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台岛学者认为:蒋氏完全毁于张学良之手?其实这并非根本败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者:胡显达

    在近现代史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兵谏绝对是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张学良有多少国仇家恨,他的“以下犯上”逼蒋就范,夹杂着不少历史的谜团。

    在红军三大主力经过长征来到偏僻的陕甘之后,主席很快发现,红军又掉到了一个新的陷阱之中——这里贫瘠落后,根本养不活这么多的红军。

    在西北的“围剿”布局上,老蒋封了张学良一个“副总司令”的头衔,意图让他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部队先打头阵,等他们都拼光了,然后再由自己的嫡系军从后面压上去收拾残局。

    此外,老蒋先前“清剿”苏区的那一套“三分政治、七分军事,外加经济封锁”办法,也准备用在西北地区。

    不得不说的是,老蒋的那一套“清剿”办法,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一点,可从项英、陈毅躲进深山老林、苦撑三年游击战的艰难中管窥一二。

    尽管红军的三大主力在陕甘拧成了一股绳,但依然处于极大的劣势状态。主席很清楚,当时红军的现状,为了保存实力,他想方设法,利用统战避战求和。特别是主席在获知老蒋因张、杨的“围剿”不力,准备派嫡系军开进西安直接上阵的消息后,更是焦急万分。

    【蒋氏、张学良(右)】

    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结束内战,一致对外,阻止了老蒋的嫡系军对陕甘红军的致命一击。

    从张学良的不抵抗,到“何梅协定”的签订,老蒋对日挑衅的一再忍让、一再妥协,似乎都在替他的“攘外安内”买单。在老蒋的认知中,延安方面的红色力量才是他的心腹大患,所以“安内”大于一切。

    正当老蒋在西北的“安内”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候,张、杨的兵谏坏了他的“好事”。陕甘等地以及南方八省幸存下来的红军,接受了重庆方面的“和平改编”,成了合法的存在,并在华北等地沦陷区的敌后游击战争中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许是这种极大的可能性,不仅让老蒋本人一直耿耿于怀,恨透了张学良的兵谏,也让不少台岛的历史学者都喜欢把老蒋兵败大陆、退守台岛的责任怪到张学良一人头上,而只字不提老蒋及蒋军的昏庸腐败失去民心这一最根本的败因。

    在他们的历史认知中,几乎都在一根筋地认定,如果不是张学良发动西安兵谏,扣押了老蒋,逼他违心地结束对内作战,延安方面的力量早就“全军覆没”了,哪还能有后来的东山再起、争夺天下。

    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台岛学者,在接受采访记者时说,他当年在新竹读书时,老师经常讲,蒋军在大陆的衰败,起因是张学良的“幼稚”及其这种“幼稚”发动的西安兵谏,老蒋原本形势大好的前程就毁在他手上。

    台岛学者的这种说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保卫延安的民兵队伍】

    1936年10月,老蒋为了“安内”,乘红军初到陕甘,立足未稳,决心调集重兵予以“围剿”。红军三大主力齐聚会宁之后,老蒋“铜墙铁壁”式的口袋阵也很快形成,时刻准备着他的最后一击。

    早被延安方面团结和影响的张学良,已经不愿再打内战了,但迫于老蒋的压力,也不好直接违抗他的“围剿”命令,心里非常着急。张学良向延安通报老蒋的意图后,建议延安方面尽快发起宁夏战役,以避免东北军和红军再次打起来。

    老蒋在陕甘一带布下的口袋阵,把红军再一次推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老蒋咄咄逼人的大军压境和张学良关于红军西进、避免冲突的建议,主席也是心情沉重,一时难以抉择。一方面,如果接受张学良的建议,发起宁夏战役,意图打通与苏联的联系,但取胜的把握并不大。况且,让实力尚弱的红军与老蒋硬拼,也不是他的一贯作风。

    在1936年8月到12月那段极为难熬的日子里,主席几乎是殚精竭虑,苦思求变。一方面,他积极运用秘密统战的办法,延迟和破坏蒋军的围攻,另一方面也为红军考虑新的出路。在此期间,主席广泛地给蒋军方面的各方大员写信联系,做好统战工作,力求通过他们国难当头、民族大义的劝和,敦促老蒋停止西北的“围剿”,调转枪头,一致对外,共同抗日。

    为此,主席专门给地下战线的潘汉年发了一份密电,告诉他延安方面的政策重心是联蒋抗日,指示潘汉年当好延安方面的密使,到南京、上海等地广泛接触庆龄先生、孔祥熙、孙科、宋子文等上层人士,表达延安方面的核心意思——日本侵略咄咄逼人,国难当头,要一致对外。

