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操世子人选那么多,曹丕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2024.02.0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曹操世子人选那么多,曹丕为什么能脱颖而出?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曹丕虽然文不如曹植,却胜过曹昂。武不如曹昂、曹彰,却胜过曹植。智虽不如曹冲,但也不是泛泛之辈。谋虽不如曹操,却也并非没有谋略。

    再则,曹昂、曹冲先后去世,实际和曹丕争位的就是曹植,而曹植只是文采出众、文士狂傲之气又太重,不如曹丕会讨曹操欢心、信任。结果曹植就败给了曹丕。

    曹丕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他的兄弟。但他综合整体能力却强过他的兄弟。曹丕的优点就是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儿子众多,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比如上面说的曹昂、弟弟、曹冲和曹丕。

    曹丕,字子桓,他是曹操的次子,但他的母亲后来成了曹操第二任妻子。所以他的地位自然也提高了。曹丕不像曹昂、曹彰专于武功,也不像曹植专于文学。其六岁学射箭,八岁学骑马,十岁开始跟着曹操东征西讨。文学方面则和曹操、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

    曹操出类拔萃的儿子不少,曹丕最终能脱颖而出成为世子,还是有原因的。

    曾经让曹操考虑为世子人选的主要有曹昂、曹冲、曹丕、曹植。

    曹彰虽然在兄弟中的武功最好,被曹操称为“黄须儿”,但曹彰只是想为将打仗而不善文章。曹操曾经问曹彰的志向,曹彰说“好为将”。

    所以,世子之位的人选就是曹昂、曹冲、曹丕和曹植。

    曹昂和曹冲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二十岁时曾举为孝廉,但公元197年时,曹操因纳张绣之婶,张绣对此不满,于是就突袭了曹操,结果曹昂为救曹操而死,同死的还有典韦和曹安民。

    曹昂战死时,那时曹丕才十岁。

    曹冲,字仓舒,是曹丕的弟弟,他非常聪明,被称为神童,深受曹操的喜爱。有关他最著名的典故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

    对于曹冲,曹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曾多次在群臣面前夸他,表现出他对曹冲是寄以厚望的,并且还有意让他将来继自己的位置。

    不过可惜的是,曹冲虽是神童,又受到曹操的喜爱,但他却于公元208年时因病去世,当时他十三岁。

    曹昂、曹冲的相继去世,所以实际有望成为世子的就是曹丕和曹植了。后来曹丕继位后曾说过“若是曹昂活着,自己不能继此位。若是曹冲活着,自己也不能继位。”

    曹昂、曹冲已死,剩下了就是曹植和曹丕了。

    曹植和曹丕

    曹植,字子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文学成就和地位对后世影响甚大。

    曹植因才华横溢,确实深受曹操的喜爱,故而曹操还有意立他为世子。

    不过,曹植是文人,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三国文人放纵狂傲,曹植也是如此。他文人气、才子气太重,常常任性而为,又非常喜欢喝酒。

    曹植常常跟着自己志同道合的文士饮酒,有时甚至发酒疯,这就让曹操很不满,比如有一次,他曾喝酒后私自乘坐王室的马车、擅自打开宫门、并在只有帝王举办典礼时才能行走道上策马奔驰。

    还有一次是曹操本想对曹植委以重任,但给曹植发布命令时,曹植却喝的大醉,根本不能接命,自此曹操就开始逐渐失去对曹植的信任和重用。

    同时,曹植虽文采过人,每当曹操出征时,他总会说些文辞华丽的赞美之言,虽然这样也不是坏事,但他和曹操是父子,所以文辞虽美,却体现不出对父亲的关爱之情。。

    但曹丕却不同,他在曹操出征时,表现的很难过,表现出不愿离开曹操的样子,也表现出他对曹操的关心,这让曹操很是感动。

    再加上曹植因文人气、才子气过重,又对饮酒不节制、常任性而为,从而失去曹操的信任,最终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魏王位,没过多久,他又以魏代汉、登基为帝。当然,曹植作为曹丕曾经的政敌,如今曹丕继位,曹植的处境自然不好过。

    单字解释: 曹 操 世 子 人 选 那 么 多 曹 丕 为 什 么 能 脱 颖 而 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