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官渡之战还包含哪些战役?发生在获嘉、卫辉的战事是什么?改编的戏名是什么?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上回说到官渡之战历时九个月,精彩之处、关键战役有三个,仅有两天一夜,并都发生在延津。那么,官渡之战还有哪些战役呢?除了发生在延津、原阳、中牟(官渡)等地的战事外,发生在获嘉、卫辉的战事又是什么呢?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乌巢之战分别被搬上京剧舞台,其剧名又各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列个时间表,那就是———

    2月,袁绍大军集结黎阳(今浚县),围攻白马(今滑县境内);

    4月,曹操从官渡(今中牟)北上救白马,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曹操延津诱敌,斩文丑;

    5——6月,袁、曹两军暂时相持;

    7月,袁绍大军集结到官渡北面的阳武(今原阳),准备继续发动进攻;

    8月,袁军进军官渡,堆土山,挖地道,曹军如法炮制,抵抗袁军进攻;

    9月,双方大军相持官渡;

    10月,曹军夜袭乌巢(今延津境内),水溃袁军,张郃、高览降曹,袁绍逃跑。官渡之战结束。

    显然,官渡是曹操屯兵的地方,是大本营,是袁绍进攻的目标。整个官渡之战中,除了4月的白马、延津之战和10月一夜之间的“火烧乌巢”之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双方在官渡的相持,在延津的三次战役虽然很出名,很叫响,很有轰动性,对袁军的打击很大,但毕竟都是短时间的。特别是“白马、延津之战”曹军虽然斩了颜良、文丑,但并没有改变“袁强曹弱”的大局,以至于战争又继续打了五、六个月之久。

    那么,这“五、六个月”是如何打的呢?发生在官渡及其与官渡紧密相邻的原阳的战事又都是什么呢?笔者仔细查了史料,也分别命题如下:

    (1)相持官渡

    白马一战,袁绍的第一张王牌颜良被斩;延津一战,袁绍的第二张王牌文丑被杀,极大地打击了袁绍的锐气。因此5、6两个月,袁绍好像暂时斗败的公鸡,把数万大军驻扎在那里和官渡的曹军整整相持两个月。直到7月,袁绍不但没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反而仍旧仗着他在军队数量、装备和物资储备上的优势,盲目冒进,把大军集结到官渡北面的阳武(今原阳)准备继续发动进攻。沮授再次向他分析战争形势说:“我方军队虽然人数多,却比不上曹军勇敢善战;曹军的弱点是军粮少,物资储备没有我方充足。”据此,他建议用持久战来消耗曹军力量,以便最后战胜曹操。

    袁绍一意孤行,仍旧不听沮授的意见。他命令主力部队到官渡前线安营下寨,军营东西长达几十里。曹军也针锋相对,摆好阵势,同袁军对峙。

    (2)相持中的冲突

    9月,曹操向袁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没有获胜。他就改变方针,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等待有利时机。袁绍见曹军坚守不出,命令士兵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砌起高高的壁楼,在那里用箭射击曹军。《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记载:“津渡处,在县南一里,袁绍筑壁以拒曹操处。”即指此。

    当时,袁军射的箭密得象下雨一般,曹军士兵来往行动都得用盾牌遮住身体。曹操命工匠连夜赶造了一种发石车,发射石块,把袁军的壁楼击破。发石车发射石块的时候,声响如雷。

    袁军这一手没有成功,又暗凿地道,直通曹营,打算由地道里打过去。曹操针对这种地道战术,命人在营墙内挖掘长沟,进行防御。双方就这样在官渡相持了三个多月。

    (3)张、高降曹

    正当曹操火烧乌巢,攻打淳于琼的关键时刻,袁绍不派重兵火速救援,却命令大将张郃、高览率兵加紧攻打曹操的官渡大营。由于曹操在官渡的营垒很是坚固,战士们在曹洪的指挥下拼命死守,袁军久攻不下。

    当曹操拿下乌巢,淳于琼战败被杀的消息传到官渡前线时,张郃看到大势已去,失去斗志,同高览一起,向驻守官渡的曹洪投降。

    曹洪怀疑,不敢接受,荀攸对曹洪说:“张郃的计策没有被袁绍采纳,一怒之下前来投奔我们,您还怀疑什么?”曹洪才接受了投降。

    (4)水溃袁军

    当曹操带兵夜袭乌巢的同时,曹操还部署留守官渡大营的曹洪、荀攸带领士兵,用挖沟饮水的方法,漫灌袁军地道。这样,袁军前线地道被灌,后方粮仓被烧,张郃、高览两员大将率部降曹,袁军上下慌作一团,一下子全部溃散,袁绍和儿子袁谭仅带领800名亲兵,狼狈逃回黄河以北。历时九个月的官渡大战,以兵力弱小的曹操战胜拥有10万大军的袁绍而宣告结束。

    以上这些战事,都发生在今天的中牟县的官渡和原阳县境内以及原阳、延津接壤处,因为官渡和原阳紧邻,原阳境内就有“官渡水”,今天的原阳县延州村历史上曾经是延津县治所,说明两县地界不同时期来回划分,没有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界限。

    那么,本文开头罗列官渡之战涉及今七县之地,发生在获嘉、卫辉的战事是什么情况呢?

    据《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于禁》记载:曹操开始征讨袁绍时,袁绍势力强大,于禁自愿作为先锋。曹操鼓励他,给他两千兵马由他率领,驻守在延津抗拒袁绍,曹操则率军返回官渡。袁绍进攻延津,由于于禁防守坚固,袁绍没能攻破。后来于禁又和乐进等人率步兵骑兵5000人攻打袁绍的另两支军队,从延津西南出发,沿着黄河到达汲县(今卫辉)、获嘉两县,焚烧袁军据点30多处,杀死获嘉当地叛乱者几千人,招降了袁绍的将领何茂、王摩等20多人。曹操又令于禁率军进驻原武(今原阳),在杜氏津攻破了袁绍的又一处营寨。于禁因此被提升为裨将军,然后也回师官渡。袁营、曹营相距不远,于禁命士兵堆土山与

    袁军对抗。袁军射箭到曹营,士兵多死伤、恐惧,于禁负责守卫土山,奋力拼搏,气势旺盛。袁绍失败后,于禁被提升为偏将军。

    发生在获嘉、汲县(今卫辉)的战事,有人称之为“获汲之战”,主要是于禁打的。于禁是曹操派驻延津的唯一大将,在官渡之战中也是战功赫赫的。

    从以上这些战事可以看出,这些战事似乎都没有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乌巢之战出名,知名度高,含金量大。起码来说,这三战都被后人编成了戏曲,搬上了舞台:白马之战被编成京剧《白马坡》又名《斩颜良》;延津之战被编成京剧《战延津》又名《诛文丑》;乌巢之战被编成京剧《战官渡》又名《乌巢劫粮》。

    单字解释: 官 渡 之 战 还 包 含 哪 些 战 役 ? 发 生 在 获 嘉 卫 辉 的 战 事 是 什 么 ? 改 编 的 戏 名 是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