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为什么在古代战争当中,骑兵至关重要?骑兵不就是多了一匹马吗?

    2023.06.1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古代战争当中,骑兵绝对是重量级的兵种。甚至可以说,谁掌握了优势骑兵,谁就已经在战争当中胜出一半了!

    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的话,骑兵大概就像今天的坦克和装甲车。虽然装甲车和坦克,无法翻越高高的城墙,不可能强攻一个城市。但是在绝大多数战争环境当中,这些东西,都有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想要更好地理解骑兵在古代战争当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简单来说一下,中国古代的骑兵,到底都是怎么发展的。

    虽然中国人骑马的历史很久,自打我们老祖宗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开始,就已经会骑马了。但骑兵作为一个兵种,真正应用到战争当中,其实是后来的事情了。

    这主要是因为,骑兵的花销,实在是太大了!在部落时代,大家根本就玩不起骑兵!

    现代人可能觉得,所谓的骑兵,不就是指人骑着马打仗吗?所以,骑兵比步兵多出了的费用,不就是一匹马的口粮吗?

    从现代的角度来说,这笔账或许可以这么算。但是在古代,绝对不是这样的。

    首先,一个真正的骑兵,他至少得是一个职业士兵!在中国先秦时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其实没有职业士兵的存在。大家都是平时种地,需要打仗了,国家或者部落,临时进行征召,然后组建成一支军队。

    也就是说,先秦时期的士兵,不打仗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一个农民,是可以靠自己耕种养活自己的。但是一旦成了职业士兵,这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单纯训练,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只能靠其他人养着他!

    而在铁制农具成熟以前,农业文明的生产力,其实是很低的。想要养活一个职业士兵,往往需要五个以上的农夫,为他提供口粮。而且,一个真正的骑兵,往往不可能只有一匹马,基本上都是两到三匹马换乘。再加上战马吃的草料,以及骑兵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所以,在战国时代以前,往往需要五十个普通农夫,才能养活一个职业骑兵!

    而在春秋时期,一个正常的诸侯国,能有十几万人,那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十几万人规模的诸侯国,哪怕倾尽全国的生产力,也就只能养活两三千骑兵。这样算下来,恐怕也就只有最顶尖的几个大国,才能真正玩得起骑兵这种东西了。

    所以,在夏商时期,大家玩的都是战车。至于战马,往往都是用来拉车的。和大规模的骑兵军团相比,战车的灵活性虽然小了一些,但是成本却要低很多。根据考古发掘,商朝的战车,一般都是四匹战马拉一辆车。然后在战车上,一般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往往都是贵族或者职业军人。

    而在战车周围,往往会有上百人进行保护。

    在这个配置当中,只有这三个车上的贵族,以及那四匹战马,属于常备士兵。至于其他那上百人,都是普通农夫,他们不需要占用国家财政。而这个配置,显然要比大规模的骑兵军团,低太多了。

    但即便这样,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依然无法承担的战车存在。比如说商朝灭夏的决战,鸣条之战,据史书记载,当时在这种决战当中,商朝也就只出动了七十乘战车。这七十乘战车,就已经是当时商政权能拿出来的全部家底了。而七十辆战车,加在一起,所需要的战马,也就只有几百匹而已。

    但这样的成绩,依然需要商朝倾尽整个政权的家底,才勉强能凑出来。

    所以,在部落时代,以及夏朝和商朝早期的时候,其实基本没有骑兵这个兵种的出现。直到商朝中后期,才开始出现单独的骑兵。但这时候的骑兵,也没有达到骑兵军团的水平,往往都是承担侦查工作,或者保护高层将领。

    不过,商朝的骑兵,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却彻底开启了骑兵的历史。因为骑兵这种东西出现之后,大家很快发现;这东西实在是太灵活了!

