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匡胤向道士询问寿命几何,道士算后扑通跪地:陛下活不过今年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饱经战乱折磨的后周臣民得以享受到片刻安宁,只是暗潮涌动之下,祥和随时会被打破。

    时任后周宰相的范质本打算趁着节假日美美地吃上一顿饺子,可饺子还没入口,便收到了一封紧急军情:契丹和北汉联和南下,入侵后周。

    此时他们的皇帝柴荣刚刚去世,而继位的柴宗训只有7岁,身为宰相的范质,自然明白朝政的重担需要他一力承担,毕竟这是忠君爱国之道。

    可偏偏他不懂军事,更不会带兵打仗。

    万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匆忙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可是他没有想到,赵匡胤率兵出了都城之后没多远便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了皇帝。

    范质这时候才看清赵匡胤的真面目,只是为时已晚,柴宗训无奈让位,毕竟赵匡胤手中大权在握,他不让可只有死路一条。

    赵匡胤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帝王,在他的带领下,先后灭掉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数个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

    可偏偏这么一位有能力的帝王,只活到了50岁。

    公元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毫无预兆地突然崩逝,而正史中对于他去世的原因根本没有明确记载,在《宋史》中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

    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正是由于这般简陋的记载,让赵匡胤的死因成为了北宋的一大谜团,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赵匡胤在去世的这一年里,曾遇到过一个老道士,本不信天命的他,还向道士询问自己的寿命几何。

    道士算过之后,却扑通跪地,直言陛下活不过当年。

    这事说来倒也稀奇,其中又有什么隐情?此事还得从赵匡胤祭祖说起。

    偶遇道士

    公元976年,大宋王朝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呈现出了无比繁华的盛况,而此时正值壮年的赵匡胤意气风发,还想着再活五百年。

    这一年的春天,赵匡胤按照惯例和每年一样前往洛阳祭祖,以求祖先能保佑他梦想成真。

    而在路途之中,赵匡胤偶然遇到了自己的一位故人,此人道号真无,是一位资深的老道士,在赵匡胤早年的时候,曾见过这位道士一面。

    当时赵匡胤还是一位言不见经传的小将领,真无却十分尊重他,赵匡胤很好奇便询问他缘由,真无却说,将军日后定成真龙。

    赵匡胤听后只是呵呵一笑,毕竟将来之事虚无缥缈,谁能看透未来的人生?

    两人一别之后,数十年未曾谋面,而赵匡胤在这期间还真黄袍加身成了真龙天子。

    赵匡胤也没有想到这次祭祖途中,竟然还能偶然遇到这位老道士,故人相见自然免不了一阵寒暄。

    此时赵匡胤自然想到了真无道士曾经的预言,啧啧称奇之下,便询问真无自己的人生还有多长的寿命。

    真无道士看着眼前已经的皇帝,生怕惹到了他,便开始动用平生所学,认认真真为赵匡胤看了一次相,可紧接着他却眉头紧锁,之后更是直接扑通跪地。

    赵匡胤急忙让其起身并询问这是何故?

    真无道士颤颤巍巍地说:

    根据草民的推算,陛下恐怕活不过今年。

    赵匡胤闻言脸色一变,心中涌起了一阵担忧,不过当他重新审查一遍自己的身体,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赏赐了真无道士之后,便将此事抛掷脑后,避而不谈。

    只是他没有想到,死神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预言应验

    公元976年10月19日,此时距离与真无道士分别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赵匡胤的身体状况一直倍棒,别说说不过今年,赵匡胤还想着再活个几十年,毕竟他还不到50岁。

    那天夜里天气微凉,闲来无事的赵匡胤便召来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喝酒,本来吧,这事并不是什么机要大事,可偏偏喝酒途中不知何故,本该伺候他们的宫女、宦官,都被赶了出来。

    夜色降临之后,两人还在喝酒,在蜡烛的照耀下,宫女们看到赵光义的影子时而离席,时而躲避,好似不胜酒力。

    两人喝完酒之后,已是深夜,赵匡胤看到殿前的积雪很厚,便用玉斧刺雪,发出阵阵响声,并且时不时地对赵光义说:

    好做,好做。

    当天晚上,赵光义并没有离开,反而留宿于禁宫之中,这明显违反了禁宫的律令,而就在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便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平地而起一声炸雷,这一消息迅速席卷北宋朝堂,而在群臣还在质疑消息的准确性时,赵光义已经扶灵即位,是为宋太宗。

    要知道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按照帝王之家的传位次序,怎么轮也轮不到赵光义继位,可偏偏赵光义当了皇帝,美其名曰受了遗诏。

    这件事也是北宋初年历史上的悬案,看似很正常,但根本不合情理的“烛影斧声”。

    背后隐情

    赵匡胤暴毙而亡,一切皆如真无道士而言,他没能活过当年,想必此时很多人都对真无道士的预言感到惊诧,感叹他怎么就算那么准?

    其实当我们仔细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便能发现这事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并不高,至于说有没有真无这位道士都是未知数。

    那么这段故事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在赵匡胤暴毙的这件事情上,赵光义的嫌疑非常大,毕竟他是最终的得利者,按照封建常理而言,父死子继是一条铁律,很少会出现兄终弟及的现象。

    即便是那些没有生出儿子的皇帝,他们也会在支脉小辈中过继一个儿子过来以继承大统,像赵匡胤这样不仅有儿子而且他们都已经成年具备了执政能力而无法继位的现象着实少见。

    难道赵匡胤的儿子不想当皇帝吗?

    这自然不见得,但有赵光义在,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而赵匡胤的暴毙,极有可能是赵光义下的黑手,他完全有理由这样做,而他当上皇帝之后,赵匡胤的儿子又莫名其妙地去世亦能说明些问题。

    古代帝王得位不正实乃大忌,赵光义自然也明白这点,所以继位之后做了很多事情来为自己正名,而道士为赵匡胤算命之事,应该也是这些事情中的一件。

    古人都比较迷信,他们对道士并不排斥,以道士之口来预言赵匡胤天命所终似乎更能令人信服。

    只要自己不背上弑兄的罪名,那么赵匡胤的儿子就无法凝聚力量来对付自己,这样他才能高枕无忧。

    所以,真无算命这事背后的隐情,应该与赵匡胤暴毙相关联,并不能看成是一件预测未来的神奇之事。

    单字解释: 赵 匡 胤 向 道 士 询 问 寿 命 几 何 道 士 算 后 扑 通 跪 地 陛 下 活 不 过 今 年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