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为何蜀汉朝廷相信杨仪而不信魏延呢?杨仪又为何自杀收场?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其实杨仪和魏延二人关系不和,在蜀汉可以说了满朝皆知,可是为什么朝廷选择相信杨仪而不是魏延呢?而且,杨仪虽然在这场纷争中取得了胜利,成功复仇,但是下场也不好,最后还被清理掉,这又是为何?这首先得说说杨仪和魏延的恩怨。夷陵之战后,蜀汉人才病死战死不在少数,特别是荆州集团更是人才凋零,而杨仪和魏延都是荆州集团硕果仅存的佼佼者。可惜,一个军事大才,一个后勤统筹的干才,二人不和,让诸葛亮操碎了心。

    好在,有个人帮了诸葛亮,就是费祎:

    蜀汉的人才结构虽然复杂,但是大体上大臣们之间还算是上下一心的,反倒是荆州集团内部出现不和。但是,费祎作为东州集团的人物,却能居中调节魏延,杨仪二人之间的矛盾,可见费祎能成为蜀汉四贤相,不无道理。顺便提一下,魏延早在刘备定四州时,就加入了刘备阵营,资历仅次诸葛亮。杨仪是从曹魏投奔的蜀汉,被关羽推荐入成都,资历也不低。费祎家族早年就从荆州搬入益州,刘备定蜀,让费祎和董允入主东宫,辅佐教导太子刘禅。因此,费祎能得到诸葛亮,以及难搞的魏延等人认可,除了自身能力,也跟他的资历,以及同时具有荆州,东州身份有关系。

    魏延绝对是蜀汉的“鹰派”人物,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为了防范魏延抗命不撤军的可能性,做了准备:

    显然诸葛亮安排这样的撤退次序,只是为了胁迫魏延一起跟着大队撤军,和魏延谋不谋反任何没有关系。而且,诸葛亮又害怕杨仪和魏延闹翻,蜀汉军内乱,所以说魏延不从,“军便自发”,意思就是不要管魏延了。诸葛亮这么做,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考虑,因为他主持朝政这么久,一旦不在,必然会造成人心不稳,影响统治,《三国志.蒋琬传》甚至用“新丧元帅,远近危悚”来形容,可见蜀汉大军非撤军不可。只是,怎么会演变成反叛事件呢?

    这只能怪魏延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了,让蜀汉重臣不得不站在杨仪一边。因为杨仪毕竟是奉诸葛亮之规制安排撤军,魏延再不爽,发发牢骚或者回成都揍杨仪一顿,也不会落到被诬陷叛乱的下场。可是,魏延先是胁迫费祎一起下令给诸营撤军,这不但越了界,同时又证明了魏延心虚了。而费祎这次不但不跟魏延玩了,而且回去后一定得跟杨仪说明被魏延胁迫的过程。所以,魏延后悔不及,干脆破罐子破摔,于是先杨仪一步,烧毁了阁道,不让大部队通过。

    所以,很明显魏延就算没有反叛之心,这么做和造反无疑了,而且原本是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私人恩怨,现在也彻底上升为政治层面。魏延这边只有自己,杨仪这边可是费祎,姜维,马岱,王平等人,你说朝廷里的蒋琬,董允会相信谁?所以,答案很明显,甚至不但是朝廷里的人,魏延的部曲都知道主官不对,一哄而散,才有了魏延被马岱斩杀的结果。

    但是,在这场争斗中获胜的杨仪下场也不好,源于杨仪认为在诸葛亮去世后,稳定蜀汉他是居功至伟的,应该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结果:

    这更加说明了,蜀汉朝廷包括大臣们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是明智朝廷当时对杨仪的支持是对事不对人,是魏延自己行差踏错,既对事又对人,才会形成杨仪诬陷魏延造反成功的假象,其实朝廷对这二人的恩怨洞若观火。所以,杨仪在费祎面前抱怨,说了犯大忌的话,费祎不敢隐瞒,最终落得了个不好的下场。

    而作为在杨仪和魏延之间争斗中,另外两个关键人物诸葛亮和费祎,自然也不能对他们苛求太多,至少他们也尽力了。

    单字解释: 为 何 蜀 汉 朝 廷 相 信 杨 仪 而 不 信 魏 延 呢 ? 杨 仪 又 为 何 自 杀 收 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