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历史上“皇帝”称谓的第一发明人居然是秦始皇!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皇帝”本来的意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而中国“皇帝”称号的由来,最早则是从秦始皇开始。

    秦始皇

    中国最早使用“皇帝”称谓之第一人——秦始皇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这时候,在秦始皇看来,他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因此就将远古时期的“三皇”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重叠起来一起叫,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叫做“始皇帝”,其中的意思就是第一个开始叫做“皇帝”的人。

    自此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是统一了天下的帝王就都叫做皇帝了。

    中国最早使用“皇帝”称谓之第一人——秦始皇

    古代的“皇”指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的,以“皇”为称的最早为“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他们分别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目前流传的版本有四:

    版本一:《尚书大传》定义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

    版本二:《春秋运斗枢》定义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

    版本三:《风俗通义》定义三皇为“伏羲、祝融、神农”

    版本四:《三字经》定义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古代的“帝”是如何来的?

    另外,关于中国历史上“帝”的由来,“帝”原本指的是对宇宙天地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人们将其称为“天帝”。后来,因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部落各国之间的混战局面,各方各自为王的头领,就将原本只有在天上可以使用的“帝”引入到了人间,各自称为“帝”,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以此昭显各自为人王等级的更为尊贵。如《战国策·燕策一》就如是描述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方人王的称法“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立为三帝,而以令诸侯。”。

    历史上的“五帝”

    此外,中国历史上认定的最早的远古“五帝”也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吕氏春秋》认为的五帝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版本二:《大戴礼记》认为的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

    版本三:《资治通鉴外纪》认为的五帝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结语:

    中国最早使用“皇帝”称谓之第一人——秦始皇

    总之,自古以来,最初皇是皇,帝是帝,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的定义,它们彼此各有各的称谓意义,直到秦始皇开始,皇和帝最终成了重叠使用不分家的帝王称谓,称作“皇帝”!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单字解释: 中 国 历 史 上 皇 帝 称 谓 的 第 一 发 明 人 居 然 是 秦 始 皇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