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董卓败亡的原因:阶级斗争、内部矛盾、个人性格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提起董卓,大家肯定没什么好印象,废立天子,残暴酷虐好杀,开启了三国大乱世。然而,其实董卓多少也有些被黑化,因为写史书的,其实都是董卓的对立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董卓败亡的原因。

    阶级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阶级,是一个社会学定义,虽然几乎所有国家、民族都高喊着人人平等,但其实人人平等从来就不存在。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哪怕是遥远的未来,都会存在不平等。社会必定会存在阶级,这是看不见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阶级决定着立场,决定着一些人的行为。

    凉州、并州军事集团的矛盾

    除了外部压力,董卓集团内部也存在问题。方诗铭教授认为:董卓失败的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于军队内部矛盾的激化。虽然进入洛阳指出,董卓诱使吕布杀死丁原,从而兼并了并州军。尽管董卓对吕布十分信任,“誓为父子”;但是,在并、凉军事力量之间,却矛盾突出,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胡轸是“凉州大人”,董卓麾下大将,在凉州军中享有崇高声望。在这次战争中,胡轸为“大督”,位置在担任“骑督”的吕布之上,属于全军统帅。由于吕布和胡轸的“不相能”,即有并州和凉州军之间的突出矛盾,尤其是胡轸对并州军的敌视。甚至扬言要“要当斩一青绶”,其实就是指吕布。

    董卓个人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董卓的个人性格,也是他最终败亡的关键因素。由于董卓自幼生活在汉羌杂处的边境地区,所以造成了董卓嚣张跋扈、勇猛好斗、残忍好杀的性格。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单字解释: 董 卓 败 亡 的 原 因 阶 级 斗 争 内 部 矛 盾 个 人 性 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