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陈文性格暴躁,行事卑鄙阴暗,为何明宪宗还让他代理内阁首辅

    2024.02.0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陈文是个很聪明的人,曾经取得乡试第一。正统元年进士及第,从而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不过此时的陈文,还只是个无名之辈,直到景泰年间,他才凭借自己的智慧声名鹊起。

    景泰二年,陈文升任云南右布政使。当时贵州正在打仗,所以朝廷要求云南负责后方供给。云南的百姓忙于生产,加上贵州又在作战,运输物资十分危险,所以没人愿意去。

    陈文认为这样不是办法,害怕朝廷怪罪下来,于是他自己想出个办法。就是委托商队进行运输,运费就由百姓集资。如此一来,百姓既有时间继续生产,又不用去战地冒险,大家自然拍手称快。就这样,云南在陈文的管理下渐渐稳定,陈文的名声也渐渐打响。

    明英宗复位之后,陈文得到内阁首辅李贤的推荐,得以被明英宗所用。后来明英宗升陈文为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入文渊阁。然而陈文上位以后,却不肯承认李贤对自己有荐举之恩,还说:“吾非若所荐也。”

    侍读学士钱溥一直想顶替李贤的位置,见陈文与李贤关系紧张,便故意亲近陈文。谁知陈文知道他的阴谋后,将事情告诉了李贤,最终钱溥事情败露,刚刚即位的明宪宗,便将钱溥降职出京。

    表面看陈文帮助了李贤,应该是个好人,而且与李贤站在一边,但其实陈文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他帮助李贤,等同于是帮助自己,因为李贤是内阁首辅,深受皇帝重用,不管是明英宗,还是新即位的明宪宗。

    陈文帮助李贤除掉钱溥以后,他自己不久就升任吏部尚书。所以与其说他站在李贤一边,倒不如说他借李贤上位。另外,每当李贤提出任何建议,陈文都是当场表示反对,这样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个桀骜不驯的人,既需要李贤的帮助,又不愿承认李贤对自己有恩。

    陈文上位以后,性格暴躁的特性逐渐表露出来,而且他行事卑鄙阴暗,凡是得罪过他的人,必定会遭到报复,群臣对他怨声载道。然而成化二年,李贤因为丁忧归家,明宪宗便让陈文代理内阁首辅。后来李贤去世,明宪宗更是让陈文接任内阁首辅。

    陈文此人行事卑鄙、睚眦必报,已经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为何明宪宗还让他代理,甚至是接任内阁首辅呢?

    陈文这个人在性格方面确实不足以称赞,但他这个人确实有可用之处。就好比李贤如此贤明之人,不仅没有弹劾陈文,还选择与他合作,就是因为看中陈文睚眦必报的特点。

    陈文虽然桀骜不驯,但相比那些企图陷害李贤取而代之的人,就没那么具有威胁性。而且正好可以借助他的性格,去打压这些人,事实证明很有用。

    而对于明宪宗来说,陈文是李贤推荐给他的人,自然是可用之才。而且及时阻止钱溥的阴谋,是功劳一件。向明宪宗推荐了贤明太监怀恩,也是功劳一件。还有参与编修《明英宗实录》,更是功劳一件。

    既然在明宪宗眼中,陈文所做这些事都是有功的,那自然没理由处置他。不仅不会处置他,还要好好奖赏他。于是在《明英宗实录》修好以后,陈文就被提拔为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成化四年,陈文病逝,明宪宗追封其为少傅,谥号“庄靖”。当时许多大臣提出,陈文不配拥有这个谥号,纷纷请求明宪宗撤回,可明宪宗始终没有同意。但后世对于陈文这个人,大多都不予肯定。

    (参考文献《明史》)

    单字解释: 陈 文 性 格 暴 躁 行 事 卑 鄙 阴 暗 为 何 明 宪 宗 还 让 他 代 理 内 阁 首 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