    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上看,内部双方当然不能再打下去了。若继续打下去,损害的将是整个民族的生存。

    【延安现景】

    从红军初到陕北的处境上看,延安方面也不想再打下去,求和避战才是最佳策略。如果真的打起来,刚刚经过长征的红军肯定寡不敌众。如果在陕北站不住脚,红军又到哪里开辟新的根据地?自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后,主席一直在忧心这一问题。

    延安方面通过多个渠道的统战,虽然把张学良、杨虎城等人争取了过来,但老蒋的顽固立场始终没变。他的抗日策略是“先安内”,企图先消灭红军,再去对付日本人。好不容易才把红军主力围困在贫瘠的陕北,老蒋并不愿意放弃这个千载难逢、聚而歼之的机会。无论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冯玉祥等人怎么劝说,老蒋对陕北红军毕其功于一役的立场和决心都没有半点松动。

    主席通过张学良、潘汉年等人获知老蒋的顽固立场一直未变,而且即将发起“通渭会战”后,接受了张学良的建议,提前发起宁夏战役,意图通过红军3个方面军的联合作战夺取宁夏,打通红军北上与苏联的联系。

    10月30日,红4方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指挥下,渡河西进,发起宁夏战役。然而仅仅过了8天,蒋军的围剿大军就占领了黄河东、西岸的全部渡口,红1、红2方面军想渡过黄河配合红4方面军的行动已经不可能实现,刚刚发起不久的宁夏战役计划也不得不终止,并等候延安方面新的行动指示。

    11月8日,延安方面鉴于宁夏计划受挫,又为河东、河西的红军分别制订了一份新的长征计划。河东的红军,第一步计划是占领同蒲铁路地区,扩大红军;如果在山西站不住脚,就走第二步,南渡黄河,经鄂豫皖、鄂豫陕一线,最后在转战到西北。

    在为红军寻找新的出路上,主席一直在用战、和两策。一方面准备打仗,另一方面也不放弃任何和平的机会。主席曾亲自起草了一份《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准备让周副主席先到西安与张学良协商好后,再带去与南京谈判。

    草案的核心意思是,只要老蒋允许红军合法的存在,延安方面愿意接受南京的领导,同蒋军队联合抗战。

    【1936年10月5日,主席给张学良写信,建议双方正式谈判,订立抗日救国协定】

    面对红军主力被围困在陕甘弹丸之地、随时可能全军覆没的绝境,志得意满的老蒋怎么可能理会主席的这个草案?

    要知道,红军在宁夏战役失利后,处境更加危险。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王以哲、杨虎城、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等人指挥的260个团,早已把陕北根据地重重包围起来。12月4日,老蒋亲自飞抵洛阳、西安督战,他想毕其功于一役,把红军聚歼在陕北。

    除了老蒋的重兵“围剿”、经济封锁之外,红军的就地补给之困难,也超出了延安方面的预料。当时的张主席在回忆录中说:一、二、四方面军会合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吃穿用的严重匮乏。

    为了避免危险,主席决定放弃陕北苏区,向山西或陕南进行大范围的战略转移,进行第二次新的长征。11月30日,延安方面向张学良通报了红军这一最新的秘密计划,没想到却遭到张学良的极力劝阻,他要求红军哪都不要去,就在陕北苦撑待变。

    张学良究竟想让红军在陕北苦撑待变什么?

    【周副主席】

    据周公的年谱披露:张学良只是暗示一二个月后,绥远、西北、全国有起较大变化的可能,所以建议我军熬过一二个月。

    至于张学良所谓的“较大变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红军再苦熬一二个月,主席当时也没有明白。

    当时任何人都想不到,张学良会在12天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兵谏老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当这个意外的惊喜传到主席那里,他如释重负,把张学良视作有功之人,在当时极为微妙的形势下,帮助红军脱离了囚笼,化险为夷。为了阻止何应钦武力讨伐张杨兵谏,主席委派周副主席作为延安方面的全权代表,迅速赶赴西安化解兵戈,逼蒋抗日。

    可见,统一战线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张杨的西安兵谏,让红军化险为夷。这也是主席把统一战线列为革命成功“三大法宝”之一的原因。

    【我方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主要代表,左起:秦邦宪,叶剑英,周副主席】

    【周副主席从西安回到延安时,主席等人前往迎接。左起:秦邦宪、张闻天、主席、周副主席、彭德怀、林伯渠、萧劲光】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单字解释: 台 岛 学 者 认 为 蒋 氏 完 全 毁 于 张 学 良 之 手 ? 其 实 这 并 非 根 本 败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