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庆余年:言冰云被出卖,陈萍萍强势阻止查案,为何?

    2023.07.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庆国北征,打的北齐节节败退,只能谈判求饶。谈判正酣之际,传来鉴查院北齐暗探首领言冰云(肖战饰)被捉的消息。为了换回言冰云,庆国稍作让步达成协议。

    言冰云之父,鉴查院四处主办,“国民公公”言若海,查到言冰云被抓,乃是因为庆国内部有人出卖。一处主办朱格听闻此事,强烈要求院长陈萍萍(吴刚饰)严查此事。结果却被陈萍萍断然喝止,不允许他们去调查。

    陈萍萍作为鉴查院院长,自己手下被出卖,却为何不愿让人调查泄密者?

    可能性一

    可能性一是陈萍萍已经知道出卖者是谁,且这个出卖者,他也惹不起。

    按朱格的说法,知道言冰云潜伏北齐的,除了庆帝(陈道明饰),就是鉴查院内部人。陈萍萍作为鉴查院院长,对鉴查院内部人掌握生杀大权,没有他惹不起的。既然如此,莫非这个出卖者是:庆帝?!

    但是庆帝作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事?

    前几集有提到,庆国北征,打下一州之地后,庆国内部很多人民和官员,都倾向于“一战定北”,而庆帝的战略则是“蚕食”。如果庆帝不想被庆国人民和官员裹挟而去改变战略,那么通过出卖言冰云后再换回言冰云,可以达到既维护既定战略又邀买人心的目的,一举两得。

    这种可能性成立,但是不符合庆帝这位雄霸之主的作风。庆帝的作风应该是很强硬的,不听话就死。

    陈萍萍在收到官员串联的风声时,下达的命令就是“该查的查,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所以,出卖者是庆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能性二

    可能性二,出卖者就是陈萍萍自己。

    陈萍萍一心想把鉴查院交个范闲(张若昀饰)继承,而在鉴查院中,对范闲继承鉴查院有重大威胁的有两个人,就是一处主办朱格、四处主办言若海。

    言冰云身为言若海之子,年少有为,又位居北齐暗探首领之职,父子两人掌控的权力巨大。所以陈萍萍出卖言冰云意图削弱言若海势力,是说的通的。

    更兼陈萍萍这次回到京都后,就对言若海有过试探。问及言若海,若把鉴查院传给范闲,他是否有意见。言若海回答,鉴查院是院长的,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但随即言若海又提到,若我刚才回答不愿意,你是不是会杀我,我们共事多年,我看出了你刚才是杀人的眼神……

    试探言若海,却被言若海看穿心思,那么陈萍萍除掉言若海、出卖言冰云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可能性三

    可能性三,陈萍萍还不知道出卖者是谁,他选择自己背锅,然后放长线钓大鱼,查出出卖者和隐藏在鉴查院内部的卧底。

    从陈萍萍回到京都以来,隐隐感觉他在下一盘大棋,棋牌中的主要旗子就是朱格、言若海。

    言冰云是言若海的儿子,儿子被出卖,陈萍萍却不让调查,正常来说,言若海肯定会心有怨恨。在他们散会后,言若海便对朱格说“鉴查院成立这许多年,有些老东西也该换了”,话外之音就是陈萍萍该换掉了。

    但是言若海鼓动的鉴查院围杀陈萍萍,事后,陈萍萍却未追查叛逆者是否还有幕后之人。由此点看来,陈萍萍和言若海更像是在互相配合搞“钓鱼执法”,假装反目,然后利用言若海吸引鉴查院内的反对势力,最终绞杀掉这些反对势力。

    朱格,应该是他俩深度怀疑的反对势力的最大头目。所以,言若海才会在朱格面前多次表露对陈萍萍的不满。更为有趣的是,朱格从未把言若海的这些不满向陈萍萍反应过。

    以现状看来,两人还处在互相试探的阶段,等图穷匕见之时,也就是真相揭晓的时刻。

    结语

    可能性一微乎及微,剩下的可能性二和可能性三之间,我更倾向于可能性三:陈萍萍故意背锅,意图放长线钓大鱼!

    因为不让查,嫌疑太明显,若真是可能性二,陈萍萍出卖的,他会做的更周密。

    单字解释: 庆 余 年 言 冰 云 被 出 卖 陈 萍 萍 强 势 阻 止 查 案 为 何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