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的《出师表》应该被替换成华歆的《止战疏》吗?意义是标尺

    2023.07.22 | 历史网 | 次围观

    2007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的《关于用代替的建议信》,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用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胡教授给出的理由是:《出师表》作为初三语文的必修课文,宣扬一种“愚忠”,不利于辨识能力不完全的中学生形成“止战生息”等正确的军事观。

    就这个问题而言,还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民间共识;另一个方面是《出师表》到底是不是愚忠;再一个方面是《止战疏》到底有没有正确的军事观。

    01.华歆的民间共识太差

    诸葛亮大家都了解、《出师表》大家也都学过。华歆何许人和《止战疏》是怎么回事,就需要解释一下了。

    正史《三国志》到底是怎么写诸葛亮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认识的诸葛亮可能都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民间的共识,已经盖过了史书共识。所以,诸葛亮就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定位。

    华歆这个人在正史中的评价也不低,但是在民间的评价中就真心不怎么样了。管宁割席断交,而断交的对象就是华歆。

    《三国演义》更是把华歆给塑造成了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京剧《白逼宫》、《受禅台》和湘剧《华歆逼宫》,都出现了华歆这个人。曹操率兵进攻缉捕伏皇后,华歆则是强悍爪牙一枚,“坏户发壁,牵后出”。

    姑且认可中学生辨识能力不完全,那么他们会怎样认识华歆这个人。民间共识中,诸葛亮就是忠臣君子而华歆就是奸诈小人。你让一群辨识能力不完全的中学生学习这个“小人”的文章,岂不是会有更大的问题。

    02.《止战疏》就有正确的军事观吗

    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230年内,魏明帝诏令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出兵伐蜀。于是,宰相华歆上《止战疏》。止战疏不长,核心意思就一个,即: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这个观点不可谓不正确,因为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是道德而不是军事。但道德评价往往都是在说废话,谁不知道该做好人、谁不知道要少动干戈、谁不知道所谓的“止战生息”。“止战生息”,简单说就是少打仗、多攒钱。但是,军事观和战略观方面,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找反证,拿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就足够了。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和王朗“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的结果,就是“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所以,华歆的《止战疏》权可作为道德论,而不能作为什么正确的军事观。

    公元230年7月,司马懿溯汉江而上、曹真取道斜谷,目标是会师汉中。但是,八月份的时候,诸葛亮就屯兵成固(今陕西城固西北)、李严则举兵两万开赴汉中,蜀汉政权严阵以待。而此时又来了一场大雨,持续了三十多天,大水冲毁了入蜀的栈道。这时候曹魏再要打仗,就只能是自寻死路。不用诸葛亮出手,大雨和秦岭就能整死曹魏大军。然后,华歆上了《止战疏》。这明显就是眼看打不过但又没台阶,然后找了个道德借口。

    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

    所以,华歆《止战疏》就是再给曹魏退兵找台阶,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军事观。如果曹真和司马懿出兵顺利、杀入汉中,华歆估计会说王师就该南定成都、消灭蜀吴二贼。

    03.诸葛亮的《出师表》真得就是愚忠吗

    《出师表》只是言情,《后出师表》才是言战。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实施北伐、为什么一定要搞战争,在《后出师表》中诠释的最详细。而《出师表》主要是一种老臣忠心和真情流露。诸葛亮临表涕零,千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感同身受。

    因为刘备曾经“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诸葛亮就要对刘备委质为臣、誓死效忠。于是,这就是诸葛亮的愚忠。

    但是,委质为臣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向谁委质是可以选的,选了之后才能为臣。诸葛亮当时可以选刘备、也可以选曹操、还可以选孙权。但他为什么选择刘备呢?史书的记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三国演义》和民间共识,盖过了史书。因此,诸葛亮之所以向刘备委质为臣,理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的志向,即: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对刘备个人的忠,可能叫愚忠。但在名分未定的三国时代,这其实也是一种义。比如庞德宁死不降而被关羽杀掉,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庞德?庞德对曹操愚忠,还是庞德对曹操有义?下调一个维度,从忠下降到义,可能更恰当,这时候马革裹尸的庞德也才更有意义。

    三国在当时可能名分未定,在史书可能正朔也传到了曹魏。但是在民间,三国的正统就在蜀汉。所以,诸葛亮的忠既是对刘备,也是对汉朝。国破山河在的形势下,诸葛亮的行为则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大忠。

    04.历史意义是一种主观共识

    以上论述是诸葛亮的真实所想吗?是诸葛亮在认清当时格局后所要追寻的人生意义吗?不一定,但也一定。

    诸葛亮当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初衷,这就是不一定。但这个不一定一点儿也不重要,因为历史的意义是后人的共识。于是,诸葛亮的行为所呈现的历史意义,却是一定的,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诸葛亮以及《出师表》的评价,应该上升一个维度,定位在家国情怀的层面。

    你说庞德就下调一个维度,说是义而不是愚忠;你说诸葛亮就上调一个维度,说是家国情怀而不是愚忠。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就不顾历史的真实吗?历史的真实是一回事,但历史意义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历史需要解读。

    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是怎样认识他们、我们赋予了他们怎样的意义。而这种认识和赋予都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历史的意义。

    因此,既然诸葛亮的历史意义已经确定为一种主观共识了,那么就没必要也不应该把他认为是一种愚忠。所以,《后出师表》因着诸葛亮的人设,也就没有了“愚忠”的成分。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的 出 师 表 应 该 被 替 换 成 华 歆 的 止 战 疏 吗 ? 意 义 是 标 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