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59年中南海会谈,赫鲁晓夫的一番话,让毛主席下定决心反击印度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中印边界冲突由来已久,从清朝和英属印度时期一直延续至今,而埋下这颗毒瘤的正是英国。当年,英军趁清朝内忧外患之际,不断蚕食西藏领土。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延续了英属印度期间的中印领土争端问题。自1951年起,印军不断在中印边境挑起领土争端,非法侵占我国领土。

    1954年,中印双方曾就领土争端问题展开多轮会谈,但均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最终导致中印矛盾愈演愈烈。

    期间,中印双方曾在边境地区发生多次交火冲突,而印方也趁机进军藏南地区,并在此建立了军事据点。

    随着中印领土争端不断升级,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期间,竟然为印度充当起了说客,而这也让毛泽东痛下决心反击印度。

    那么,赫鲁晓夫访华时说了什么?对印自卫反击战前,中方又有哪些反应呢?

    态度傲慢,话不投机

    1959年,中印边界领土争端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众国家领导,对此保持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

    同年9月29日,赫鲁晓夫率苏联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启了他的第三次访华之旅,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中国之行。

    早在9月15至28日,赫鲁晓夫刚结束长达13天的访美行程,还没有从访美的兴奋中回过神来。

    9月30日,赫鲁晓夫受邀同毛主席见面,他刚一落座就眉飞色舞地说道:“美国太富有了!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满街跑的都是小汽车……”

    相比正处于兴奋状态的赫鲁晓夫而言,毛主席的内心却十分沉重。面对说得正起劲的赫鲁晓夫,二人的这次会谈真可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一方面,我国希望苏联提供核潜艇技术援助,这样就可以造属于自己的核潜艇了;另一方面,当时我国和印度的边界冲突持续升级,特别需要苏联“老大哥”的支持。

    当赫鲁晓夫得知我方想建造核潜艇的请求时,他毫不客气地出言说道:“那东西不仅技术复杂,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苏联有核潜艇就够了,我们可以建立联合舰队。”

    毛主席听后十分震怒,他站起身来怒吼道:“核潜艇我们一定要自己造,就算一万年也要造出来!”

    充当说客,偏袒印度

    在双方谈到中印边界冲突时,赫鲁晓夫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说出了一番令人啼笑皆非的话:“那里是一片人口稀少的高山,为这样一小块荒凉的高地流血值得吗?”

    毛主席听到这里内心十分愤怒,但接下来赫鲁晓夫的话却直接惹怒了他。“中印边界是几十年前就定下来的事情,这么多年你们不打仗也过了,何必等到现在才小题大做呢?”

    赫鲁晓夫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且他还认为是我国在无理取闹。

    这种拉偏架的做法,已经表明了苏联的态度,完全站在了印方的立场,劝我国放弃固有领土。

    其实,早在1959年9月8日时,苏联就曾在塔斯社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的声明。

    表面上看似是在征求我方的意见,表面上是站在中立一方,实则就是在偏袒印度。

    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认为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如果不把印度打疼了,那么对我方而言将是重大的灾难。

    基于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毛主席不得不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印度硬碰硬。因为主权和领土问题不能商量,更不容许有半点闪失。

    1962年,在印方不断非法侵犯我国边境领土的前提下,毛主席下令予以还击。事实证明,这场对饮自卫反击战不仅应该打,而且也打对了。

    参考资料:

    《直译中苏高层会晤中的若干历史内幕》北京日报

    《红墙见证录》尹家民

    《中苏冲突:苏联挑事毛泽东“放炮”》东方网

    《中俄揭秘档案:毛泽东四会赫鲁晓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张树德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单字解释: 年 中 南 海 会 谈 赫 鲁 晓 夫 的 一 番 话 让 毛 主 席 下 定 决 心 反 击 印 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