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41年初,新四军是由什么部队重新组建的?兵力规模如何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37年10月,红军及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活跃的游击队(琼崖游击队除外)进行了历史性的改编,正式组建为新四军,肩负起抗日战争的神圣使命。在新四军初建之时,其部队规模已颇具规模,下辖四个支队,共十个团,整体兵力约一万人,显露出抗日铁军的雏形。

    然而,历史的巨轮总是充满曲折。1940年10月,皖南事变的发生使新四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英勇的新四军并未被此挫败,仅仅数月之后,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浴火重生,重新组建。这次重组,不仅吸纳了在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还得到了从山东南下增援的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等精锐力量的加入。

    重组后的新四军实力大增,下辖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总兵力跃升至九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的构成各具特色,它们在抗日战争中各自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新四军第一师,由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及其所辖部队整编而成,兵力约1.3万余人,下辖三个旅,由杰出将领粟裕担任师长。该师在抗战中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四军第二师,源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其所辖部队,总兵力约1.8万人,下辖三个旅和两个联防司令部,由经验丰富的张云逸担任师长。该师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积极策应其他战场的作战。

    新四军第三师,则是由八路军第五纵队在南下支援新四军后改编而成,兵力约1.3万人,下辖三个旅,由黄克诚担任师长。该师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中立下赫赫战功,同时还承担了向东北进军的重要任务。

    新四军第四师,由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下辖三个旅,兵力约1.2万人,由彭雪枫担任师长。该师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的有生力量。

    新四军第五师,前身是八路军豫鄂挺进纵队,下辖三个旅,总兵力约1.2万人,由李先念担任师长。该师在鄂豫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屡建奇功,为开辟和巩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四军第六师,则是由在苏南地区坚持抗战的新四军部队改编而成,下辖两个旅,兵力约8千多人,由谭震林担任师长。该师在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保卫战中表现出色,为抗击日伪军的进攻和维护根据地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四军第七师,由活跃于皖江地区的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和皖南事变突围的部分部队改编而成,虽然下辖只有一个旅和一个挺进团,兵力不到2千人,但在张鼎丞(未到职)和副师长傅秋涛的带领下,该师在皖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四军独立旅,则是由从山东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而成,下辖三个团,兵力约1千多人,由梁兴初担任旅长。该旅在抗日战争中多次执行重要任务,为抗击日伪军的进攻和保卫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至抗日战争胜利时,新四军部队已从初建时的九万余人发展到三十一万余人,这其中包括新四军主力部队以及新四军领导的地方武装力量。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新四军所属部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个野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四军第三师(包括独立旅在北上山东后也奉命开赴东北)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新四军第五师进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原野战军的一部分;其他新四军部队则北上山东,发展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一部分。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单字解释: 年 初 新 四 军 是 由 什 么 部 队 重 新 组 建 的 ? 兵 力 规 模 如 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