    在战争当中,速度和灵活,往往可以直接决定战争的走向。速度更快,就意味着我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袭扰你。等你累的不行了之后,我再对你发起总攻。

    所以,到了西周时期,周王室也越来越重视骑兵这个兵种。而到了西周中期的时候,随着周朝国力达到极盛期,周王室更是开始大规模进行扩建马场,想要组建超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周王室发现,他们马场里有一个马夫很厉害,养马水平很高。所以后来,周王室就把甘肃天水地区的一块地方,直接给了这个马夫,让他和他的家族,去那边替周王室养马。

    而若干年之后,这个马夫的家族,逐渐作大,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秦国。又过了几百年之后,秦国彻底灭了周王室,然后统一了天下。

    如果周王室知道后来事情会是这样的,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根本就不该搞这些养马的产业。

    所以,在西周时期,骑兵逐渐成了一个独立的兵种。但是因为当时骑兵刚刚出现,大家还不太会玩这个新兵种。所以在西周的历史上,骑兵始终没有发挥出太重要的作用,史书上也没什么记载。

    而接下来,到了春秋时期,因为周王室衰落了,而整个中原也彻底分裂了。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诸侯国,都养不起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存在。至少到春秋末期之前,其实也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诸侯国,国力能够超过当年的周王室。

    但即便这样,春秋时期的几个强大诸侯国,也开始逐渐训练单独的骑兵。虽然就算是最强大的那几个国家,比如说秦晋齐楚这几个大国,他们也只能玩得起几千人规模的骑兵军团。但是这个规模,已经足够他们去琢磨很多骑兵战术了。

    所以,到了春秋时期,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开始在战场上逐渐发光了。比如说在春秋中期的时候,秦国护送晋文公回国,当时就派出了两千骑兵保护他。而这两千骑兵,基本上就是当时秦国的全部家底了。而当时领导这支骑兵的,则是当时的秦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康公。

    能让一国太子,直接进行领导,秦国对这支骑兵军团的重视程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接下来,到了战国时期,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就开始逐渐成熟化了。和步兵相比,之前大家因为玩步兵的历史比较长,所以步兵的战争体系,早就已经成熟了。而骑兵战争模式的成熟,则是拖到了战国后期。

    历史上第一个把骑兵玩出花,并且制定出一整套完整战术的牛人,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作为战国后期赵国的扛鼎之人,李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驻守在赵国北方,负责和北方的匈奴人战斗。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李牧逐渐熟悉了骑兵的作战风格,开始制定完整的作战体系。后来,李牧更是在赵国边境,一战消灭了十多万匈奴主力。这场战争,直接导致匈奴在秦朝开国之前,都不敢再南下进行袭扰了。

    而李牧当时打这场仗的方法,如果放到后世的眼里,其实都可以称得上是有点简陋。当时李牧先是把重装步兵以及战车之类的东西,都隐藏到后方,然后让牧民放出漫山遍野的牛羊,去吸引匈奴的主力。

    再之后,等到匈奴主力被吸引过来之后,李牧再派赵国的骑兵军团,从两翼进行袭扰,截断匈奴人向其他方向的退路。同时,正面的步兵主力,缓缓进攻。就这样,匈奴人跑又跑不了,正面冲又冲不过去,所以最后只能被就地消灭了。

    如果放在后世,骑兵战术彻底成熟的时候,匈奴人完全有机会集结内部的重装骑兵,然后直接选一个方向,对赵国的步兵军团进行猛冲。靠着重装骑兵的冲锋,匈奴人一定能冲出去。但是在战国时期,匈奴人的骑兵身上,真的是啥都没有,自然也就无法完成这种战术了。

    而李牧这场战争打完之后,大家很快也都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所以接下来,秦朝开国之后,也开始在北方训练各种骑兵。

    等到秦朝灭亡之后,到了楚汉战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骑兵战役又出现了,这就是彭城之战。简单来说,当时刘邦攻占了项羽的老巢,而且手握五十万大军,根本就不怕项羽。但是接下来,项羽却只带了三万精锐,就正面进攻刘邦。而且,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冲垮了刘邦麾下的主力,甚至杀了刘邦这边超过十万人!

