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考古证实,秦始皇统一六国还用了鬼神手段, 泰山封禅另有目的

    2023.02.0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提出了著名的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论断,即贾谊认为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是数代秦王的国力积累。言外之意,秦能够统一,主要靠的是军事实力的强大。

    但是,如果我们把中西方历史做一个横向对比,就会发现完全靠军事征服换来的大一统局面很难维持长久,西方历史上的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崩盘后,欧洲再次呈现公国林立的局面,并延续至今。

    而众所周知,秦始皇在完成对六国的军事胜利后,首先在管理机制上建立起郡县两级制,此后又先后将文字、车轨、度量衡统一,将商周以来的诸侯分立形成的封闭圈子彻底打破,形成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格局。

    文化上的大一统,远比军事威慑的捏合力更为稳固。这也是自秦始皇首次完成大一统之后,历朝历代每一次的分裂割据,最终都能重新完成统一的原因所在。

    不过,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奇的发现,除了军事、文化手段外,秦始皇为了打破原六国藩篱,真正实现万世一统,其实还用了鬼神手段。

    我们都知道,早在人类诞生之初,原始的鬼神祭祀就已经出现,并且非常具有地域性。如甘肃放马滩秦墓考古出土的竹简《墓主记》就记载了这样一则志怪故事:一位叫丹的人在死后四年复活,由于丹是赵人,所以,秦地的司命神没有权力决定,反而需要请示晋地的司命神代表—司命史公孙强。

    再如对神灵的祭祀,在天下一统之前,秦国人祭祀的是华山,如出土的《秦骃祷病玉版铭文》就记载了战国时期秦人为祈求无灾无病,向华山之神祭祀祈祷。而楚国则祭祀的是冈山,赵国则为霍太山。

    也就是说,每一个诸侯国,在数百年来相对封闭的政权、人文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鬼神祭祀系统,而且互不统属。一个生病的楚国人,绝不会向“外国”神灵祈祷的,显然,这属于“看不见”的割据。并且在知识水平有限的古代,鬼神往往可以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

    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假借鬼神之名,让戍卒们相信“大楚兴”从而才敢放手一搏的。此外,东汉的黄巾起义、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等无不照搬这一套路。

    所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明面上的统一方式外,还着手对原六国的鬼神祭祀也进行了整合。

    据出土的秦朝《律令杂抄》证实,秦始皇统一后,特意颁布了《祠令》和《祀令》,把楚、齐、赵等六国本土的山神、水神、鬼等都纳入了秦朝统一的官方祭祀当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原秦国人,还是原齐国人,生老病死所祈求的鬼神都是一样的,不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湖北周家台秦墓出土的《病方》就记载了这样一段祈祷祛除疾病的内容:“皋!敢告泰山”。可见,在秦始皇的努力下,秦朝民间百姓也形成了统一的鬼神认同,泰山这个原本属于齐鲁两国的祭祀之山,上升成为全国性的祭祀对象。

    不仅如此,秦始皇本人也在公元前219年的东巡时,特意跑到泰山举行封禅。

    事实上,秦国自公元前770年受封公国位列诸侯以来,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发展出完备的祭祀白、青、炎、黄四帝的四畤系统,地点即在雍城。

    但秦始皇却并未选择在雍城祭祀,反而跑去最东方的泰山,目的就是把泰山也列为与四帝同等尊崇的地位,从而实现全国神祇的统一。流传后世的石刻也证实了秦始皇的用意: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称“匡饬异俗”,过彭城(江苏徐州)“斋戒祷祠”,三十七年刻石称“防隔内外,禁止淫泆”,“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湖南宁远)。

    就连秦二世继位后的首次巡游,也是在经过碣石、渤海、泰山和会稽这些非秦国故地时,对这些原本是诸侯国自己的鬼神系统“皆礼祠之”。

    可见,秦始皇远赴泰山封禅,绝不仅仅是为自己歌功颂德这么一个目的。秦始皇虽然从军事上灭掉了六国,但却依然恭敬的祭祀着六国鬼神,安定了社稷,也形成了文化向心力。

    所以,后世的汉武帝也先后5次效仿秦始皇泰山封禅的做法,先拜祭中岳太室山,祭祀齐鲁“八神”,又到梁父祭祀土神,最后才在泰山举行封禅,几乎把所有的神祇都“照顾”到了。

    参考资料:《墓主记》《出土秦简》《考古发掘简报》

    单字解释: 考 古 证 实 秦 始 皇 统 一 六 国 还 用 了 鬼 神 手 段 泰 山 封 禅 另 有 目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