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等了6年才第一次北伐,他忙什么去了?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终却功败垂成,病逝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恨。其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此时距离夷陵之战222年结束,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这段时间诸葛亮做什么去了?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蜀汉惨败,刘备只身逃回白帝城,蜀国国力大为受损。夷陵之战前,孙权已经袭杀关羽,成功夺取荆州,所以蜀国只剩下益州、汉中之地,蜀汉的精锐力量也损失殆尽。223年,刘备去世,托孤白帝城,南中因此发生叛乱。当时的蜀国可谓内忧外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诸葛亮面对这种情形,一一应对,为日后北伐积蓄力量。

    一、结盟吴国

    刘备一意孤行举国伐吴,结果遭遇惨败,诸葛亮主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和吴国结盟。曹魏是乐于见到吴蜀相争的,自己坐山观虎斗,等待收拾残局。诸葛亮结盟吴国,修复关系,让曹魏不敢轻举妄动,稳定外部环境,争取时间平定内乱,恢复实力。

    二、平定南中

    刘备刚死,南中就趁机发生叛乱,诸葛亮认为新遭大丧,不宜发兵平叛。两年之后,蜀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十二月班师成都。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一方面是稳定大后方,解除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诸葛亮平定南中,从当地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这无疑加快了蜀汉国力的恢复。而且诸葛亮任用了孟获等一些南中地区的将领,并从该地区挑选精锐的士兵,组建了无当飞军,以此增强蜀汉的军力。

    三、励精图治

    除了稳定外部环境,平定南中之乱。诸葛亮把主要精力放在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上。为了保证农业丰收,诸葛亮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针对巴蜀之地织锦业较为发达的优势,诸葛亮设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生产。蜀锦不仅自产自销,还远销东吴和曹魏,其收入成为蜀汉军饷的重要来源。史称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

    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蜀国从夷陵之战后国力极度虚弱的情形下恢复过来,重新变得强盛。北伐开始提上日程,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继位,缺乏统治经验。诸葛亮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出师北伐。并且联合吴国,吴国北上争淮南,发动石亭之战,吴蜀遥相呼应。

    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形势

    227年三月,率军进驻汉中,顿兵沔阳(今陕西勉县)。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第一次北伐失败。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用了6年时间恢复国力,为北伐做好了各种准备。第一次北伐是准备最充分,也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蜀国几乎就可以夺取雍、凉,进而威慑关中。可惜马谡失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此后的数次北伐,都没有再能取得第一次的战果,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三国志》、张大可《三国史》、吕思勉《三国史话》

    单字解释: 夷 陵 之 战 后 诸 葛 亮 等 了 年 才 第 一 次 北 伐 他 忙 什 么 去 了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