    那当时项羽为什么有这么猛呢?除了项羽本人确实能打之外,据后世史学家推测,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当时项羽手底下的这三万精锐,都是骑兵!而且,这些骑兵身上,很多都有护甲。

    这其实还要归功于当年的秦朝,在这场彭城之战开打两年之前,项羽刚刚在巨鹿之战当中,破釜沉舟,消灭了秦朝的长城兵团,得到了不少秦朝骑兵的装备。再加上后来秦末名将章邯,又带着二十万人投降了项羽,而项羽后来又把这二十万降卒坑杀了。所以项羽才继承了秦军的装备,打造出了这支西楚铁骑。

    而彭城之战的结果,也再次刷新了所有人的战争认知!原来,当几万骑兵一起冲锋的时候,步兵是真的挡不住的!这已经和人多人少没什么关系了。在几万人规模的骑兵军团面前,尤其是重装骑兵面前,步兵基本上就只能等着被屠杀。

    所以,汉朝开国之后,汉朝前期虽然一直在忙着休养生息,但是在养马这件事上,却一直都没有懈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才能组织起强大的骑兵军团,直接对匈奴开战。

    但是请注意,即便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彻底统一了中原,而且之前攒了几十年的家底!此时的汉朝,能够支撑的常备骑兵军团,依然也就只有十几万人而已。而当时西汉拥有的全部马匹数量,也就是只有七十万匹左右。

    别小瞧这个数字!要知道,在西汉时期,虽然铁制农具已经开始普及,但是生产力依然有限。如果按照二十个人,能养活一个骑兵计算。那么养活十五万常备骑兵,至少需要三百万人提供口粮!

    而汉武帝时期,西汉的总人口数,其实也就是只有三千多万而已。也就是说,光是为了维持这支骑兵军团的存在,就需要至少占据西汉十分之一的国力。要知道,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单独兵种而已!还没算步兵和其他军队!

    但是,靠着这支十多万人的常备骑兵军团,西汉已经可以做到扬鞭大漠,彻底把匈奴打回草原了。而如果没有这支骑兵的话,汉朝面对匈奴那边的骑兵,就只能被动防御,常年忍受匈奴的进攻。

    不过,请注意,西汉时期的骑兵,相比后世的骑兵来说,其实依然有些简陋。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是相对较低。骑兵士兵的装备,基本上也都只有轻甲。以当时的冶铁技术来说,如果想给这十几万人,全都配置一套重装甲胄,再配上专门的武器,甚至是给战马也配上甲胄。那估计把整个西汉都给买了,也未必能凑的出来。

    如果不考虑将领的指挥能力,只说骑兵的作战能力,其实是越往后,骑兵的战斗力越强。

    而接下来,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骑兵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从这时开始,马镫开始出现了。

    马镫的出现,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改变,但是对于骑兵来说,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士兵其实很难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战术动作。在骑马战斗的时候,士兵只能用两条腿确保稳定,同时用手控制马的前进方向。

    而有了马镫之后,士兵骑马的稳定性不但大幅提升。而且,也可以单靠双腿来维持稳定,可以彻底把双手解放出来。

    如此一来,士兵就可以双手控制武器,直接参加战斗了。两只手和一只手相比,能完成的战术动作,那就太多了。

    另外,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冶铁技术进一步普及,再加上中原地区常年分裂,常年打仗。在这个时期,士兵的战损消耗速度很快。而按照当时的制度,军事制度又是和门阀制度高度捆绑。所以这样一来,那些大家族砸锅卖铁搞出来一支骑兵军队之后,自然就会考虑,如何给这支骑兵,增加更多的防具,减少骑兵的战损。

    虽然防具很贵,但是和一个完整的骑兵相比,还是要便宜很多。而且,防具强大之后,也能提升骑兵的战斗力。

    所以,在这个时期,大家开始不断给骑兵增加护甲。就这样,真正的重装骑兵,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

    在此后很长一段历史当中,重装步兵其实都是当之无愧的战场王者。虽然这玩意儿造价奇高,而且因为负重较大,速度和灵活性会下降。但是在古代的时候,这东西基本上就等同于今天的坦克。普通步兵去进攻重装步兵,基本上就和今天步兵打坦克是一个概念。

    而到了隋唐时期,越来越多的将领意识到,护甲这东西,或许也不是越厚越好。因为过于厚重的护甲,会降低骑兵的速度。所以,从唐朝开始,骑兵开始逐渐分化,分化成轻骑兵、重骑兵和侦查骑兵等几个单独的兵种。在不同的作战情况下,派上场的骑兵,也不一样。

