后,日军开始实现对中国领土的消化,于是展开了空前的治安战。

    毫无疑问,治安战打击的就是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那么问题来了,面对随手毁灭国民党10万正规部队以上的日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顶得住呢?

    毛主席亲自印发的游击战争手册发挥了巨大作用,毛主席始终抓住重点。

    比如让八路军、新四军与老百姓一条心,然后利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和敌人正面交锋,专门利用百姓进行情报获取,再有目的性的偷袭敌人的庄稼地,交通要道,以及各处的驻兵补给处。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武工队之类的影视作品看到,老百姓跟着八路军到处端敌人的炮楼,到处暗杀伪军,甚至还发明地道战和地雷战,打的日军头疼不已。

    也许有人会问,战争肯定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这种小打小闹怎么能够重创日军呢?答案出乎我们的意料,就是这种小打小闹,最终导致日军走向崩溃。

    正如前文所说,日军暂时无力消灭国民党,那么目前主要任务就是快速的消化中国的领土。那么该怎么消化中国的领土呢?

    ——那自然是压榨当地的百姓,利用当地的土地种出粮食,利用当地的经济提供军费,培养忠诚于日军的伪军。

    结果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打击下,日军的所有目标全失败了。

    首先是百姓,虽然日军也发“良民证”,但老百姓拿着“良民证”给八路军买粮食和医药品,偷偷给八路军报信。

    而日本人种出的粮食,每每被八路军和新四军收割走或者毁掉,根本种不出粮食来。

    至于经济和伪军,那更是用惨字来形容。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经济政策比日军高明,再加上国民党滥发纸币,日本人想要搞经济根本搞不了。

    那伪军们呢?随处都有敌后武工队来收他们的人头 ,不少伪军还当了八路军的线人。

    对此日军十分头疼,曾经在岗村宁次的带领下,组织过好几次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但收效甚微,八路军、新四军人数依旧源源不断增长。

    而且更让日军崩溃的是,随着战斗的推移,八路军的战斗力也在飙升。例如百团大战,彭德怀发动了巨大兵力量重创日军,对日军的交通线造成毁灭性打击。

    更有甚者,在日军发动豫桂湘战役难得取得一些新战果后,八路军、新四军再次疯狂的攻击日军的薄弱后方,一举回收大批领土,让日军的胜利没有任何意义。

    至此,日本人的治安战终归失败了。

    五、二战战局改变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人打不掉中国主力,又无法消化中国的领土,还面对着4万万要和他们拼命的中国人,日军其实已经陷入到了战争泥潭中,根本得不到利益,只能不断的可以放血。

    不过,日本国内一直想要拼死挣扎,所以虽然在不断放血,但日本军国主义未尝没有一种明知道最后是输,还想要拼到最后的冲动。

    如此一来,日军最终会因为失血而死,但到底什么时候死就不一定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二战也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伴随着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苏联也随后出兵进攻日本。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而苏联也已经变成了能与德国相媲美的战争机器。面对这两尊庞然大物,日本人的放血行动已经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明智的做法就是收缩防线。

    事实上,日本人也的确想要建立一个最佳防御圈,但他们的防御方式却是进攻,于是就有了我们前文提及的著名的豫桂湘战役,国民党50多万部队灰飞烟灭,数个省份被日军占领。

    而这最后的搏命,却又撞上了已经壮大的八路军部队,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八路军则在后面偷他的老家,首尾不能相顾之下,日本人最后的锐气也没了。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伴随着德国、意大利的或投降或战败,接着苏联出兵东北,李梅烧烤和小男孩的爆炸,日本终究选择投降。

    中华人民用自己的坚持和血战,换来了最后的胜利,当然这胜利也是太来之不易......

    单字解释: 日 军 一 年 征 服 大 半 个 中 国 剩 下 年 却 寸 步 未 进 其 中 有 何 隐 情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