    从唐朝一直到明朝,这期间骑兵在技术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进步。所以,在这几百年当中,大家主要琢磨的,就是各种战术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不断琢磨如何进行兵种搭配,如何进行相互克制。

    所以,到了元朝的时候,蒙古铁骑是真的把骑兵玩到巅峰了!元朝的骑兵,堪称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的一个巅峰。那些蒙古骑兵,把骑兵的速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还可以在战斗当中,不断进行轻重骑兵的切换。

    至于说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火器的出现,骑兵在战场上的重要性,开始稍稍减退。但是至少在清朝后期之前,骑兵其实依然是战场上运动最快的兵种。光是这个速度优势,就是其他兵种无法比拟的。

    以上这些,就是中国的骑兵发展历史。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本身,这样的骑兵,在古代战争当中,到底强在哪里呢?

    答案就是,骑兵既有速度优势,同时又有重量优势。

    我们可以假想古代的几种战争模式。首先是大规模平原作战,在这种作战环境下,如果双方中的一方是骑兵军团,另一方是单纯的步兵军团。那么接下来,骑兵完全可以凭借甲胄的优势,直接以重甲骑兵的姿态,对步兵方针进行冲锋。

    在重甲骑兵的冲锋下,步兵军团这边,几乎是不可能正面挡住的。就算步兵军团,用上大量的拒马装备,或者前方的士兵都手持长矛。但是这种方法,最多只能阻挡少量骑兵冲锋。在大规模骑兵冲锋面前,还是会被冲撒阵型。而步兵阵型被冲散之后,接下来就只能被屠杀了。

    其次,有人或许可以说,步兵可以建造城池,凭借雄关要塞,阻挡骑兵的冲锋。反正骑兵又不能跑到城墙上,也不可能直接把城墙撞塌。只要有雄关要塞的阻挡,骑兵的作用也就没那么大了。

    道理是这样的没错。靠雄关要塞阻挡骑兵,历史上很多人都做过。比如说那座长城,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修造的。

    但问题是,就算你能固守一座坚固的城池,骑兵同样也可以利用速度优势,切断这座城池和其他地方的联系,把这座城池彻底围困起来。如果城内补给耗尽了,骑兵甚至都不用进攻,直接等城里人都饿死,再直接进城就好了。

    还有人说,可以凭借河流,阻挡骑兵。骑兵再厉害,也不会游泳。

    这种事情,南宋政府也曾经做过。南宋曾经依托长江天险,阻挡了蒙古帝国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但问题是,只要无法解决蒙古帝国的骑兵,蒙古帝国还是可以攻占北方的大量地盘,然后可以获得足够的生产力,继而自己造船。而南宋这边,因为缺少足够的骑兵,想要反攻北方,基本不可能,只能被动挨打。

    这样一来,南宋最后被灭,其实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再比如说,骑兵可以利用战马的速度优势,跑到步兵军团周围,直接射箭。射一轮之后,快速离开。这样一来,步兵根本就打不着骑兵,而骑兵却可以不断射杀步兵。几轮射杀之后,步兵阵型也就乱了,人也死了一大半。

    这个办法,蒙古铁骑就曾经用过,而且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所以,古代真实的骑兵作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人骑在马上,和另一个人打架那么简单。真实的情况是,多了一匹马之后,骑兵可以完成更多的战术动作。而这些战术动作,很多是步兵无法完成的。

    这样一来,骑兵自然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克制其他兵种了。而其他兵种面对骑兵,因为速度不行,只能被动防御。这样一来,骑兵的优势,自然就更大了。

    另外,真实的古代战争,也不会出现一方全是骑兵,另一方全是步兵的状态。真实的情况是,双方都有不同的兵种,然后实行不同的战术。而在这个过程的当中,骑兵因为速度和重量优势,往往可以起到改变战争走向的作用。

    这其实才是骑兵真正的厉害之处。

    单字解释: 为 什 么 在 古 代 战 争 当 中 骑 兵 至 关 重 要 ? 骑 兵 不 就 是 多 了 一 匹 马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